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4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4 题
中等难度 3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30 题
  1. 猴的下列各组细胞中肯定都有Y染色体的细胞是(  )

    A.受精卵和次级精母细胞              B.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和雄猴的神经元            D.精子和雄猴的肠上皮细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小家鼠中,有一突变基因使尾巴弯曲。一系列杂交结果如下:(   )

    组别

    亲代

    子代

    雌(♀)

    雄(♂)

    雌(♀)

    雄(♂)

    1

    正常

    弯曲

    全部弯曲

    全部正常

    2

    弯曲

    正常

    50%弯曲,50%正常

    50%弯曲,50%正常

    3

    弯曲

    正常

    全部弯曲

    全部弯曲

    4

    正常

    正常

    全部正常

    全部正常

    5

    弯曲

    弯曲

    全部弯曲

    全部弯曲

    6

    弯曲

    弯曲

    全部弯曲

    50%弯曲,50%正常

    判断小家鼠尾巴弯曲的遗传方式及依据组别,正确的是:

    A.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1                  B.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6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4                    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对于沉淀物中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正确解释是(  )

    A.经搅拌与离心后还是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

    B.离心速度太快,较重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

    C.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

    D.少量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

    “杂合”噬菌体的组成

    实验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序号

    子代表现型

    甲的DNA+乙的蛋白质

    1

    与甲种一致

    2

    与乙种一致

    乙的DNA+甲的蛋白质

    3

    与甲种一致

    4

    与乙种一致

    A.1、3         B.1、4            C.2、3         D.2、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则有关该DNA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

    B.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80个

    C.该DNA分子中4种含氮碱基A∶T∶G∶C=3∶3∶7∶7

    D.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假定某高等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10条,其中染色体中的DNA用3H胸腺嘧啶标记,将该体细胞放入不含有标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2代,则在形成第2代细胞时的有丝分裂后期,没有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  )

    A.5条          B.40条     C.20条      D.10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甲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则甲、乙生物可能是(  )

    A.蓝藻、变形虫             B.T2噬菌体、豌豆

    C.肺炎双球菌、绵羊             D.硝化细菌、烟草花叶病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内也能发生翻译过程

    B.基因只有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才能控制性状

    C.某人的肝细胞与神经细胞形态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mRNA的不同

    D.若某基因的模板链及其转录成的信使RNA共有2000个碱基,且A︰T︰G︰C=2︰2︰3︰3,则含碱基U有200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山羊中,甲状腺先天缺陷是由隐性基因(b)控制的常染色体遗传病。基因型为bb的山羊,会因为缺乏甲状腺激素而发育不良;含有显性基因(B)的山羊,如果后天缺碘,同样会因为缺乏甲状腺激素而发育不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缺少甲状腺激素的山羊,其双亲的甲状腺可能是正常的

    B.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C.对因缺乏甲状腺激素而发育不良的个体,如果在食物中添加碘,可确保它生长发育正常

    D.甲状腺正常的个体,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因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每一种性状都只受一个基因控制

    B.蛋白质的结构改变能导致生物体的性状改变

    C.蛋白质的合成是受基因控制的

    D.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的性别也都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②属于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雄性体细胞中有杂合体的基因型XY,雌性体细胞中有纯合体的基因型XX

    ③人类红绿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无色盲基因b也无它的等位基因B

    ④女孩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是由父方遗传来的

    ⑤男人红绿色盲不传儿子.只传女儿.但女儿可不显色盲.却会生下患色盲的外孙,代与代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连续现象

    ⑥红绿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A.①③④⑤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③⑤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的过程叫做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B.图甲所示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到左

    C.图乙所示过程叫做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图甲中的模板

    D.图甲和图乙中都发生了碱基配对并且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

    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可以产生多对等位基因

    B.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都能遗传给后代

    C.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

    D.基因重组会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

    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

    C.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D.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某种群中发现一突变性状,连续培养到第三代才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纯合突变类型,该突变为(  )

    A.显性突变(d→D)           B.隐性突变(D→d)

