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9 题,填空题 10 题,解答题 8 题
中等难度 2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9 题
  1. 下面是某班同学在集体劳动时所联想到的一些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
    A.小强选用了一把锋利的铁锹去挖地,感觉很轻松,因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B.小刚用力推垃圾桶,将它挪到另一个位置,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小红向地面上泼水时,盆虽然留在手中,但是水却由于惯性而“飞”了出去
    D.小丽尽全力搬一块大石头,虽然没有搬动,但是她也对石头做了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李明同学在学习运动和力的知识后有以下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投球时,手的推力使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
    B.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用力推小车,小车没动,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D.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慢慢停下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5kg
    B.中学生登上一层楼所做的功约为1500J
    C.学生书桌高约200cm
    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如图飘扬.在河面上的两艘船上旗帜如图状态,则关于两条船的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乙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
    B.甲船肯定是静止的
    C.甲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
    D.乙船肯定是静止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
    B.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C.木块第2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D.木块两次运动的速度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月球对它表面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如图所示,有一物体放在一水平的桌面上,整体从地球上移到月球上后,下列物理量不变的是( )

    A.物体的质量
    B.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
    D.桌面受到物体对它的压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下列工具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剪刀
    B.
    起子
    C.
    镊子
    D.
    钢丝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的杠杆是平衡的.若如图乙所示,在支点两侧的物体下方分别加挂一个等重的物体,杠杆( )
    A.仍能平衡
    B.不能平衡,A端上升
    C.不能平衡,B端上升
    D.无法判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在水中所处深度h 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根据该图象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g取10N/kg)( )

    A.物体的质量是12kg
    B.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6N
    C.物体的密度为1.5×103kg/m3
    D.浮力的大小总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0 题
  1. 暑假,小雨和妈妈从沈阳去西藏旅游.返程那天,小雨将已喝了半瓶的矿泉水瓶盖儿拧紧,然后放到旅行箱中带上火车.回到家,小雨惊奇地发现塑料矿泉水瓶变瘪了,这是因为西藏地区比沈阳地区的大气压________(填“高”或“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是一种常见的某种物质的密度和体积的图线,从图中可知此物质可能是________,它的密度是________kg/m3;当该物质的体积是2cm3时,则该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由图可知:线段AB表示物体________,线段BC表示物体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物体重5N,当F=20N时,物体在墙上静止不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小森用同样的力把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如不计摩檫和滑轮重,则重力G________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某物理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吸气,烧瓶将会:__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保持不变),此时它所受到的浮力(没有露出水面)将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将两个一次性纸杯杯口向上叠套起来,用手握住外面的纸杯,在靠近杯口的上方平行于杯口方向用力吹气.请你猜测里面的纸杯将________(选填:“压得更紧”、“向上跳起”或“发生持续旋转”),你的猜测依据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一头质量为6×103kg的大象,每只脚掌的面积,为600cm2,它的重力为________N,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如图所示,它对地面的压强(选填“变大”“变小”“不变”)________.(g取10N/公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户外探险、攀岩是当今许多青年朋友喜欢的运动方式,所谓攀岩也就是人们借助于岩壁上的某些支撑点通过手脚并用的方式攀上岩壁的运动.在某次室内攀岩比赛中,质量为60kg的小王同学在20s内攀上高为15m的竖直岩壁.小王同学攀岩的速度是________m/s,小王攀岩过程中至少做功________J,功率为________W.(g=10N/k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学校进行实验室仪器升级工程,买了30套总质量为300 kg的物理实验器材,每套器材一箱.某实验员需要把这批实验器材搬运到7 m高的物理实验室.
    (1)实验员至少需要做多少功?(不考虑他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取g=10N/kg)
    (2)如图所示,假设他身体可以提供的功率P取决于所搬运物体的质量m.若要尽可能快地把这批器材搬上去,那么他每次搬运的实验器材箱数N应为多少?
    (3)不考虑搬起、放下实验器材和下楼的时间,求他搬运这批实验器材的最短时间是多少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8 题
  1. 在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_处,发现指针左右摆动幅度如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把矿石放到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所加祛码和游码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则矿石的质量是______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尺不正确,正确使用的刻度尺的读数为______c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试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AOB为一机械设备的简化示意图,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杠杆(自重不计),已知AO=2OB.固定O点,使OB 处于水平位置,此时B 端挂一重为40N 的物体,要使杠杆不发生转动,至少需在A 端施加F=______N 的力,在图上画出此时力F的方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汽车公司组织了一次新车型节油大赛,比赛分两组:第一组使用A型车(排量1.6升).第二组使用B型车(排量2.0升).A、B型车外观和体积相同,属于同一产品系列.
    (1)你认为下列哪些评价方式可以作为比赛评价标准?______(填序号)
    ①消耗相同体积的汽油,比谁行驶的路程长;
    ②行驶相同的路程,比谁消耗的汽油体积少;
    ③行驶相同的路程,比谁用的时间短;
    ④用“”的比值大小作比较.
    (2)下表是三位车手的比赛成绩,第一组比赛中最节油的选手是 ______.
    (3)从本次比赛数据看,______型车比较节油.
    组别 选手 驾驶车型 消耗汽油(升) 行驶时间(分钟) 行驶路程(千米)


    马健 A型 1 23.2 20.23
    董杰 A型 1 28.6 22.59
    陈超 A型 1 27.5 22.80


    马健 B型 1 15.3 17.68
    董杰 B型 1 18.2 19.10
    陈超 B型 1 17.3 18.25
    (4)近年来,政府鼓励小排量、限制大排量汽车有什么意义?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理想实验是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以大量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型,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规律.理想实验能深刻地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如图1所示,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有: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作持续的匀速运动.
    ④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1)请将上述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用序号①②③④来表示)
    (2)在上述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面关于这些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字母)
    A.①是事实,②③是推论,④是假设   B.②是事实,①③是推论,④是假设
    C.③是事实,①②是推论,④是假设   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3)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2所示),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大小可通过小车______表现出来.
    (4)当要研究某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一般要采用______法.例如: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就要多次改变______,同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制作能够方便鉴别液体种类的仪器.他们猜测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液体的种类存在着某种关系,并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时,该小组同学选用一个圆柱形的瓶子,内装不同质量的细沙,先后漂浮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并用仪器测出每一次实验时瓶和细沙的总质量及圆柱形的瓶子底部所处的深度h(已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ρ),如图所示.记录的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液体甲
     实验序号  瓶和沙总质量(千克)  深度h(米)
     1  0.2  0.09
     2  0.4  0.18
     3  0.6  0.27
    表二  液体乙
     实验序号  瓶和沙总质量(千克)  深度h(米)
     4  0.2  0.07
     5  0.4  0.14
     6  0.6  0.21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结论:漂浮在同种液体中的圆柱形瓶子,它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与瓶和沙的总质量成______比.
    (2)分析比较实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______ρ
    (3)实验序号1的这次实验,圆柱形瓶子所受的浮力为______牛(g取10牛/千克),若圆柱形瓶子的底部面积为0.002米2,则甲液体的密度为______千克/米3(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m=12kg,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A以0.1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忽略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力以及滑轮、弹簧测力计和绳子所受的重力,并且绳子足够长.求:
    (1)物体A与水平面间摩擦力f的大小;
    (2)拉力F的大小;
    (3)物体A运动10s的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