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3 题,语言应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义字,完成后面题。

    文化人格的层次攀升

    于平

    我们所处的文化时代是一个呈现为层次多样、层次认同和层次攀升的时代。认识文化构成的“多层次”有助于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不仅有助于维护“多样性”的自觉,而且有助于引领“攀升性”的自觉。

    文化素质是对于一个人有无“文化”进行评价的基础层次,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基础。我国先哲关于“仁者人也”的精要表述,就包含着人的文化素质与社会文明程度相互建构的社会理想。

    我们常能听到说某人“有水平,有文化”。“文化水平”作为对人的一种评价,是关乎“文化高低”的问题。文化水平关乎的是人的文化能力,包括人的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果说,文化素质关乎的是个体自身的文化形象,那么文化水平则更多地体现在个体面向社会的文化建设中。但实质上,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是以每一个体文化素质的不断攀升为前提的,而一个人文化水平的标高,又必须体现为他对社会文化建设的认知乃至创造能力上。努力成为高水平的“文化人”应成为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其间人的认知和创造能力都会归结为“文化水平”。如同文化素质的不断完善会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不断攀升的文化水平作为过程也是永无止境的。并且,主体完善文化素质的自我建构与其在改造客体之时的文化水平提升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并且也是一个共进的过程。

    把“有涵养”视为一种文化人格评价,是较之“有水平”更高一层次的文化评价。与文化素质的评价相比,文化涵养似乎提升到对人的品位与格调的关注。在这个层次上来透视文化人格,你会发现“附庸风雅”者颇为多见。风雅者,风度雅量之谓也。文化涵养是一种内涵的养成而不是外表的矫饰,它不仅需要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往往更需要情操的陶冶,它是一种文化人格,更是一种道德人格。也有人视“无故加之而不怒,骤然临之而不惊”是具有高度“文化涵养”的特征。文化涵养其实也是文化人的一种陶塑和一种充实,善陶塑、能充实才能攀升到“文化境界”的层次。

    古人论诗曰“有境界自成高格”,文化境界当然也是对高层次文化人格的评价。对于大多数文化人而言,其实也是缘自人的文化良知的一种追求。如果说文化素质关乎“有无”的问题,文化水平关乎“高低”的问题,文化涵养关乎“厚薄”的问题,那么文化境界关乎的是“阔狭”的问题。说某人“有境界”是对其文化人格做最高级的评价。要达到理想的文化境界,有两个重要的取向:其一,面对民族智慧数千年的文化积累,要力求站在文化巨人的肩上去攀升。在文化“泛漫化”的热浪中,我们能否搭在巨人肩上甚至搂在巨人腰上都不是没有疑问的,我们对于文化境界的攀升确实有“路漫漫”的感觉。其二,面对人民大众与时俱进的社会实践,要力求投身这一大潮中去“弄潮”。不去顺应潮流、驾驭潮头,如何能预见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文化境界呢?

    (选自2011年2月10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化人格的层次”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人格的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文化素质、文化水平、文化涵养和文化境界。

    B.文化人格的四个层次,分别关乎“有无”、“高低”、“厚薄”和“阔狭”的问题。

    C.文化人格评价的最高层次是文化境界,它是缘自一般人的文化良知的一种追求。

    D.文化人格的层次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正确认识其特点有助于人们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2.下列对于“文化素质”与“文化水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文化素质”是对于一个人有无“文化”进行的评价,“文化水平”则是对于一个人“文化高低”的评价。

    B.文化素质关乎的是个体自身的文化形象,文化水平则更多地体现在个体面向社会的文化建设中。

    C.文化素质的不断完善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文化水平的不断攀升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D.主体完善文化素质的自我建构与其在改造自我时的文化水平提升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素质是对人的文化人格评价的基础层次,它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基础,先哲“仁者人也”这一表述,就体现了人的文化素质决定了社会文明程度这一思想。

    B.文化涵养是一种内涵的养成,它需要人们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尤其需要人们陶冶自己的情操,它体现的也是一种道德人格。

    C.“附庸风雅”者和“无故加之而不怒,骤然临之而不惊”者,都不是具有“文化涵养”特征的文化人格。

    D.只有站在文化巨人的肩上,投身文化“泛漫化”的热浪中去“弄潮”,才能攀升到“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一“文化境界”的层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不按规则出牌的大学校长朱清时

    朱清时,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后去了青海西宁山川机床铸造厂,当了一名炉前工。

    当时分厂里的大学生们常在业余时间聚会,喝酒、打扑克、海阔天空聊天、发牢骚。朱清时说:“我也时有加入,但很快就感到空虚。我总觉得光抱怨怀才不遇没意思,中国这么大,总是需要人才的,现在把时间荒废了,一旦需要时,我们有什么呢?我仍然像在大学里一样,抓紧时间学习。”在这期间,他翻译了一本《相对论的再审查》,稿子被山东大学油印出,在国内流传;写了一篇论文《论基本粒子的静质量随时间变大》,1974年发表在《复旦学报》上。

