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单选题 1 题,选择题 19 题,填空题 3 题,实验题 1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 题
  1. 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第114号元素的原子,该原子的质量数为289,存在时间达到30秒,这项成果具有重要意义.该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是( )

    A. 175   B. 114   C. 61   D. 289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9 题
  1. 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中过度排放有关物质引起的.下列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不相关的是(  )

    A.温室效应﹣﹣CO2  

    B.光化学污染﹣﹣NO2

    C.酸雨﹣﹣SO2  

    D.臭氧层破坏﹣﹣C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Se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下列有关Se和Se说法正确的是( )

    A. Se和Se是同一种核素

    B. Se和Se互为同位素

    C. Se和Se分别含有44和46个质子

    D. Se和Se都含有34个中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下列变化中,按氮元素被还原、被氧化、既被氧化又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大气通过闪电固氮

    ②硝酸分解

    ③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制取氨气

    ④二氧化氮溶于水中(  )

    A.②①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④①③   D.①③④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等,它们不可能是( )

    A. 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

    B. 一种单质分子和一种化合物分子

    C. 两种原子

    D. 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mX分子,在ag 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A﹣N)mol

    B. (A﹣N)mol

    C. (A﹣N+m)mol

    D. (A﹣N+m)mo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短周期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l),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n2一l).下列有关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是非金属元素

    B. X形成含氧酸钾盐化学式可能为KXO2、KXO3或KXO4

    C. 由X形成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D. X不可能为第一周期元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某无色溶液中,若加入溴水,溴水褪色,若加入NH4Cl固体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该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可能是(  )

    A.Fe3+、Mg2+、S2﹣、Cl﹣  

    B.H+、Na+、SO42﹣、NO3﹣

    C.K+、Ba2+、OH、SO32﹣  

    D.Na+、K+、Cl﹣、OH﹣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A,B均为短周期元素,已知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 B元素原了的M 层电子数为(a﹣b),L层电子数为(a+b),则A、B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性质可能有( )

    A. 能与水反应

    B. 能与NaOH溶液反应

    C. 能与稀硫酸反应

    D. 在空气中能燃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核电荷数为1~20的元素中,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电子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共有( )

    A. 4 种   B. 3 种   C. 2 种   D. l 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A2B3,A3+比B2+少一个电子层,且A3+具有与Ne原子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2B3是三氧化二铝

    B. A3+与B2﹣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相同

    C. A是第2周期第ⅢA族的元素

    D. B是第3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对有关元素的叙述能说明该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的是( )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

    B. 原子序数为48的元素

    C. 原子核外L层比M层多一个电子的元素

    D. 原子核外M层有8个电子的元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 )

    A. MnO2CuO FeO

    B. (NH4)2SO4K2SO4NH4Cl

    C. Na2CO3NaHCO3K2CO3

    D. AgNO3KNO3Na2CO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铁与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不足量的稀硝酸.反应后剩余金属m1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m2g,则m1与m2之间的关系是(  )

    A.m1可能等于m2  

    B.m1一定大于m2  

    C.m1一定等于m2  

    D.ml可能大于m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相同条件下,两个容积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满NO2和NO气体,分别倒置于水槽中,然后通过导管缓慢通入氧气,边通边慢慢摇动试管,直到两个试管内充满液体.假设试管内的溶质不向水槽中扩散,则两个试管内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   B.5:7   C.7:5   D.4:3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如图,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C的成分是气体E与二氧化碳的混和气体

    B.浓热的D溶液能把碳单质氧化为二氧化碳

    C.气体E遇空气会被氧化成红棕色的气体

    D.溶液G是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O2,②N2和NO2,③NH3和NO,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V1>V2>V3   B.V1>V3>V2   C.V2>V3>V1   D.V3>V1>V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1装置可制取、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B. 图2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C. 图3装置可测量Cu 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D. 图4装置可用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设第一步HNO3的还原产物只有NO.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步反应后溶液中c(NO3﹣)=1.5mol/L(忽略体积变化)

    B.第一步反应后溶液中c(Fe2+):c(Fe3+)=1:1

    C.第一步可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44.8 mL

    D.第二步可溶解铜48m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将一定质量的镁、铜合金加入到稀硝酸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反应过程中还原产物全是NO,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g,则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溶解合金时收集到NO气体体积为2.24L(在标准状况)

    B.加入合金的质量不可能为9.6g

    C.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150mL

    D.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4mol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某同学在画某种元素的一种单核微粒的结构的示意图时,忘记在圆圈内标出其质子数,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做出自己的判断.

    (1)该微粒是中性微粒,这种微粒的符号是   

    (2)该微粒的还原性很弱,失去1个电子后变为原子,原子的氧化性很强,该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该微粒的还原性很弱,失去2个电子后变成原子,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4))该微粒的氧化性很弱,得到1个电子后变为原子,原子的还原性很强,该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该微粒的符号为X3﹣,则这种微粒的单质的电子式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A、B、C、D均为中学所学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及其他产物已略去):

    (1)若A、D的水溶液均呈酸性,且D为强酸.

    ①A、D分别为A:    ,D:    .(填写化学式,下同)

    ②写出B→C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③简述检验B物质的方法   

    ④写出D的浓溶液和Cu在加热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21*cnjy*com

    (2)若A的水溶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的稀溶液能使蓝色的湿润石蕊试纸变红.

    ①工业上合成A的化学方程式:           .在实验室中则用加热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气体A,其化学方程式为   

    ②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③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   

    ④1.92g铜投入一定的D浓溶液中,铜完全溶解,共收集到672mL气体(标准状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O2的体积为    mL.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铜既能与稀硝酸反应,也能与浓硝酸反应,当铜与一定浓度硝酸反应时,可将方程式表示为:Cu+HNO3→Cu(NO3)2+NO↑+NO2↑+H2O (方程式未配平)

    (1)硝酸在该反应中表现出的性质是    

    (2)0.4molCu被硝酸完全溶解后,硝酸得到的电子数是     ,如果得到的NO和NO2物质的量相同,则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mol.

    (3)0.3molCu被另一浓度的硝酸完全溶解后,如果此时产生的NO和NO2气体总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8.96L,则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mol,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mol,产生的混合气体中NO和NO2体积比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1)实验时,先将B装置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当C处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B装置上提,使之与稀硝酸分离.该组学生设计此步操作的目的为    

    (2)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在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E中开始时出现浅红棕色气体,用F向E中鼓入空气后,可观察到烧瓶E内气体颜色加深,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一段时间后,C中白色沉淀溶解,其原因是    

    (3)装置D 用于尾气吸收,当等体积的NO和NO2通入D中,气体被完全吸收,并且只产生一种盐,该反应方程式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