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书写 2 题,选择题 6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书写 共 2 题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幸福从没捷jìng,也没有完美无xiá。幸福,其实很简单,平静地呼吸,悠然地眺望,微笑着生活。幸福,其实在路上,进一步,有一步qǐ丽的风景;退一步,有一步tián淡的心境。只要付出真心,潜心经营,幸福就会悄然到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把尘封的心胸敞开,让狭ài自私淡去;把自由的心灵放飞,让huò达宽容回归。这样,不管你在哪里遇上不顺,打开窗户总能看到泰格特笔下那美丽的公园,公园里一hóng湖水,湖边盛开的五彩斑lán的鲜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5月4日,参加红场阅兵式彩排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用俄语高唱苏联名曲《喀秋莎》穿越红场,可谓“一鸣惊人”。

    B.并非风景让人开心,而是人的心态决定了风景——同样是赤壁的月夜,苏轼可以赏玩一个通宵;而赶上一个性急的游客,则只不过是拍个照合个影。

    C.勇敢对于军人来说只是最低要求,国家观念、公民意识、宏观视野、协同精神,乃至对细节的关注,都是对军人的高标准要求。

    D.大浦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翟禹浩在海陵区第26届科普宣传周活动中展示了自己发明的功能神奇的“智能消毒风干鞋架”。真不知道他小小的头脑里蕴藏着怎样的发明创造的智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我问那个卖家具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B.《孔乙己》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C.近五六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幸福观呈现出向现实性、生活性倾斜的特点。

    D.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伟大的社会改革之中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在保留现有水源的基础上,杭州将逐步形成以千岛湖为主,钱塘江、东苕溪为辅的多水源供水,从而提高居民用水品质。

    B.如何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人口增长速度,保持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平衡,这是摆在一些国家面前的重大课题。

    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真正走进作品,去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D.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都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晨,千万缕金光洒向水面,那一池带着露珠的娇艳睡莲,尽态极妍。

    B. 今年的汉字听写大赛办得惟妙惟肖,评委和观众都对选手们精彩的表现交口称赞。

    C. 野马头部比例整齐,有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D. 三月的东台,春如四季,昨天还热得穿夏装,今早气温骤降,让人不寒而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取缔黄色网站,净化网络环境,眼前当务之急的任务是加大执法力度。

    B.金穗高粱成熟期参差不齐,多次分别收获,很不方便。

    C.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D.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贫贱之知不可忘,            。  

    ②为山九仞,          

                 ,三日不绝。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⑤未几,       ,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⑥《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写出了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的诗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①一般认为《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       (人名)。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好汉们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揭示出起义原因是“        ”。

    ②鲁达等人问知金氏父女受当地恶霸镇关西郑屠的欺凌。鲁达仗义赠银,发送父女回乡,三拳打死了镇关西。事后弃职逃亡。以后辗转去        (地名)出家,起法名为“智深”。鲁智深耐不得佛门清规,屡次酗酒,又打坏山门、金刚,寺中长老无可奈何,只得介绍他去东京          (寺庙名)当名职事僧,职司看管菜园。在此期间,鲁智深偶然结识林冲。权臣高俅之子高衙内,觊觎林妻貌美,设计陷害林冲,诬其“带刀”进入         (地名),将他发配        (地名),并企图在途中杀掉林冲。幸得鲁智深一路暗中护送,得以化险为夷。林冲最终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手刃仇人       (人名),风雪之夜被逼上了梁山。

    ③请简要说出宋江兄弟二人逃离宋家庄的原因,并写出他们逃离后直接投奔了何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宋代曾几的《苏秀道中①》一诗,完成后面小题。

    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②。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释】①苏秀:苏,今江苏苏州。秀,秀州,今浙江嘉兴。

    ②夏秋之交,天大旱,庄稼枯萎。诗人由苏州去嘉兴途中,自七月二十五日起接连下了三天大雨,水稻复苏,旱情解除。诗人怀着欣喜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七律。

    1.对这首诗理解、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首联通过描写夜感霖雨突降带来的凉爽,表现惊喜。

