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著阅读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句子默写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烘托(hōng)     彷徨(fáng)   锋芒毕露       诘难

    B. 蓦然(mò)      一拍既合      遒劲(jìng)     尽态极妍

    C. 气冲斗牛(dǒu)   矫健         脊椎(jǐ)      万恶不赦

    D. 拈轻怕重(niān)  闲遐         面面相觑(qù)   羸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写作的第一原理:感觉的真实。也就是说,必须有感而发,必须是你之所感。感觉是最个性化的东西。凡不属于你的真实自我的一切,你都无法使它们进入你的感觉。感觉就是此时此刻的你的活生生的自我。如果这个自我是死气沉沉的,你就决不能让它装成生机勃勃。

    A. 文中的“原理”“真实”都是动词,“活生生的自我”是偏正短语。

    B. “感觉是最个性化的东西。”在这个句子中“东西”作宾语。

    C. “如果这个自我是死气沉沉的,你就决不能让它装成生机勃勃。”这句是条件复句。

    D. 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无法”移到“进入”的前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往今来,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充盈内心,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大风大浪的生活中,都要保持心中___________。而水灵动、润泽万物特性,正是适当的范本。

    水既有容纳并滋养万物的气度,又不失___________的灵动。水的哲学在中国古代思想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次的倡导,__________是对“心纯净,行至美”的响应与呼吁,_________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扬。

    A. 汹涌澎湃   灵活机动   不但   而且

    B. 波澜不惊   随机应变   不仅   更

    C. 静若止水   一成不变   不是   还

    D. 波涛汹涌   刻舟求剑   如果   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们也有的用西瓜做空壳,内点一盏小油灯,放进河里,随波逐流,俗称“西瓜灯”,中元放灯,于南宋已经成俗。

    B. 在即将到来的国庆七天长假中,你是想学习一点特长呢,还是想出门旅游?

    C. 听不到鸟鸣,鸟只栖落在高高的树枝上;见不到阳光,森林太茂密了。

    D. 这样一棵倒木,如果开成木板的话,可以打出多少个柜子,多少只箱子,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可都是绝对的实木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晚次乐乡县①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②夜猿鸣。

    【注释】①本诗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时所作。②噭噭(jiào):号叫声,这里指猿啼声。

    A. 诗人以时间为线索架构全诗,从“日暮”开始,到夜色渐浓,至“夜”结束全诗。

    B. 颈联以“烟断”、“木平”逼真地写出了夜色的浓重。

    C. 尾联自问自答,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更添无尽的乡思之愁。

    D. 此诗与诗人的《登幽州台歌》写法相同,笔法粗犷,直抒胸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题文)名著阅读填空

    这次粗暴的绑架是以闪电般的速度完成的。我和我的同伴们还没有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就被人带进了潜水艇。我不知道,当我的同伴们走进这座漂浮的监牢,他们心中的感受如何,不过我自己却是忍不住全身战栗。我们遇到的是怎样一些人呢?无疑,我们落入了一些新式海盗手中,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在海上谋生。

    (1)文中的“我和我的同伴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述他们被绑架的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实践

    四年前,当象征着204个参赛国家和地区的铜花瓣主火炬缓缓分离。伦敦奥运会的圣火随之熄灭;从里约热内卢市长卡耶斯接过奥林匹克会旗的时候,奥运会正是进入“里约时间”。

    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里约热内卢的基本情况,学校团委准备推出一组专题展板,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1)请你给这个展板取一个醒目的大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让你负责这组展板的策划,你觉得可以设计哪些栏目?(请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展板最后是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会徽(下图),请你给这个徽标写一个解说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填空

    (1)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翼《论诗》)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槲叶落山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4)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与杜甫《春望》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某种意义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现了家书的重要性。

    (5)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山水的名句,请写出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文言文阅读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①币,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③今王诚欲致④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⑤,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士争凑⑥燕。

    (节选自《燕昭王求贤》,有删改)

    【注】①厚:丰厚,用做动词②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人员,多指宦官③三:指很多,虚数④致:招来⑤见事:被任用⑥凑:聚集,奔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

    (2)由是感激(__________)

    (3)反以报君(__________)

    (3)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躬耕于南阳/况贤于隗者乎

    B. 咨臣以当世之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C.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D. 不求闻达于诸侯/臣闻古之君人

