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4 题
中等难度 1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图为一方格状经纬网示意图,图中A.B两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时相差4小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该图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上比例尺到处都一样

    B.AC段的比例尺大于AB段

    C.AB段的比例尺为1:10 000 000

    D.CD段的比例尺比AB段大2倍

    2.从A到B点,距离最短的走法可能是(    )

    A.从A点向东至B点     B.从A点向西至B点

    C.先向东北.再转向东南 D.先向东南,再转向东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7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9月27日16时59分,翟志刚成功完成了中国首次太空出舱和太空行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翟志刚成功出舱,世界关注。巴黎(48.52°N,2.2°E)和纽约(40.72°N,74°W)的华人观看直播时所在时区的区时分别为(   )

    A.9月27日9时59分,9月27日13时59分  B.9月27日8时59分,9月27日3时59分

    C.9月27日8时59分,9月27日21时59分  D.9月27日9时59分,9月26日3时59分

    2.下列四幅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若用阴影部分表示飞船发射时刻9月25日的范围,其中最接近的是(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南天极俯视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标明的四点中,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

    A、a   B、b     C、c    D、d

    2.当地球在ab之间公转过程中,全球昼夜变化情况正确是(    )

    A、北半球白昼变长,且昼长于夜

    B、北半球黑夜变长,且昼短于夜

    C、南半球白昼变长,且昼短于夜   

    D、南半球黑夜变长,且昼长于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北京时间2009年9月2日15时55分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60千米,此次强震的震中在西爪哇省打横地区西南方142千米处的海域。据此回答

    此次地震发生后,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向上经过莫霍界面时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图是甲、乙两地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这一天为6月22日,则乙地的地理坐标最接近

    A.40°N 、52.5°E            B.40°N 、127.5°W

    C.40°S 、52.5°E            D.40°S 、127.5°W

    2.下列关于是甲、乙两地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关于地心对称           B.关于地轴对称

    C.关于赤道对称           D.关于极点对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人们把黄昏的余晖与黎明的曙光相接的现象叫“白夜”,白夜线是指白夜现象发生的最低纬度。下图中弧线BAC为晨昏线。当北半球发生白夜现象范围最大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时刻,下列各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

    A.在法国南部的海滩“沐浴”午后阳光

    B.在几内亚湾上的游轮欣赏落日余晖

    C.在西湖感受“二月春风似剪刀”

    D.在鄱阳湖观“落霞与孤鹜齐飞”

    2.图示时刻,下列有关图中各地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太阳位于A点正南方位    B.漠河还没开始出现白夜现象

    C.D点比漠河先迎接日出         D.阿勒泰地区太阳高度角接近一天中最大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虚线代表甲、乙两地同一天物影影长及朝向的时间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  )

    A.均位于北半球

    B.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

    C.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D.均位于南半球

    2.当乙地物影朝正南时,北京的地方时恰为23时,则乙位于北京的哪个方向(  )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中的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为四个日期的日出时间纬度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图示为北半球日出时间纬度分布,则与4月8日最接近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据图,一年内杭州(约30°N,120°E)的昼长变化幅度约为(  )

    A.1小时    B.2小时

    C.4小时     D.5小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图是P(170°E),Q(175°W)两地昼长时间的周年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P地位于Q地的(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2.下列日期能确保P、Q两地同时日出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11年8月12日至2011年8月23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广东深圳举办,8月23日晚8点在深圳世界之窗圆满闭幕。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深圳大运会开幕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中的位置是(    )

    A.A点附近   B.B点附近

    C.C点附近   D.D点附近

    2.关于大运会期间,下列说法最可能的是(    )

    A.乌拉尔山区,大雪纷飞             B.巴西高原上,草木茂盛

    C.好望角海域,风高浪急             D.墨累达令河,河水汹涌

    3.世界大运会闭幕式时,日照图正确的是(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中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P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定下列数值(    )

    A.a<b<c   B.f>g    C.e<d       D.d<e

    2.图示时刻,M、P两地气温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M地高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低于P地

    B.气温M地高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高于P地

    C.气温M地低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低于P地

    D.气温M地低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高于P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3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P处有一个探空气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气球的运动趋向最可能是(    )

    A.向东南方向      B.向西北方向

    C.向西南方向      D.向东北方向

    2.M地和N地对应的地面上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两地皆为阴雨天气

    B.两地皆为晴朗天气

    C.M对应地为阴雨天气,N对应地为晴朗天气

    D.M对应地为晴朗天气,N对应地为阴雨天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在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同学们沿图中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同学们把夜晚宿营的地点选在A、B、C、D哪一处?(  )处。简述理由(3分)

    (3)某同学建议在图中C处建一火情瞭望台,你认为此建议可采纳吗?

    ,若用现代化的手段动态监测森林火灾,最好采用       技术。(2分)

    (4)若考察小组在D处突遇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           )。某同学因私自外出,在B处迷了路,请给他指出独自走出深山密林的最佳路线?________(3分)

    (5) 简要分析图中E城镇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________(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比较四幅图(注:乙、丙、丁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各图的晨线分别是:甲:________经线,乙________:弧,丙:________弧,丁:________弧。(4分)

    (2)一年之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的日期是________和________。(2分)

    (3)赤道上晨昏线相距经度________度。理论上地球白昼和黑夜范围相等,但由于大气散射太阳光线的结果,地球上“天亮”的范围实际上比黑暗的地方________。(2分)

    (4)这四幅图中,北半球昼大于夜的图是________。(2分)

    (5)甲图中,北京是________(月、日、时);丙图中,北京是________(月、日、时)。(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7分)下表为某季节某日地球上部分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节气为北半球的________。(1分)

    (2)当太阳直射180°经线时,请在图中画出此刻夜半球(用阴影表示)的范围。(虚线为南北极圈)(1分)

    (3)此时地方时与北京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________。(1分)

    (4)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2分)

    A.30°N以北地区的正午日影都朝北

    B.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

    C.东北林海雪原吸引大批游客

    D.广东可能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E. 北京的小学生正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5)若该日甲地(20°N,50°E)的昼长为13时14分,则乙地(20°S,130°W)的昼长为________,

    日出时间是当地地方时________。(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垂直地带性的形成在于气温、降水等自然地理要素随海拔高度而发生变化。表为气温、日照、积温随高度变化表。

    材料二、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1)从“日照、气温、积温随高度变化表”中,可以看出农业生产的三种指标参数随高度发生变化,请说出日照、气温的变化趋势并简要说明原因。(4分)

    (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坡向:B表示________坡,D表示坡。(2分)

    (3)说明D坡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4分)

    (4)简析B坡冰川分布下限高度较低原因。(4分)

    (5)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简析其主要原因。(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