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22 题,连线题 3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2 题
  1.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 本质是善

    B. 本质为恶

    C. 非善非恶

    D. 本善习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 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 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A. 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 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 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 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古书多以绵长的卷轴形式呈现,到宋朝则多为单页,并“作蝴蝶装,直立架中如西书式,糊浆极坚牢”。藏书者也随之显著增多,家藏万卷甚至十万卷者大有人在。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印刷术的革新   B. 造纸术的改进   C. 装订技术的提高   D. 科举制的盛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 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 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 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 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位中国学者这样评论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动的,想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下列各项中,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的是(   )

    A. 道家   B. 法家   C. 墨家   D. 儒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 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 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 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 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

    A. 书法   B. 绘画   C. 杂技   D. 戏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 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 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 民主思想己经成为社会潮流

    D. 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A. 对西学认知的程度

    B. 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

    C. 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

    D. 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的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下列言论与上述关于“人”的品质的观点相似的是 (   )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C. “真正高贵并非无成,而是自为的”

    D. “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庭里,而落在个人身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继续”,“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存在一些相同、相似点,两个运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顺向关系。”其中属于两者“顺向”关系的是

    A. 两者与世俗统治者(君主或地方长官)关系

    B. 两者都主张宗教信仰自由

    C. 两者都强调人的意志、理性与自由

    D. 两者都强调人的伟大,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8世纪的法国社会崇思鄙行,揭示事物原理的“自由艺术”广受尊崇,将原理付诸实用的“机械艺术”则隐晦无闻。而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中,描述农业耕作、运河御水、造纸印刷、丝绸织造等各门技艺的精美图版有600幅。狄德罗在此体现出的思想是(  )

    A. 社会契约   B. 民主共和

    C. 宽容博爱   D. 理性平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说:“没有比在法律的借口下和装出公正的姿态时所做出的事情更加残酷的暴政的了。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说不幸的人们正是在他们得救的跳板上被溺死的。”在此,孟德斯鸠认为

    A. 法律有阶级性

    B. 法律地位至上

    C. 司法必须公正

    D. 法律并非万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

    A. 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B. 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达尔文《物种起源》一出版,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马上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这种观点(    )

    A. 正确。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B. 错误。社会科学不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C. 正确。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D. 错误。自然科学理论不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成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 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 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知

    C. 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 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规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从1950年到1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6岁延长到57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主要取决于

    A. 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   B. 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C.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完善   D. 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 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 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 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 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他的文学理念属于

    A. 浪漫主义

    B. 现代主义

    C. 现实主义

    D. 古典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

    不主张用画笔吃力地写实风景或肖像

    不用纯粹的颜色和形状认识日常对象

    利用下意识表达猛烈的情绪和形状

    绘画的目的不是反映现实而是创造现实

    A. 《自由引导人民》   B. 《拾穗者》   C. 《向日葵》   D. 《格尔尼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有大约两千五百年前,普罗泰格拉喊出了一句影响西方至今的口号——“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的准绳。下列思想与其相吻合的是

    A.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智)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

    B.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C.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 是以人物之生,必察此理,然后有性。必察此气,然后有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诸子百家基于对人性、自然、社会及历史所作的不同的理论反省与思考,才提出各种不同的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方案和纲领的。而且诸子百家思想学说的鲜明的多元特征与强烈的原创精神,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秦汉以后,儒家思想获得了统治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直到明清之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与儒家思想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代表人物,如汉代的董仲舒,宋代的二程和朱熹,明代的王守仁等等,贯穿这些思想家的一条主线,就是儒家思想学说日益走向哲理化的过程,宋明理学的出现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完结。

    ——《葛兆光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材料三16世纪前后欧洲人向中国文明的学习,先从科学技术开始,这不仅包括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还包括陶瓷、冶金、纺织等技术,以及军事技术和兵法等。之后又逐步深入到文化,即价值观、思想和道德。“东学西渐”对于欧洲而言,并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此时的欧洲,封建领主制的统治本身,已出现了矛盾,为了争霸,欧洲诸国就必须加强实力;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天主教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强调教徒的个性和自由,反对教廷及其分支机构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东学西渐”,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即设法学习中国的先进文明,以增强国力,并突破天主教的专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欧洲人都愿意接受中国文明。封建统治者(包括教会)对中国是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主张引进并改造、吸收中国文明的,主要是代表新兴资本势力的变革者

    ——摘编自刘永拮《“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些思想家发展学术思想的共同宗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宗旨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试从儒学自身角度分析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原因。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16至18世纪欧洲“东学西渐”与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现象的相同之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清王朝丧权辱国,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背离世界潮流,走上了人类历史的分水岭。……而救亡图存的进步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西方的进化论。维新派思想家要以“变易”思想和“进化论”,来取代传统的“中庸之道”,这是一个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严复热情宣传了进化论思想,特别是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推演出的“自强保种”之类的爱国主义思想,同时,他还大力介绍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极力宣传要用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来改变中国的封建制度。……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和血

    ——摘编自《浅谈进化论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影响》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救亡图存进步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救亡图存进步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西方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材料三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

    ——卢梭

    (1)材料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内涵具体是什么?指出这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在灵魂得救的途径问题上,材料二持什么观点?此观点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

    (3)概括材料三中卢梭的主张。这些主张对欧洲思想和政治有何积极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