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21 题,综合题 4 题
中等难度 2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1 题
  1. 读下面等高线图,回答下面2题。

    1.图中悬崖的相对高度和悬崖底部的高度可能是

    A.350米、350米

    B.200米、200米

    C.400米、400米

    D.190米、390米

    2.悬崖形成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地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该图为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面2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先向南,再向西南             B.向北

    C.先向北,再向东北             D.向南

    2.肯定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该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图”,读图完成下面2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都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地处不同的火山地震带附近

    C.气候都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D.甲地以黑色人种为主

    2.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最近的飞行方向是

    A.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C.一直向西飞行

    D.先向北,后向南飞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2008年樱花盛开的季节,胡锦涛主席一行圆满完成了对日本的“暖春之旅”。此行进一步推进了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据此完成下面2题。

    1.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

    A.本州、九州、北海道                B.北海道、本州、九州

    C.九州、本州、北海道                D.北海道、九州、本州

    2.5月10日胡主席参观了松下电器公司。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该公司部分电器装配厂较早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影响这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能源    B.劳动力    C.技术    D.交通运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该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下面2题。

    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该图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下面2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天然橡胶

    2.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

    A.汽车制造        B.精钢锻造

    C.软件开发         D.家具制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当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人们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摆脱这一困境。据此回答下面24题。

    1.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断,下列四组国家中,水资源都非常紧缺的一组是

    A.埃及、新加坡          B.巴西、阿根廷

    C.英国、以色列          D.美国、墨西哥

    2.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之一。下列国家中,根据本国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大规模“东水西调”的是

    A.俄罗斯          B.加拿大          C.中国            D.澳大利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北欧国家芬兰从十九世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发展成为科技高度发达的高福利国家,创造了“芬兰奇迹”。其主要原因是

    ①进口矿产资源发展重化工业       ②漫长严寒的气候不利于农牧业发展

    ③重视智力开发,免费高中和高等教育,人口素质高      ④人均能耗高、能源利用率高

    ⑤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建立科技创新体系    ⑥重点发展电子通信、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③⑤⑥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9年6月14日至18日出席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九次会议和“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读“金砖四国图”,回答下面3题。

    1.“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昼时间由长到短依次是①③④②    B.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摩尔曼斯克海港开始解冻        D.巴西热带草原上草木葱绿

    2.该图数码③④所示地区与下列“常年平均风向”“工业分布示意图”对应正确的是

    A.③—丙—c、④—丁—d             B.③—丁—b、④—甲—d

    C.③—丁—d、④—甲—a             D.③—甲—a、④—丁—b

    3.下列关于“金砖四国”平等合作、取得共赢的叙述正确的有

    a.①所在国出口石油资源到中国    b.②所在国出口铁矿石到中国 

    c.中国出口煤炭资源到①所在国    d.中国从④所在国进口铁矿石

    A.abc       B.bcd              C.acd          D.ab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伦敦“八分钟”展示了本地自然与人文特色:读书、自行车、音乐、双层大巴车、雨伞、足球等,据此完成下面2题。

    1.最能反映伦敦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A.足球         B.自行车       C.音乐             D.雨伞

    2.关于北京与伦敦的正确说法是

    A.伦敦比北京降水多,气温高             B.伦敦与北京的自然景观相似

    C.伦敦冬季温和,没有降雪               D.北京夏季多雨,光照较伦敦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该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2题。

    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2.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沙尘暴

    C.土地盐渍化               D.洪涝灾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图a、图b分别是“某两个大洲大陆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2题。

    1.图中表示落基山脉的数字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流经山脉③西侧的洋流是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北太平洋暖流

    C.秘鲁寒流             D.本格拉寒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009年1月27日,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建成。该考察站位于(80°25′01″S,77°06′58″E)(如图所示),高程4 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冰穹西南方向约7.3 km。据此回答下面3题。

    1.下列关于上图中三个南极考察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极昼极夜时间长城站最长

    B.地方时昆仑站最早

    C.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中山站最大

    D.二分日昆仑站日出东南

    2.下列关于昆仑站建站难度大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低温严寒

    ②风速较平稳

    ③海拔高,缺氧

    ④距中山站较远,需设置中继站

    ⑤环保要求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3.昆仑站位于中山站的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该图中黑点表示某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下面2题。

