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填空题 5 题,解答题 2 题
中等难度 2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5 题
  1. 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细沙,其主要作用是( )
    A.防止瓶底炸裂
    B.降低瓶内温度
    C.增加氧气含量
    D.吸收生成的物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
    A.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B.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C.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冰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C.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不会造成水污染
    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 )
    A.2H--2个氢元素
    B.Na+1--1个钠离子
    C.3Fe3+--3个铁原子
    D.H2O--1个水分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是指( )
    A.铁单质
    B.铁分子
    C.铁原子
    D.铁元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与金属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B.废旧电池可以随意丢弃,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C.银的导电性比铜强,所以一般用银作电线
    D.铁矿石在地壳中含量最丰富,可以随意开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关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剧毒
    B.植树造林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C.含量剧增导致温室效应
    D.越少越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牛奶
    B.可乐饮料
    C.蒸馏水
    D.洁净的空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最小粒子,不可再分
    B.原子和离子都是带电的粒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物质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发生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以下疾病可能与缺碘有关的是( )
    A.侏儒症
    B.骨质疏松
    C.贫血
    D.甲状腺疾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D.电解水时,与正极、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闻气味
    B.
    熄灭酒精灯
    C.
    滴加液体
    D.
    倾倒液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日常生活中的灭火方法有多种,你认为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森林着火时开辟隔离带
    B.电器着火时用水浇灭
    C.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炒菜油锅着火时用水浇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金属钛(Ti)是重要的航空航天材料.它可用TiO2与Si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SiSiO2+Ti.你认为该反应的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无法确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碳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①木炭具有吸附性; ②一氧化碳用作气体燃料;
    ③一氧化碳可用于炼铁;              ④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1)上述用途中,主要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有________.(填序号)
    (2)除④以外,写出二氧化碳的一条用途________.
    (3)干冰( CO2 )的物质类型不属于________.(填序号)
    A.氧化物      B.单质       C.化合物
    (4)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将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O+2CO2CO2+X,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5)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作气体燃料.一氧化碳燃烧时火焰呈蓝色,请写出其完全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铁、铜和铝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常用的金属.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2)用铜、铝做导线,利用了它们的________性.
    (3)铁锅易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防止家中铁锅锈蚀的方法是________(答一种).
    (4)“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被誉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意思是铁与天然存在的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置换生成单质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1是从元素周期表中截取的三种元素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中氯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氯元素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
    (2)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可以用来代替Cl2进行自来水的消毒.
    ①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价.
    ②制取ClO2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请回答:

    (其中,   表示钠原子,    表示氯原子,表示氧原子)
    C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D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根据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
    (2)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装置的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
    (3)若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应选用收集装置是________,证实二氧化碳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4)某学生利用烧杯、干燥管和单孔橡皮塞组成发生装置(如图2所示),采用石灰石和稀盐酸等药品制取二氧化碳.
    ①该装置b和c中应盛放的药品分别是b________、c________.
    ②该装置与发生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白色生成物中混有少量淡黄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他们开展了如下实验探究.请仔细阅读并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探究目的:探究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淡黄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什么物质反应产生的?
    分析猜想:分析空气中各种成分,寻找猜想依据.
    干燥空气中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氮气________%,氧气________%,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已学知识:氧气与镁反应生成的氧化镁是白色固体.
    查阅资料: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反应.
    猜想1:可能是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
    猜想2:可能是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
    猜想3:可能是镁与________生成淡黄色固体.
    实验一:镁带与氮气的反应
    (一)获取氮气
    (1)把空气除尘净化,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液化后再蒸发,先蒸发出来的气体就是氮气.这种方法属于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方法.但在实验室里空气不易被液化.
    (2)如图是获取氮气的方法及装置.用燃烧法除去空气(已除去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杂质)中的氧气从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燃烧匙内选用的物质最好是________.
    A.木炭       B.蜡烛C.红磷  D.铁丝
    (二)燃烧镁带,观察现象
    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氮气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三)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Mg3N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实验二: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带剧烈燃烧,瓶内出现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生成的黑色固体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实验结论: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淡黄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的________反应产生的.
    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的实验及所学知识,你对燃烧的条件有什么新的认识?________.
    拓展与迁移: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镁条代替红磷完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理由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2 题
  1. 乙酸(CH3COOH)是食醋的有效成分.请根据乙酸的化学式计算:
    (1)乙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2)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钙(CaH2)是一种重要的制氢剂,与水接触时,发生如下反应:CaH2+2H2O=Ca(OH)2+2H2↑.若某化学反应需要8g氢气,则需要消耗多少克CaH2来制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