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连线题 1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32 题,中等难度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南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明朝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①都属于唯心主义②都带有民主性的色彩

    ③都企图维护封建统治秩序④都冲击了当时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我们之所以把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因为

    A.论战最先震动了清朝君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的状态

    B.在论战中提出了学习西方科技和兴办近代工商业的要求

    C.资产阶级在论战中首次提出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要求

    D.论战正面抨击了封建信条和阐述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世纪初,煤的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1928年,据统计,它仍占世界能源生产的75%,而石油占17%,水力大约占8%。1950年左右,煤炭大约占总能源的一半,同时石油和天然气的比重提升至30%。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一比例已经颠倒过来。”造成石油和煤炭比例发生颠倒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大战对能源的需求

    B.煤炭的使用率降低

    C.大企业时代的到来

    D.内燃机的发明及应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日心说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析】

    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

    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

    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一儒,乙一墨,丙一法,丁一道

    B.甲一道,乙一儒,丙一墨,丁一法

    C.甲—儒,乙一法,丙一墨,丁一道

    D.甲一道,乙一墨,丙一法,丁—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

    B.“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它学说

    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其“仁政”思想被剔除出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文学学生喜欢写小说,自诩尊重史实,酷爱续写武侠名著。下列续写情节符合历史常识的是

    ①续写《寻秦记》:(战国)赵盘怀疑《本草纲目》中隐藏着武功秘籍

    ②续写《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和小龙女行侠仗义,救了理学大师朱熹

    ③续写《隋唐英雄传》:(隋唐)李世民率领的军队手持突火枪

    ④续写《鹿鼎记》:(清初)韦小宝很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陈凯歌执导的《梅兰芳》是第59届柏林电影节唯一一部入围的中国影片。它真情演绎了国剧大师、绝世名伶梅兰芳的传奇人生。下面有关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

    B.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

    C.由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

    D.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维新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主要“新”在

    A.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与时俱进,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新”主要体现在

    A.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

    B.具有鲜明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

    D.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写道:“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下列哪一思想不能反映20世纪中国引进和吸收了“外国的进步文化”

    A.维新思想

    B.三民主义思想

    C.民主和科学思想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某博客在分析毛泽东思想诞生的背景时列出了下列四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其奠定了现实基础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

    C.工人运动发展和中共成立为其奠定了阶级基础

    D.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为其奠定了实践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胡锦涛高度赞扬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这是因为它

    A.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正式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赵本山二十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晚舞台,多次获得全国“小品王”的称号,参加制作、拍摄和演出过十余部影视剧,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当代文坛领军者王蒙称之为“赵本山文化革命现象”。“赵本山文化革命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发展才是硬道理”方针的提出

    B.“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指导

    C.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D.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提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有关新中国教育的表述,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②面向工农“开门”,开办工农学校

    ③恢复高考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②④①③

    B.②③④①

    C.④③②①

    D.④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A.大跃进时期的教育对该人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该人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该人成为教授至关重要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该人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中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擦肩而过,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积极抓住机遇,参与新科技革命。除去同步实验通讯卫星发射成功外,我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还有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神舟5号”“神舟6号”发射成功

    C.“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普罗泰格拉出生于公元前480年前后,他曾与雅典民主派政治家伯利克里结为至友,一生旅居各地,收徒传授修辞和论辩知识。晚年因“不敬神灵”被控,著作《论神》被焚,本人被逐出雅典,在渡海去西西里的途中沉船失事。结合材料,关于普罗泰格拉的表述,下列正确的是

    A.生活于雅典民主制的奠基时期

    B.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人文思想

    C.否定了神的权威,受到神的报复

    D.他的思想体现了古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东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因坚定不移地同罗马教会作斗争,被罗马教会视为异端并处以火刑。但在此之前,马丁.路德同样反对罗马教皇却免遭其难,马丁.路德免遭其难的主要原因在于

    A.反对赎罪券得到教会人士的同情

    B.向罗马教皇忏悔而获得最终宽恕

    C.主张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权力而得到德意志诸侯的保护

    D.创立路德教派同罗马教皇分庭抗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著名理论家蒋方震曾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是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是原始基督教之复活。这“两大潮流”的核心是

    A.人文主义因信称义

    B.人文主义因行称义

    C.民主政治蒙昧主义

    D.城邦文明因信称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们遵守同样的制约,享受同样的权利,以此反对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这一主张是

    A.天赋人权说

    B.三权分立说

    C.人民主权说

    D.社会契约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康德这样定义启蒙:“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就是

    A.社会契约

    B.思想的自由

    C.主权在民

    D.人身的自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中秋时节是钱塘潮的最佳观赏期,潮起潮落,美丽壮观。苏东坡有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下列哪位科学家的理论可用来解释钱塘潮的壮观景象

    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850年,马克思看到一台电力机车模型后,就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的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将取而代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充分证实了马克思预言的正确性

    B.当时实际可用的发电机的问世是此预言的基础

    C.电灯、电话、电影放影机的涌现印证了这一预言

    D.电气技术比蒸汽技术将提供更为强大便捷而又廉价的动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各种文学艺术流派深刻反应社会历史现实,主要流派出现的顺序是

    A.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

    B.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实主义

    C.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D.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他用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支离破碎的感觉”。文中他的作品是

    A.《石工》

    B.《格尔尼卡》

    C.《日出·印象》

    D.《自由引导人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灾难电影《2012》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说:“对我而言,我喜欢描述城市遭受虚拟的劫难,那样会让大家警醒,居安思危。”材料反映出电影艺术能够

    A.传播西方宗教文化的普世价值

    B.推动世界不同文化间相互交流

    C.打破神秘主义的世界末日预言

    D.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人文思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1 题
  1. 儒家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早期儒学思想家的主张

    思想家

    思想主张

    孔子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

    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材料二

    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社会中不尽如人意的弊端暴露无疑,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汉武帝元光元年策试贤良诏问:

    【朕】永惟万事之统……欲问大道之要,至论之极。

    (董仲舒)对曰:“古之王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五

    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1)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及其相关主张。

    (3)据材料概括董仲舒应对汉武帝“大道之要,至论之极”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汉代开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儒思想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观念的原因(4分)

    (5)材料五中中国近代思潮不断涌现的“原始动力”是什么?在这一动力驱使之下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探索是如何逐步深入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

    材料二

    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

    (苏联)8·19事件的第二天,邓小平同江泽民、李鹏等领导人进行了一场谈话: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就是个机遇;老祖宗不能丢,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中央文献出版社《邓小平年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奋斗目标。结合所知识,指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新变化。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结合所知识,从正反两方面各举一例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3)据材料三和所知识分析当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面临怎样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国是如何践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应坚持怎样的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只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

    请回答: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请结合各自内容加以说明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各自具有的特点。(6分)

    (3)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