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18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A. 中国共产党成立

    B. 抗日战争胜利

    C. 新中国成立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发出声音开始于(  )

    A. 1945年联合国成立大会   B. 1955年万隆会议

    C.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6年5月20日,针对台湾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发表不利于两岸关系的演讲一事,国台办发言人重申了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即(    )

    A.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 加强两岸互联互通   C. 共同应对南海危机   D. 禁止台湾拥有核武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即导弹部队)改成“火箭军”,并成为我国人民军队的第四个军种。“第二炮兵”成立于(   )

    A.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B. 新中国成立初年

    C. 20世纪六十年代   D. 中美正式建交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为。”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

    A.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B. 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 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D. 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今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香港特别行政区除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国徽外,还可使用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基本法》的此条款体现了(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求同存异”方针   D. “一国两制”构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表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中农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增长高于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1979年﹣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增长率表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

    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8.0%

    消费水平

    农村

    8.9%

    城镇

    4.5%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土地私有制的实行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读毛泽东语录,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毛主席语录“应当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广到所有国家的关系中去”“五项原则是一个长期方针,不是为了临时应付的”。

    A.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 1955年万隆会议上

    C.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D.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15年,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全方位外交成果丰硕。以下属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的有(  )

    ①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②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美关系正常化 ④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学校每周年都有一次升国旗仪式,每年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们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历史上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会议是

    A. 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证明,概括来说党带领中国人民做了两件大事,建立新中国、开创社会主义之路。这两件大事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

    A. 开国大典和三大改造

    B. “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三大改造和南京解放

    D. 改革开放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下列人物中谁最有资格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勋章”

    A. 王进喜

    B. 孔繁森

    C. 黄继光

    D. 焦裕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成就不属于我国一五计划时期的是(  )

    A.大庆油田的建成

    B.长春一汽建成投产

    C.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953—1956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下列词汇不能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是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赎买政策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包产到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纪录片《旗帜》从“开天辟地”、“浴血奋斗”、建国创业、艰辛探索、历史转折、滚滚春潮、扬帆沧海、世纪跨越、发展新篇和阔步前行10个方面,展示了九十多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民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史,请你判断,“艰辛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三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   )

    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⑤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③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电影《横空出世》中有这样一个镜头:1964年10月,在我国西部地区,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该镜头反应的历史事件是

    A.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B. “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C. 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D.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863计划”的实施,是中国共产党科教兴国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为中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该计划的第八个领域是

    A.原子能技术  B.海洋高技术

    C.自动化技术  D.互联网技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题文)下列表述,不符合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状况的是

    ①衣着单一,质量较差             

    ②吃饱吃好,追求营养

    ③住房短缺,狭小拥挤             

    ④交通发展,住行便利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习近平阐述中国梦时指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国家为实现“病有所医”而采取的社会保障制度是(  )

    A.养老保险           B.失业保险

    C.劳动保险            D.医疗保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早日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们根据时局和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对台政策,两岸关系经历了敌对—缓和—和平发展的艰难历程,也与新中国一道同呼吸共命运经受了历史的考验。

    材料二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习马会”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首次会面。习近平指出:“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共同巩固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

    (1)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党和政府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2)20世纪90年代,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两岸分别成立并授权哪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这两个团体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一点可行性建议即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和政府时时刻刻关心着农民,关注着农业,在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党和政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农业政策,有错必纠.这样,才使得我国农业在希望的田野上茁壮成长.

    请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50年代初,我党在农业上执行的政策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2)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中,我党又在农业政策上犯了怎样的错误?有何消极的影响?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党又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此政策的出台,是源于什么地方的做法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全党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会议提出“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毛泽东还提出15年建立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50年到100年建成一个富强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的宏伟构想。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全会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共八大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进行了哪些成功的探索?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些方面发展了中共八大的探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何意义?

    材料二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有哪两个突出的方面?这些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有何意义?

    材料三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是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当那优美的旋律在运动会场上回荡的时候,让每一位在场的人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3)建国初期,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重大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基辛格告诉总理,尼克松已经决定,美国今年将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席位,但不同意从联合国驱逐台湾的行动。总理马上正告基辛格:你们要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一定公开批驳。

    ——摘自《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活》(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材料二

    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十月二十五日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立即驱逐蒋介石集团的提案。美帝国主义长期剥夺我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政策和企图在联合国内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多年以来,许多友好国家一直为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中合法权利进行不懈的努力,这次联大表决的结果,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这一历史潮流。

    ——摘编自《人民日报》社论《历史潮流不可抗拒》(1971.10.28)

    (1)材料一中的“总理”是指谁?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出新中国成立后他的主要外交事迹。

    (2)材料二中美国“阴谋”彻底破产的标志事件是什么?结合两则材料分析美国“阴谋”破产的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