    1.该资源主要分布在

    A.各大洲沿海地区

    B.大气降水较多地区

    C.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

    D.植被覆盖率高地区

    2.有关该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生产生活影响大

    B.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近年来数量有减少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中国和印度是两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美国和日本是两个人口最多的发达国家。上述四国人口现状相比较

    A. 日本的城市化速度最快               B. 美国的城市人口比重最低

    C. 中国的人均耕地最少                 D. 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下面2题。

    1.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A.5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2.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该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下面2题。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1月平均气温(℃)

    夏季平均气温℃

    生产成本

    (元/千克)

    中国某产区

    8~12

    490~660

    -1~-8

    19~23

    0.64

    美国某产区

    15~17

    470~520

    6~8

    18~21

    2.05

    北半球最适宜区

    8~12

    560~750

    >-14

    19~23

    1.20

    1.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A.30°N~40°N西海岸              B. 30°N~40°N东海岸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D.五大湖区

    2.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

    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居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该宗教是

    A.基督教        B.天主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   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读世界某区域局部图,完成下面2题。

    1.1月份,雨水补给较多的河段是

    A.a河段       B.b河段    C.c河段    D.a与c河段

    2.图中b河段沿岸集中分布的经济作物及优势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油菜—水源    B.小麦—土壤       C.棉花—光照     D.甘蔗—热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读图,回答下面2题。

    1.关于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年来甲地政治局势较乙地紧张

    B.夏季乙地盛行偏南风

    C.甲地盛产水稻

    D.乙地地形受冰川作用较强烈

    2.a点位于b点的

    A.西北方          B.西南方

    C.东南方          D.东北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2008年3月3日,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召开了第三次经济合作会议。

    (1)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    )。(1分)

    (2)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    )作用下形成的。(2分)

    (3)我国下列各省区中,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单选)(1分)

    A.贵州省        B.云南省

    C.青海省        D西藏自治区

    (4)我国与流域内其他国家加强经济合作有何重要意义?(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世界主要森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图例A表示的森林类型是(   );B表示的自然带类型是(    )。(2分)

    (2)指出图中C、D所处的地区:C(     )、D(      )(2分)

    (3)B、C、D三处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形成的原因是(    )。

    目前,(    )处的森林正遭到严重破坏,会对世界气候等产生影响。(3分)

    (4)请解释B自然带能延伸到15—25°位置的原因:(       )。(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下列有关瑞士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瑞士国家馆主体结构由两个承重的大小圆柱组成,左为“城市空间”,右是“自然空间”,主题构思为“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城市空间”的顶部是绿草如茵的屋顶。在“自然空间”内参观者可以乘坐山地缆车从地面到屋顶参与奇特的乡村旅行,欣赏瑞士美丽的花卉,领略瑞士“欧洲屋脊”、“欧洲水塔”的独特乡村风貌。瑞士大量人口居住于城市周边的小镇,每天乘坐火车等公共交通到城市工作。

    材料二 瑞士经济发达,但95%的原料、能源依靠进口。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4%、23.3%和72.7%。瑞士素有“钟表王国”、“金融帝国”和“会议之国”之称,钟表制造十分发达,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全国共有银行6 000余家,苏黎世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瑞士也是许多国际组织的所在地,每年仅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就达2 000个之多,2007年游客过夜数达3 636万人次。

    (1)瑞士位居中欧,西接法国,南邻(  )(国家),北与(  )(国家)为邻。

      河是瑞士唯一通往北海的国际航道。(3分)

    (2)从地形和河流的特征看,瑞士享有“欧洲屋脊”、“欧洲水塔”之称的原因是(  )。(2分)

    (3)从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看,瑞士的第( )产业很发达,在这一产业中,(  )业、(     )业、(  )业尤为突出。(4分)

    (4)根据材料一判断,目前瑞士的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  )阶段。(1分)

    (5)从资源、劳动力、市场等因素分析瑞士成为“钟表王国”的工业区位条件。(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09年2月的澳大利亚,当东南部备受高温干旱和山林大火之苦时,东北部又遭受洪水侵袭,澳洲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据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影像资料是通过(  )技术获取的,在获取当日,B处盛行风向为(  ),判断的理由是(  )。(3分)

    (2)C处的地下水类型是(  ),储存该地下水的地质构造是( )。(2分)

    (3)流经①处的洋流是(  )(寒、暖)流,受这一洋流影响,沿岸的气候更加(  )(干旱、湿润)。(2分)

    (4)试分析比较A、B两处气候特征的异同。(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