    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于 是 昭 王 为 隗 筑 宫 而 师 之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5.结合两篇选文,概括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

    6.简要谈谈乙文对你走向成功和日常为人处世的启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我的幼年

    张充和

    四岁时,外面来的客人们问我:“你是谁生的?”我总是答一声:“祖母。”他们总是大笑一阵,我只是莫名其妙地望着他们,心里说:“这有什么好笑的?难道你们不是祖母生的,是从天上落下来的?”我一直不晓得祖母之外还有什么更亲的人。

    在花园里,我站在祖母面前,没有祖母的手杖高。祖母采了四朵月月红戴在我的四条短短的发辫上。因为花园里没有镜子,我只得向地上看我的影子,只见牛角似的发辫每个上面添了一朵花的影子,我欢喜得直跳跃起来。我跑到许多深草处寻找野花和奇异的草,祖母对我说:“孩子,丛草处,多毒虫,不要去!快来!你乖,来!我替你比比,看到我手杖哪里了……”我跑了去,祖母替我比一比,然后叫我拾一块碎碗片来,在手杖上刻了一道痕,又对我说:“今年这样高,明年就有这样高,后年就和手杖平了。”我开心极了,一心就想长到祖母的手杖那样高。

    书房窗外有两棵梧桐树,那样高。秋深了,梧桐子不时落下来。我在读《孟子》:“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先生,我要小便去。”先生允许了,我便一溜烟地跑了出去。满院的梧桐子,我拾了许多,袋袋里满了,又装些在套裤筒里,在外面打了一个转,又回到书房里去,先生被我瞒过去了。

    晚上总是我先睡,祖母看着佣人替我脱衣,有时也亲自动手。这一天也是这样,脱到套裤时,哗啦啦一阵响,梧桐子都落下来。我心里有点着慌,怕祖母责备,哪知她还笑了一声说:“生的吃不得,明天我叫他们拾些来炒熟给你吃。以后不要拾了。”啊,祖母,你哪知我骗了先生呢!

    葡萄架下有一张方桌,我坐在祖母怀里,手伸在几本书上,让一个戴宽边眼镜的医生诊脉。佣人拿了电报来,祖母一看电报就老泪纵横了。医生去了,祖母把我的一条红花夹裤翻了过来,里子是白色的花布。祖母又把我搂在怀里,眼泪不住地流。她用颤抖的声音对我说:“乖乖,你从此就要做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了……你要好好地听我的话,你母亲是个好媳妇……以后……再也没有她……她了!”我这才晓得我还有个母亲,但是在我晓得有母亲时,母亲已经死了。我看见祖母哭得那么厉害,我也跟着哭了。祖母又拍着我说:

    “孩子,乖乖,不要哭,你不是说你是我生的吗?你是我的孩子,我爱你!你不要哭了。”

    现在我已长得比祖母的手杖高出一尺多了。祖母墓上的草,我以为一定是不会有毒虫的。假使现在要有人问我“你是谁生的”,我还是说“祖母”。不过,我明白了还有一个人,也是生我的,叫作“母亲”,因为她们都是爱我的。

    我似乎时常听见祖母高声说:“孩子,丛草处,多毒虫,不要去!”

    (选自《视野》2016年第5期)

    1.请简要概括祖母的形象。

    2.请根据下列提示,赏析相关词句。

    (1)他们总是大笑一阵,我只是莫名其妙地望着他们,心里说:“这有什么好笑的?难道你们不是祖母生的,是从天上落下来的?”(简要赏析“莫名其妙”一词的深刻含义)

    (2)因为花园里没有镜子,我只得向地上看我的影子,只见牛角似的发辫每个上面添了一朵花的影子,我欢喜得直跳跃起来。(从细节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

    3.请揣摩文中画线句子中“笑”和“流泪”的含义。

    4.文章以“我似乎时常听见祖母高声说:‘孩子,丛草处,多毒虫,不要去!’”结尾,有何妙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胜利时,我想起了你,曾经在痛苦挣扎的我听到了你的安慰与鼓励;失败时,我想起了你,曾经在喜悦中沉浸的我拒绝了你的提醒与忠告;孤独时,我想起了你,曾经在温暖的天宇中享受的我感受到你的无私与关爱……我想起了你,是感激,是忏悔,是念想……

    请以“____________时,我想起了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章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不得抄袭、套作;要有真情实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