    20世纪70年代中期,地处西宁的中科院青海盐湖所正在为造原子弹组织技术攻关,急需学物理的人才。得知这一消息后,朱清时立即去拜访该所的室主任康靖文。康靖文拿出很长的一篇专业外文文章让他翻译。几天后,朱清时就把译文交给了他,研究所马上就决定要朱清时。

    1979年,朱清时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出国进修人员,到美国圣巴巴拉大学从事激光光谱研究。初到美国,实验室的设备多数他都没见过,而且英语比较薄弱,每周的小组讨论会,讨论的问题他也听不懂。那种尴尬的局面让朱清时很受伤。

    别无选择,朱清时只能放弃了一切娱乐和休息时间,集中精力迅速填补实验技术和专业知识的空白。“我列出一个问题清单,包括我不知道的仪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然后请教别人,把他的介绍一一记下,自己再练几次,熟悉之后,就能找出每台仪器的关键点,然后再读说明书的有关部分,很快就能掌握。两三个月之后,我已能熟练地操作整个复杂的系统,做出了一些漂亮的结果。终于有一天,当看到记录仪画出期待已久的曲线时,我深切感受到了探索科学真理的快乐!”

    两年进修期满之后,麻省理工学院要聘请他做“博士后”研究员。但朱清时还是选择了回国,与同事们一起建起了中科院激光光谱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是当时世界上两个水平最高的实验室之一。

    1998年,朱清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校长。

    在教育主管部门眼里,这位书卷气浓郁、平时在办公室里喜欢穿一双布鞋的校长,是一个不按照规则出牌的人,更是一个给他们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

    担任中科大校长的10年里,朱清时赶上了教育部的“扩招”政策。作为大学校长,朱清时非常矛盾:多招一个学生就多收入一两万,多招一千个学生就是一两千万。但扩招却要付出代价——保证不了教学质量。思前顾后,朱清时停止了扩招。

    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时任校长的朱清时不断思考的问题。他曾带着同事去麻省理工等高校调研,回国搞教学改革,引进优秀人才。几年后他才发现,教育体制和考评制度才是大学的核心问题。

    朱清时发现,中国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们和学生都住在一起,除了上课学知识外,师生们时时刻刻都在交流。朱清时觉得,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于是,他想在中科大实施书院式管理,重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不分专业和年级混住在一起,让学生上课之外的活动更丰富。结果有关部门下文禁止,要求将学生按照专业管理,要把学生管理得严格一点。朱清时的书院式改革无疾而终。

    “如果教育体系不改的话,目前的众多问题无法解决,中国大学应当‘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朱清时说。这些在1917年由蔡元培首倡的治校理念,成就了北大在20世纪初的辉煌,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也是朱清时作为大学校长一直在坚持的改革。

    2009年3月,刚刚从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任上卸职的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在深圳“全球海选校长”中,全票当选新筹建的南方科技大学拟任校长第一候选人。上任不久,他就主动放弃自己享受的省部级待遇,并提出放弃行政级别。

    在给深圳市政府递交的南科大办校方案中,朱清时提出要办一所前所未有的大学,以机制创新匡正中国教育积弊。朱清时和他的教育改革,如一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水面,把中国的大学教育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也让南科大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

    2010年年底,教育部选择了认可,在南科大招生考试后,下发批文同意未经教育部批准就进行自主招生的南科大进行筹建,筹建期间可以试办本科专业,暂时给予了朱清时主导的这场改革实验一个模糊的承认。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本文中,作者撷取朱清时几个人生片断,描写出一位既努力进取,心系教育事业又特立独行,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校长的形象。

    B.朱清时虽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长,但他却是一个不按照规则出牌的人,也是一个愿意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

    C.朱清时在中科大实施了书院式管理制度,是因为他觉得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

    D. 南方科技大首批录取的学生采取了自主招生的形式,事先并未经得教

    育部的批准,但在2010年底,教育部对朱清时的办学方式选择了认可。

    E.“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可见,如果能够实行这种教育制度,中国教育的弊端就能得到根本解决。

    2.从文章前半部分看,是什么造就了朱清时的成功?请简要分析。(6分)

    3.朱清时是一个不按规则出牌的人,这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6分)

    4.有人认为朱清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他坚称自己是个学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8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jù,家贫)狭。嗜学,善《诗》《春秋》。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

    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

    周善敷(陈述)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帝每曰:“我暂不见周即思之。”岑文本谓所亲曰:“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苏、张、终、贾正应比耳。然鸢肩(两肩上耸)火色(面有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俄迁治书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史。十八年,迁中书令。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周叹曰:“恨吾资品妄高,不得历此官。”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及还,摄吏部尚书,进银青光禄大夫。帝尝以飞白书赐周曰:“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周病消渴(消渴病)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节选自《新唐书》)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仁本其才         高:推崇

    B.遣使者四辈敦趣        趣:通“促”,催促

    C.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股肱:辅佐

    D.管、晏君之过        暴:残暴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马周有才能的一组是(   )

