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书写 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   )

    A.意(xiá)    祷(qí)     深谙àn     然而止(gá)

    B.雄(jū)     狡(xié)    唐tuí     汗流背(jiá)

    C.采(xié)    论(bèi)    秕谷bǐ     体裁衣(liàng)

    D.尺(zhǐ)    持(jīn)    殷红yīn     苗助长(yà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4月23日,“扬州日报”刊文《宝中10名学生拿到清华北大“优惠券”》,专题报道了省宝中华约、北约自主招生的喜人成果。

    B.中国梦的提出,有更为广阔的背景:天下大同,不仅是四海之内,更是六合之中,自由发展,不仅是中国人的权力,更是所有人的追求。

    C.5月1日,迪信通、苏宁互联两大虚拟运营商开始接受170手机号公众预约,并计划于近期放号。

    D.石涛和尚与大明寺渊源深厚,关于石涛墓的各种记载几乎都是“墓在平山堂后,今已无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江苏卫视最近热播的《最强大脑》让观众大呼过瘾,来自世界的各国高手在节目中展现出的高智力让观众叹为观止

    B. 对于马航MH370失联的原因,媒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 歌手李代沫因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被刑事拘留,在娱乐界引起轩然大波

    D. 3月1日昆明火车站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后,当地群众首当其冲赶到昆明血液中心为伤员献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4月16日上午发生浸水事故的韩国一艘载有325名高中生的客轮“岁月号”正在逐渐沉没,据专家估计,能否获救,取决于及时跳海逃生。

    B.自打烫干丝、狮子头等美食亮相《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后,扬州各家茶社普遍反映今年“五一”假期营业额较往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30%。

    C.由于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的失联事件,使得今年“五一”假期前往马来西亚的中国游客数量大幅下降。

    D.造成兰州自来水苯超标的原因是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一条管道发生原油泄漏,污染了供水企业的自流沟所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散文在结构上往往有一条线索,如《白杨礼赞》以白杨树的 “不平凡”为线索,《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B.《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马说》的“说”,是古代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与朱元思书》的“书”是指书信。  

    C.《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剧本塑造了夏洛克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这是一部著名的喜剧。

    D.高尔基的《海燕》与屠格涅夫的《蔚蓝的王国》都是散文诗,《史记》与《左传》分别是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柳宗元与欧阳修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书写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填写在田字格内,4分)

    历史kuì()赠给扬州“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美景,驰chěng()于清代画坛的扬州八怪的美画,让人垂涎欲滴的如拆烩鲢鱼头、扒烧整猪头、蟹粉狮子头的美味,当你邂hòu()扬州,如不能观美景赏名画品美味,那会常留遗hàn()于心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默写(每空1 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 9 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   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水至清则无鱼,           。     (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3)山气日夕佳,          。       (陶渊明《饮酒》)

    (4)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  _  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5)稻花香里说丰年,         。      (辛弃疾《西江月》)

    (6)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7)           ,决胜千里之外。     (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说环境会改变人,但莲的“              

                  ”这一品质却表明人们完全可以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洁身自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9分)

    【活动一】品味名著。(2分)

    医生建议他再作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选文中的“他”指的是作品主人公     ,“做点别的事”具体是指     一事,这也表明主人公已从过去的精神危机中解脱出来,重新开始规划新的生活。

    【活动二】走进科学。(5分)

    目前,有关“二维码”问题引发同学们的探究兴趣。九年级(19)班的同学准备就此话题制作一期校园专题报道,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 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扩展出来的,它使用黑白矩形图案表示二进制数据,被设备扫描后,可获取其中所包含的信息。二维码的信息容量更大,最多记录1850个大写字母、2710个数字或500多个汉字,是普通条码的几十倍。而且,除文字数字外,它还能存储图片、声音、指纹等信息。

    材料二:二维码还有一维条码没有的“容错机制”——即使二维码被穿孔或是污损,甚至损毁面积高达50%,仍可恢复信息。二维码有三个定位点,这三个定位点提供读码机辨识。正是有了这些定位点,不管是从何种方向读取,它都可以被辨识。

    (1)材料一、二介绍了介绍了二维码的哪些优点,请简要概括。(3分)

    (2)材料一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2分)

    【活动三】根据下面文字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2分)

                马航失联揪人心              

    时至5月4日,马航失联近两个月的时间,虽然相关国家仍在全力搜索,但仍旧是一无所获。随着黑匣子电量的耗尽,这一事件更是引发世人诸多猜测、不解,甚至是恐惧。马航失联事件,不仅给乘客家属带来巨大悲痛,而且对马来西亚国家的世界地位、国家经济造成不良影响,据悉,马来西亚的房产、旅游业已不同程度的受到马航失联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此诗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分)

    2.此时末句“莺啼”二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6分)

    华佗①治病

    陈寿

    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呻吟,驻车前视。之曰:“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②,从取三升饮,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蛇③一枚,县④车边,欲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