    C.显性突变或隐性突变      D.人工诱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若含有303对碱基的基因,突变成为含300对碱基,它将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来基因将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相比,差异可能是(  )

    ①只相差一个氨基酸,其他氨基酸不变 ②长度相差一个氨基酸外,部分氨基酸改变 ③长度相差一个氨基酸外,几乎全部氨基酸改变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图为脉胞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从图中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基因①   基因②     基因③      基因④

    ↓       ↓         ↓           ↓

    酶①    酶②      酶③        酶④

    ↓      ↓         ↓           ↓

    N-乙酸鸟氨酸→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琥珀酸→精氨酸

    A.精氨酸的合成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

    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C.若基因②不表达,则基因③和④也不表达

    D.若产生鸟氨酸依赖突变型脉胞霉,则可能是基因①发生突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长翅为显性。用一定高温处理残翅基因纯合子的幼虫,其发育为成虫后,翅膀表现为长翅。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

    A.控制翅膀的基因在幼虫阶段就已经开始表达

    B.高温下相关蛋白质失去活性

    C.这种长翅个体的基因型可能已经变为杂合子

    D.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如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有利于提高该过程效率的是(  )

    ①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已经开始 

    ②多个核糖体上共同完成一条多肽的合成 

    ③多条多肽链可以同时进行合成  

    ④有些氨基酸具有多个密码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3H标记的胸苷和3H标记的尿苷(它们是合成核酸的原料),分别处理活的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检测大分子放射性,最可能的结果是(  )

    A.前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只有局部区域细胞检测到放射性

    B.前者部分细胞检测到放射性,后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C.两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D.两者所有细胞都不能检测到放射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基因型为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末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末分离

    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末分离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末分离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在豌豆的细胞中,由A、C、T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X种,其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细胞周期的Y期。DNA分子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Z期。下列有关X、Y、Z的答案正确的是(    )

    A.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3、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后期

    D.3、分裂间期、减数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图为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图说明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B.该过程的模板是mRNA,原料是氨基酸

    C.②③④⑤的最终结构各不相同

    D.合成①的场所在细胞核,⑥的合成与核仁有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如图为某一段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DNA双链的一段。“—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密码子表:

    甲硫氨酸 AUG

    脯氨酸 CCA、CCC、CCU

    苏氨酸 ACU、ACC、ACA

    甘氨酸 GGU、GGA、GGG

    缬氨酸 GUU、GUC、GUA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这段DNA中的①链起了转录模板的作用

    B.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GG、GUA

    C.这条多肽链中有4个“—CO—NH—”的结构

    D.若这段DNA的②链右侧第二个碱基T为G替代,这段多肽中将会出现两个脯氨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    )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下列关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DNA复制特点”具体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经3H标记的n个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培养基中共有噬菌体后代m个,则此时培养基中含有被标记的噬菌体的比例最高是2n/m

    B.已知一段信使RNA有30个碱基,其中A+U有12个,那么转录成信使RNA的一段DNA分子中应有30个C+G

    C.如果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2个DNA分子都用15N标记,只供给含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1次有丝分裂后再减数分裂1次,产生的8个精细胞中(无交叉互换现象),含15N、14N标记的DNA分子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依次是50%和100%

    D.假如一个DNA分子含有1 000个碱基对,将这个DNA分子放在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一次,则新形成DNA分子的分子量比原来增加了1 00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用纯种黑色长毛狗与纯种白色短毛狗杂交,F1全是黑色短毛,F1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的表现型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黑色短毛

    黑色长毛

    白色短毛

    白色长毛

    52

    19

    16

    6

    49

    14

    15

    5

    A.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

    B.F1中雌配子与雄配子数目之比为1∶1

    C.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相同的个体接近

    D.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中都有杂合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①②④过程分别需要DNA聚合酶、RNA聚合酶、逆转录酶

    B.②③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④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

    C.④⑤过程不可能发生在肺炎双球菌中

    D.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完全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囊性纤维病发病的直接原因是Cl不能有效运出肺等组织细胞,而根本原因是CFTR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运输Cl的CFTR跨膜蛋白的第508位的氨基酸缺失。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病人肺组织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