    ①资旷迈 ②悠然独酌,众异之 ③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 ④客,忠孝人也 ⑤周善敷奏,机辩明锐  ⑥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③⑤⑥   D.②③④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马周年轻时曾任州助教,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但赵仁本很赏识他,给他准备行装,让他进关。

    B.马周替中郎将常何写了一篇切中时务的奏章,深得太宗赞赏,太宗于是下诏马周入值门下省,并赏赐常何三百匹丝帛。

    C.马周善于陈述奏章,且能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岑文本认为苏秦、张仪、终军、贾谊也比不过他。

    D.马周患病多年,太宗经常派御医前往看护,并亲自为他调药。马周感激涕零,临终把所有奏章焚毁,不愿以此博取身后的名声。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5分)

    (2) 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后面题。

    鹧鸪天

    (宋) 向子諲①

    有怀京师②上元,与韩叔夏司谏、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赋

    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倚晴空。

    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

    星转斗,驾回龙,五侯池馆醉春风。

    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

    【注释】①向子諲生于两宋之间,前半生亲见北宋社会表面繁荣兴盛,金兵进犯、宋室南渡后,他力主抗金,因得罪秦桧,被贬还乡,居江西临江。向子諲的晚年词作,多抒写淡泊名利的闲适生活情趣,但也常常怀念北宋徽宗时代的繁盛。②北宋都城东京汴梁。

    1.这首词打破了结构上分片的定格。前七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京师上元节的景象?抒发了什么感情?(5分)

    2.最后两句“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作者是用什么手法营造的?(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 ____________!(关汉卿《窦娥冤》)

    (2) _____________,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

    (3)人生如梦,__________     __。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4)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5)薄雾浓云愁永昼,           。        (李清照《醉花阴》)

    (6)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        ,恐惧殊甚。(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各项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论文答辩的整个过程中,导师徐教授不赞一词,而是严肃地指出了文章在逻辑上存在的诸多错误。

    B.中国政府认为,中国海军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无可厚非,完全合法。

    C.快速阅读不利于深入思考,看上去读得多,读得快,但“上心”的并不多。长此以往,文化会变得浮泛和肤浅。

    D.安宏纺织公司近年来对员工管理严格,求全责备,产品质量过硬,企业效益大幅度提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新徽天地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对于加快黄山市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中心城区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个性、打造城市特色、完善城市功能都有深远的影响。

    B.在这些城市务工的农民工生存条件相当恶劣,300多人睡在阴湿的地上,没有铺的就找建筑杂物,盖的除个别人由大衣充当被子外,绝大部分人挤在一起和衣而睡。

    C.今年1月至10月,省属企业经济运行持续向好,资产规模稳步扩张,营业收入再创新高,企业效益大幅在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6.3%。

    D.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盛的根本因素,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人人都应牢记这个真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在琴厚重的人文积淀之外,琴的审美在世界音乐中独树一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怪世界为之惊叹。

    ①琴没有肆意的宣泄  ②琴与诗歌密不可分  ③从而创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  ④这和国画的审美追求是统一的  ⑤只在含蓄中流露出平和超脱的气度  ⑥都讲求韵味,讲求弦外之音,虚实相生

    ①⑤②⑥③④      B.②⑥④①③⑤     C.①⑤②③④⑥     D.②④⑥①⑤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请简要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内容。(不超过25字)(5分)

    中国奥委会昨天透露,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正式向中国奥委会提出申办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申请。中国奥委会正式同意以北京市名义提出申办,并已于11月3日正式致函国际奥委会。去年年底,张家口方面便透露出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兴趣。离北京200公里之隔的张家口有着完善的滑雪场,冬季白天气温多保持在-10℃左右。 

    而承办过夏季奥运会的北京则拥有一定的经济和场馆基础,以及足够的办赛经验,两座城市互为补充。

    此外,北京的雾霾天问题也是北京申办的一大劣势。如何有效治理大气污染,还北京一片蓝天,让运动员们、老百姓们能够在清新的空气下比赛、生活,这些都是北京必须做出的承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是为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设计的三条广告词,请从中选出你认为最佳的一条,并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简要说明理由。(6分)

    ①现代汉语,一“典”即通。

    ②规范现代汉语半世纪居功至伟,传播中华文明五大洲声名远扬。

    ③一本字典,一位良师,一生收获。

    最佳的一条是:         (只填序号)

    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王是安徽人,是名高一学生。如今在他左侧肚子上可以看到缝针的痕迹:他的一个肾没了。“当时想要买一个iPad2,但是没钱。在上网时,有卖肾中介发信息,说卖一个肾可以给我两万块。”2011年4月,小王瞒着父母在中介的安排下,从安徽到了郴州。中介的人带着小王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4月28日,小王在中介的安排下于某医院男性泌尿科做了手术,小王得到了卖肾的2.2万元钱。拿到钱之后,小王立刻去购买了一部“苹果”手机和iPad2,随后回到安徽老家。而后身体愈来愈差,才被家人发现。为iPad2小王换的是三级伤残。无独有偶,河南一位18岁小伙子为买iphone4而卖肾。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何感想呢?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