    有一郡守病,佗为其人盛怒则差⑤,乃多受货而不加治,无何弃,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使⑥勿逐。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选自《三国志》)

    [注释]①华佗:东汉末医学家,是“建安三神医”之一,医术高明。②蒜齑大酢:齑(jī):捣碎

    的姜、蒜、韭菜等。酢,同“醋”。③蛇:这里指一种寄生虫。④县:同“悬”,悬挂。⑤差:这里指差

    不多就能好。⑥使:使者。⑦瞋:同“嗔”。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何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勿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的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嗜食不得下                    鸣之不能通其意      (《马说》)

    B.从取三升饮                   余从师也          (《送东阳马生序》)

    C.佗为其人盛怒则差           伤先帝之明         (《出师表》)

    D.乃多受货而不加治           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4.华佗采用了哪些方法让郡守“瞋恚吐血而愈”的?(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曾国藩的“微博”》,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6分)

    曾国藩的“微博”

    ①曾国藩年轻时是个愤青,“自负本领甚大,每见人家不是”。三十岁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立志学做圣人,他的方法就是写日记,不过他的日记与一般人不同,很像今天的微博。

    ②曾国藩日记的篇幅都不长,几十字,一二百字,写的内容多是生活的白描:从早晨起床开始,吃的什么饭,和谁说的什么话,甚至晚上做了什么梦,都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回忆自己一天的言行,发现其中哪点不符合圣人要求,就加以自责,做深刻反省。更关键的是,曾国藩写日记不光自己看,还让别人看。虽然那时没有互联网,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发布到网上,与粉丝们互动,但曾国藩有他的办法,他把日记抄录数份,然后在朋友圈子里传阅,朋友们会在后边加批注,谈自己的感想,或批评,或鼓励,就像现在粉丝们的跟帖一样。

    ③比如,有一次,好友倭仁在他的日记后批语道:“我辈既如此学,便须努力向前,完养精神,将一切思维、闲应酬、闲言语扫除净尽,专心一意,钻进里面,安身立命,务要另换一个人出来,方是功夫进步。愿共勉之。”曾国藩看到后的反应是,“为之悚然汗出”,然后感叹说,不如此“安得此药石之言”。还有一次,他在日记中抱怨骆秉章对他很冷淡,他的弟弟曾国华评论说:“兄之面色,每予人以难堪。”这让他如醍醐灌顶,想起自己素来自负,对这位前辈加上级汇报工作或说话总是不容置疑,于是一下子警醒过来。

    ④日记通常都是非常私密的东西,通常都会严加保密,不让外人知晓,可曾国藩为什么如此开放呢?

    ⑤原来他在日记中虽然能够毫不留情地剖析自己,做到狠斗私字一闪念,但自己的缺点、错误或是陋习改正起来却非常困难,总是改了犯,犯了改,改了再犯。例如,他曾在日记中立誓“夜不出门”,但还是经常“仆仆于道”。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四、二十五两天,京城刮起大风,他仍然“无事出门”,回来深切自责:“如此大风,不能安坐,何浮躁至是!”十二月十六日,菜市口要杀人,别人邀他去看热闹,他“欣然乐从”。

    ⑥内修效果不理想使曾国藩认识到,光靠自我反思、自我监督是不行的。于是他把日记公开,让众多的眼睛看着自己,并且通过亲人朋友的“跟帖”、点评,点醒和提示自己,形成强大的外在监督力量。用他的话说就是:“势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有所成。”完全靠自己监督自己,往往靠不住,人都是在外界的压力之下,才能做出真正的改变。

    ⑦曾国藩天资并不聪慧,但却成为“内圣外王”式的人物,成为清朝的“中兴之臣”,与他注重自我修养,使自己不断完善是分不开的。而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写这种类似“微博”的日记,并公之于亲人朋友,成为他最重要的自修方式。

    ⑧一个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即使你自制力再强,也有被自己打败的时候。所以真正强大的人,不是向外显现力量,而是能放下身段,放低自己,不断从外界汲取力量。这,正是曾国藩最聪明的地方。

    1.标题中“微博”指的是什么?这样拟题有什么好处?  (4分) 

    2.选文第⑥段引用曾国藩的话:“势必有所激,有所逼,方能有所成”,有什么作用?(4分)

    3.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曾国藩开放自己日记的聪明之处。  (4分)

    4.阅读曾国藩一则“微博”,请你做点评注,跟一下贴:(4分)

    道光二十年六月初七日

    留馆后,本要用功,而日日玩仍,不觉过了四十馀天。前写信去家,议接家眷。又发南中请信。比作季仙九师寿文一首。馀皆怠忽,因循过日,故日日无可记录。兹拟自今以后,每日早起,习寸大字一百;辰后,温经书,有所知则载《茶馀偶谈》;日中读史亦载《茶馀偶谈》;灯后不读书,但作文可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16分)

