↑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选择题 14 题,填空题 4 题,推断题 1 题,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4 题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夜幕降临,城市霓虹灯通电后发出美丽的亮光

    B.青铜受热熔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

    C.“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纯碱和化肥

    D.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馏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中符合该主题的是(  )

    A.焚烧废旧塑料解决“白色污染”

    B.多用煤发电少用风力发电

    C.把还未用完的作业本烧掉

    D.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和离子中只有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化学实验中必须注意安全操作:

    ①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不用嘴吹.

    ②在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③浓硫酸不慎滴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溶液涂上

    ④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液体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⑤可以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已知金属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CuSO4=Cu+RSO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金属R的活泼性比Cu要强

    C.该金属可以是金属铝         D.该金属一定是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小莹同学向过量的稀硫酸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条后,绘制了如下表示其变化过程的坐标曲线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小军用下图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了乙、丙、丁…下列关系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乙、丙、丁…

    常见的干燥剂

    石灰石、浓硫酸、生石灰

    常见的合金

    不锈钢、焊锡、生铁

    常见营养素

    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

    常见的盐

    食盐、纯碱、高锰酸钾

    A.①       B.②       C.③        D.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  )

    A.铁生锈后质量变大,是因为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立即生成大量氧气,是因为二氧化锰中含有氧元素

    C.浓盐酸敞口放置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是因为有挥发性

    D.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纳米材料是由纳米颗粒经过特殊制备得到的.室温下外形相同的纳米铜比普通铜可多拉长50倍而不断裂,这表明纳米铜具有较好的(  )

    A.导电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弹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小明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进行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洗涤剂清洗油锅,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B.用煤气炉炒菜是利用内能来加热物体

    C.煮饭时锅盖上冒出的“白气”是锅中的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D.用高压锅煮牛肉容易煮烂,是因为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根据化学、物理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手机电池充电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羊毛属于复合材料

    C.把煤块制成蜂窝状,有利于煤的充分燃烧

    D.冬天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热量散失,应关紧门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科学知识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电磁波可能对人体有害,声波则不会对人体有害

    B.葡萄糖是一种有机物,是人体内重要的提供能量的物质

    C.食品中缺乏维生素不利于健康

    D.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对人体有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日常生活中,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白酒和白醋——观察颜色

    B.棉线和羊毛线——灼烧,闻气味

    C.黄铜和黄金——灼烧,观察颜色变化

    D.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点燃,观察燃烧现象、闻气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因为光的反射

    B.把新鲜的鸡蛋在石灰水中浸泡一下可以保鲜

    C.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

    D.物体的着火点越高越容易发生自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在行驶的汽车内吸烟,其他人也能闻到烟味,成为被动“吸烟者”,这一现象说明分子 ________ ;为了防止烟味呛人,吸烟者将身旁的车窗打开一条缝,这样烟雾就会顺着窗缝钻出车外,这是由于车外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内,而使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份最后一个周六晚20:30至21:30熄灯(或尽可能关闭其他用电设施)一小时,来表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1)2012年3月31日,“地球一小时”活动来临之际,我市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在县城城区和镇政府所在地开展了主题科普宣传活动.假设在城区有5000户参与了此次活动,每个家庭的灯都是五十瓦,每家有五盏,那么一共节省 ________ 度电.

    (2)熄灯活动与气候变化有关是因为火力发电放出的 ________ 会造成酸雨,放出的二氧化碳会造成 ________.

    (3)请你参与此次活动,说说你家省电的方案: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节假日或双休日,去郊游野炊实为一大快事.然而,在野炊的情趣之中,如果遇到下面一些问题,你是如何处理的?

    (1)对野炊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你,餐具最好是导热性好、不易破碎的材料制的,你准备带的餐具是用 (填字母)制的.

    A.金属              B.陶瓷            C.无所谓.

    (2)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应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你觉得原因可能是 ________.

    (3)野餐食谱如下:主食:馒头;配菜:烤火腿、鲫鱼汤、五香豆干.从营养角度来看,你准备再添一样 ________ .(填字母).

    A.炒鸡蛋        B.牛奶        C.黄瓜       D.烤野兔肉.

    (4)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________ 

    (5)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 ________ .(填字母).

    A.食醋(pH<7)B.食盐水(pH=7)C.肥皂水(pH>7)

    (6)郊外通常比较泥泞,如果你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你回来进行清洗后将链条传动部件涂上油进行防锈,你依据的原理是: 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1)20℃时,向50g水中加入3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 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观察上述表格,可以总结出的规律是 ________ 

    (3)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饱和硝酸钾溶液.若将适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 ________ 

    A.冰        B.氧化钙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4)下列关于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 

    A.溶质质量最多为110g

    B.溶质质量一定比溶剂多

    C.一定比40℃硝酸钾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

    (2)得到F溶液的操作Ⅰ的名称为: ________ 

    (3)若I是红褐色沉淀,请写出G+F→I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1 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干燥的白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碳酸钙、碳酸钠、氢氧化钠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白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①只有碳酸钙;②只有碳酸钠;③只有氢氧化钠;④是碳酸钠、碳酸钙的混合物;⑤是碳酸钙、氢氧化钠的混合物;⑥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碳酸钙,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

    【查阅资料】

    1、碳酸钠俗称纯碱,溶液呈碱性.  2.CaCl2、Ca(NO32、BaCl2等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适量白色粉末装入试管中,然后加入足量的水,振荡.结果白色粉末全部溶解,从而排除猜想中的 ________(填猜想中的序号).

    (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后再滴加2~3滴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溶液变成红色.乙同学认为只有猜想③正确,可是丙同学却不是这样认为,他的理由是 ________ 

    (3)丁同学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在甲同学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结果有气泡产生,于是丁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③,试写出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交流讨论】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小组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认为猜想②正确,有的同学认为猜想⑥正确,各执一词.于是小明同学想出一种方法:在甲同学所得的溶液中先加入过量的 ________ 溶液,然后再滴入 ,根据看到的 ________ 的现象,从而得出猜想⑥是正确的.

    【反思评价】

    戊同学指出: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的手段,但要注意实验的严谨性,如果小明同学加入的试剂的先后顺序颠倒一下,你认为 ________ (填“能”或“不能”)准确验证猜想⑥正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将铜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粉末11.2g放入烧杯中,当加入稀硫酸100 g时,氧化铜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8g,(不考虑过滤过程中溶液的质量损失).

    (1)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到0.1%)

    (2)求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