    B.CFTR基因突变的原因可能是碱基对的替换

    C.CFTR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D.通过基因诊断可判断某人是否患有囊性纤维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11分)下面表示蜘蛛的丝腺细胞合成蛛丝蛋白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该图表示的过程称为_______,图中4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该过程的模板是[  ]________。

    (2)由图中信息可推知DNA模板链上对应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并参考下表分析:[1]__________上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这个氨基酸与前面的氨基酸是通过____________反应连接在一起的。

    氨基酸

    丙氨酸

    苏氨酸

    精氨酸

    色氨酸

    密码子

    GCA

    ACU

    CGU

    UGG

    GCG

    ACC

    CGC

    GCC

    ACA

    CGA

    GCU

    ACG

    CGG

    (4)在物质3合成过程中,与其DNA模板链上碱基A相配对的碱基是__________。

    (5)在丝腺细胞中,与蛛丝蛋白合成、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

    (6)已知该动物的DNA分子中共含有2a个碱基,则最多可构成________种排列顺序;若该DNA分子中含胞嘧啶m个,则其连续复制3次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每空1分,共10分)在一批野生正常翅(h)果蝇中,出现少数毛翅(H)的显性突变个体,这些突变个体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因某种原因而恢复正常翅,这种突变成毛翅后又恢复为正常翅的个体称为回复体。回复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因为基因H又突变为h;二是由于体内另一对基因RR突变为rr,从而抑制H基因的表达(R、r基因本身并没有控制具体性状,其中RR、Rr基因组合不影响H、h基因的表达,只有出现rr基因组合时才会抑制H基因的表达)。因第一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真回复体”,第二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假回复体”。请分析回答:

    (1)表现正常翅果蝇(包括真、假回复体)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hhRr、hhrr;表现毛翅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HHRr。

    (2)现获得一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欲判断其基因型是HHrr还是hhRR,请完成以下简单的实验方案(根据简单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实验思路:让这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与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杂交,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表现。

    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HHrr

    ②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hhRR

    (3)实验结果表明这批果蝇属于假回复体(HHrr),请利用这些果蝇及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进行杂交实验,以判断这两对基因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预测实验结果并推论)

    ①实验步骤:让这些果蝇与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F1;让F1果蝇雌雄个体自由交配获得F2,观察F2果蝇的性状表现并统计其性状分离比。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推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每空1分,共9分)下图表示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涉及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

    (2)转录过程中,DNA在[  ]________的催化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该变化还可发生在________过程中。

    (3)mRNA是以图中的③为模板,在[  ]________的催化作用下,以4种游离的________为原料,依次连接形成的。

    (4)能特异性识别m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________,它所携带的小分子有机物可用于合成图中[  ]________________。

    (5)由于化学物质甲磺酸乙酯的作用,该生物体表现出新的性状,原因是:基因中一个G—C对被A—T对替换,导致由此转录形成的mRNA上________个密码子发生改变,经翻译形成的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相应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0分,每空1分)大麻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大麻体内,物质B的形成过程如右图所示,基因Mm和Nn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①据图分析,能产生B物质的大麻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种。

    ②如果两个不能产生B物质的大麻品种杂交,F1全都能产生B物质,则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和________。F1中雌雄个体随机相交,后代中能产生B物质的个体数和不能产生B物质的个体数之比应为________。

    (2)右图为大麻的性染色体示意图,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中I片断)上的基因互为等位,非同源部分(图中Ⅱ1、Ⅱ2片断)上的基因不互为等位。若大麻的抗病性状受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控制,大麻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类型。请回答:

    ①控制大麻抗病性状的基因不可能位于右图中的  片段。

    ②请写出具有抗病性状的雄性大麻个体可能有的基因型________。

    ③现有雌性不抗病和雄性抗病两个品种的大麻杂交,请根据以下子代可能出现的情况,分别推断出这对基因所在的片段:

    如果子代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   片段。

    如果子代雌性全为不抗病,雄性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  片段。

    如果子代雌性全为抗病,雄性全为不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  片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