    父亲和他的稻

    余长江

    (1)我的老家在一片广阔而深远的田野的边缘上,离家50米的地方,有父亲栽种的一块稻田。我就在这块稻田里跟着我的父母学习稼穑,怎样种谷、收谷。

    (2)种谷也就是把秧苗插进田里。插秧当然不是那么简单。在明媚的春光里,母亲成了我学习的老师。母亲插起秧来,就像蜻蜓点水,只见水动,不见水响,一板秧几下子就插到头了。母亲告诉我,插秧如同写字,脚要立稳,腰要端直,手要灵活;插秧第一步是把腿插进去,然后把手插进去,再然后把秧插进去。我似懂非懂,跟着母亲学起了插秧,反复练习插腿插手,整天把自己插进田里。

    (3)秧苗刚插上去的时候,长得较慢。两道追肥洒过后,秧苗一个劲地赶着上长,拔节、分蘖,很快就再也看不见田水,密实得连风也难穿透。秧苗长至齐腰深,开始抽穗。那些谷穗,不知是什么时候窜出来的,隐在宽大的稻叶间,并不惹眼,偶尔才露风韵,恰似怀胎少妇,羞赧地把肚子遮遮掩掩,不好意思呢。但它们哪里躲得过父亲的眼睛呢,谷穗一露脸,父亲就瞅见了,会心的笑意在脸上荡漾开来。

    (4)水稻扬花了,谷穗上花粉霜白。这期间,父母严禁孩子们下稻田捉鱼、摸泥鳅,碰落了花粉,谷子就成了秕壳,降低收成。

    (5)入夜,村口的大槐树树下,常聚着乘凉的庄稼人,谈天说地,也说在望的收成。萤火虫提着小灯笼,一闪一闪在田野游逛,逗引着孩子们。天边不时划过一道闪电,似金蛇在眼前窜过。父亲说,那是在扯谷花闪呢。

    (6)扯过谷花闪,扬过花的谷粒,就开始灌浆,日渐饱满,日益沉甸,把谷穗压弯了腰;颜色也逐渐泛黄,直到粒粒都变得金黄。这时候,父亲最忙,一天几次往田边跑。晨曦里,看几回;夕阳下,又看几回。他走上田埂,弯腰捋一束稻穗,摊开手掌吹吹,然后瞪大眼睛默默地数着饱满黄澄澄的谷粒:一、二、三……一抹阳光洒在他脸上,那眼神,就像自己的孩子即将呱呱落地一样陶醉。

    (7)稻香氤氲的夜晚,月亮似乎格外圆润。父亲把挂在墙上的一把把镰刀取了下来,有的镰刀,已经锈迹斑斑,沉淀着往昔的日子。冷寂的月光射在磨石上,父亲一下一下地磨着,嚓嚓的声响传出很远,穿透在这静寂的夜空里。磨一会儿,父亲就会拿手指在镰刀的刃上弹试一下,镰刀的刃面反射着清冷的月光,像是长剑的一道清吟。

    (8)第二天,我跟着父亲学割稻。父亲什么也没说,只扔给我一把镰刀。父亲站在田里,开始割了起来,我知道,父亲是要我模仿他的样子,他怎么割,我就怎么割。父亲也像稻子一样弯着腰,一手拽着稻子,一手拿着镰刀,稻子在他利索的动作中一片片倒下了。我看见,大颗大颗的汗珠在他的头上、黝黑的脊背上滚动闪烁。

    (9)打下的新谷,第一担总是父亲弯腰挑起,试试,觉得很沉,朗朗地笑了。一担担带着泥土香味的谷子,伴随父亲吱吱呀呀晃动的扁担,渐渐堆满了老屋前面的晒谷坪。

    (10)在父母的教诲下,我终于学会了插秧、割稻。更为重要的是,我从他们插秧、割稻的姿势中获得了一种宝贵的哲学启示:即如何做人,怎样生活。虽然,我在一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况味中离开了乡村。始终没有成为真正的种田人。

    (11)每年的收割时节,父亲总要打电话给我,希望我回去。当我手拿如月的镰刀,看见所有的水稻站在温暖的水里,低着头,保持成熟保持质朴,期待我下镰。父亲挥舞着镰刀,连贯流畅,轻松自如,仿佛一位老艺人自由的杂耍。那一刻,我惊奇地发现,父亲一生的精彩竟在这块稻田里

                              选自《散文选刊》2014年01期,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4分)

    稻子的生长过程

    拔节

    分蘖

      

    扬花

    成熟

    父亲的心情表现

         

    陶 醉

        

    2.请你对第6段文字中画线语句作点赏析。(4分)

    他走上田埂,弯腰捋一束稻穗,摊开手掌吹吹,然后瞪大眼睛默默地数着饱满黄澄澄的谷粒:一、二、三……

    3.第五、第七小节都描写了乡村的夜晚,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

    4.如何理解第11小节“父亲一生的精彩竟在这块稻田里”这句话?(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请以“又是别离时”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