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8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8 题
  1.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

    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

    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

    D.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25分)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

    问题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7分)

    问题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机遇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0分)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4分)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6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谭嗣同《仁学》

    (1)材料认为“民”与“君”是什么关系?这种思想与哪位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似?(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在辛亥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0分)

    图16为1950~1980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导致A阶段军费上升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B 阶段军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2)中美关系在A、B两个阶段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