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8 题,填空题 8 题,解答题 3 题
中等难度 1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8 题
  1. 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竹条编织各种用品
    B.用金刚石琢磨成钻石
    C.焚烧垃圾发电
    D.用竹条和纸扎风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湿衣服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C.100mL水加入100mL酒精中总体积小于200mL--分子间存在间隙
    D.一滴水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S+3O22X+2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 )
    A.SO2
    B.SO3
    C.S
    D.H2SO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三聚氰胺(分子式C3N6H6)为纯白色晶体,无味,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肾部等多种脏器中结石.下列有关三聚氰胺正确的是( )
    A.三聚氰胺中含有氮气
    B.三聚氰胺是由15个原子构成
    C.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g
    D.三聚氰胺中碳、氮、氢元素质量之比为:6:14: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图中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灭火实例 灭火原理
    A 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隔绝空气或氧气
    C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 隔绝空气或氧气
    D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CO与CO2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A.原子排列顺序不同
    B.分子构成不同
    C.组成元素种类不同
    D.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物质的性质只是由它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石墨做电极
    B.CO用于做还原剂
    C.沼气用作农村燃料
    D.氧气用于做氧化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图示是实验的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气体验满
    D.
    液体过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8 题
  1.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创造了空前的财富.与此同时,能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导致全球性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下列能源中,不会污染环境的是________
    A.煤    B.石油    C.太阳能    D.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
    A.3CO+Fe2O32Fe+3CO2        B.C+O2CO2
    C.H2CO3═H2O+CO2↑                D.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反应物都是单质
    B.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C.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D.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可用于鉴别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的试剂或方法是________
    A.在空气中加热  B.加水溶解  C.观察颜色  D.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1)如图是元素周其表中碘元素的部分信息.碘原子的核电核荷数________;碘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
    (2)已知某碘盐的成分是氯化钠和碘酸钾(KIO3).
    ①氯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KIO3中I的化合价为________;
    ②已知每包碘盐中含碘酸钾(KIO3)25.3mg,则每包碘盐中含有碘________mg.(取整数)
    (3)用化学符号填空:①2个氮原子________;②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将CO2依次通入如图装置,写出A、B两处可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出结论:
    (1)A处现象是:紫色的石蕊试剂变红,说明了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小红认为这说法不对.请你帮他说明理由________.
    (2)B处现象:________;由B实验验证CO2的性质有:
    ①________;②________;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________.(填用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每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节能、环保、高层次、新材料的使用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请你参与下列有关问题的讨论:
    (1)如图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活性炭净水器的示意图.这种净水器既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物质,该原理是采用________(填操作名称)的方法,又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作用除去臭味和一些溶解的杂质.
    (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在家庭里通常采用方法是________.
    (3)使用天然气做燃料,请写出天然气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下列做法能体现“低碳、环保”的理念的是________;
    ①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代替传统塑料制作的餐具;
    ②将回收到的垃圾就地焚烧
    ③利用水在催化剂和光照的条件下分解可得氧气和氢气,为一些设备提供能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A~F都是初中前五单元常见的物质,其中A、B黑色固体粉末,D红色固体,C与澄清石灰反应生成E和F,E是一种难溶于水白色固体,F在常温是液态的氧化物.它们之间反应关系如图:

    (1)根据以上关系图试判断图中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3 题
  1. 某同学来到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实验员为他提供了下列装置、仪器和药品.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填序号)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收集装置应选用(填序号)______;若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填序号)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K2MnO4+MnO2+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常用红磷,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P2O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测定某品牌苏打(主要成分是Na2CO3)中Na2CO3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取12g苏打粉,放在一个容器中,然后加入100g稀盐酸,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将每隔相同时间称得剩余物质量与时间实验数据关系见下表:
    时间 t t1 t2 t3 t4
    剩余物体的质量g 112 110g 108g 107.6g m
    友情提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第3小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12g苏打粉和足量稀盐酸反应,最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______g.
    (2)m为______g.
    (3)原苏打中含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