    B.颔联直接点“喜”,为溪流因这场雨而水量充沛感到高兴。

    C.颈联,诗人看到庄稼因这场雨而长势更好,觉得特别开心,连雨打桐叶的声音也变成了最美妙的音乐。

    D.尾联以“我”之欣舞衬托广大农民因这场甘霖及时来到而产生的狂喜之情。

    2.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梦回凉冷润衣襟”中“润”字的妙处。

    3.夜遭雨淋,诗人不因自己“房漏”“床湿”而苦恼,反而惊喜。你怎样理解诗人的喜雨情怀?请简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清稗类钞(节选)》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有习口技者,携一扇一尺,入空屋中。始为夫妇谈度岁事,喃喃细语。继而夫持钱如市,与店伙论价低昂,较斤两。归而叩门,唤妇烹饪,一一作交代。若洗灶,若汲水,若燃火,若摆桌祭祀。俄而有索债人来。先甘言乞缓期,而索店账者、收会资者、借当物者,或男或女,喧挤一室。初则辩论,渐至口角,终且斗殴,其中有击桌声,碎碗声,犬吠声,小儿啼哭声,邻人劝解声,门外爆竹声,声声各肖,不可倪端。众方倾耳凝听,而抚尺一声,万响俱寂。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①有口技者(       )     ②始夫妇谈度岁事(       )

    男或女  (       )      ④众倾耳凝听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归而叩门

    A.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B.中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

    C.拔山倒树而来(《幼时记趣》)      D.温故而知新(《〈论语〉八则》)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俄  而  有  索  债  人  来

    4.翻译下列句子。

    (1)初则辩论,渐至口角,终且斗殴。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5.选文与课文《口技》都是表现民间艺人高超的口技表演艺术的。但选文与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何一飞作品《绝鉴》,完成后面小题。

    ①隐逸斋是做玉器的,老板陈若尘,原是历史老师,不知什么原因,辞了职,开了家玉器店,取名隐逸斋。陈若尘四季皆藏好茶,有两个半茶友。

    ②那两个,一个是他的发小,县教育局长冯有为,用陈若尘的话说,冯有为斯文还在,可以为友;一个是宝峰寺的方丈法缘和尚,轻易不说话,一开口则是口吐莲花让人醍醐灌顶。有次喝完茶,法缘和尚对陈若尘说,施主面相与佛有缘。

    ③至于那半个,本县县委书记,是冯有为带过来的,喝过几次茶后,发现并无半点官场俗气,就被陈若尘列为半个朋友。

    ④陈若尘做玉器生意是因为他善鉴玉,尤其善鉴古玉。曾经有省城玉器玩家高价购得一枚汉代龙凤纹玉环,却被专家鉴定为高仿品,也不知玉器玩家从哪打听到陈若尘,跑过来请他鉴定。陈若尘拿着放大镜看了又看,最后对玩家说从玉质和线刻技法可以断定是真品。后来玩家又把龙凤纹玉环拿到北京,北京的大师也鉴定为真品。陈若尘一鉴成名,被人誉为省内古玉鉴定第一。

    ⑤鉴宝这行只要肯放手是能赚大钱的,所谓放手就是玩家给钱,拿假货让鉴家出个真品证明,许多玉器玩家都找过陈若尘,陈若尘冷面相拒,再高的价也不做。隐逸斋的生意不好不坏,陈若尘不像他老婆那样着急上火,说真要老是想着挣钱,那就是人被钱玩了,不值得。

    ⑥豁达的陈若尘最近有些豁达不开,因为女儿的事。女儿大学毕业两年,因右脚残疾,找工作辗转了几十次,都被用人单位拒绝了,弄得女儿连家门都不愿走出一步。

    ⑦这事不知怎么给县委书记知道了,这天晚上县委书记和冯有为来喝茶,书记从包里拿出一份调令对陈若尘说,明天叫孩子到财政局报到,孩子学财会的,正好学以致用。陈若尘犹豫一会把调令接了,说,古人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这样的大恩,当得上以死相报啊。

    ⑧时间就这样不急不慢地走。

    ⑨茶友们很久没来了。陈若尘有些想念,想打电话约他们过来喝茶,拿起电话又放下了,笑自己像没经过事的人。这天晚上正念着,书记一个人来了,陈若尘喜得连忙去泡茶。喝了一阵茶,书记从带来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用黄绸裹着的东西说:若尘你给看看。

    ⑩陈若尘小心接过,揭开黄绸,心就扑通、扑通跳了,一只品相良好的青玉碟子在灯光下发出幽幽的沁人的光。这碟子叫清代菊纹盘,清中期皇家用具,虽说不是孤品,但存世的也不足五枚,香港拍卖行前几年拍卖过一枚,拍出了近百万的价。

    ⑪仔细看过几遍,确定无疑后,陈若尘才对书记说:这是真品。

    ⑫书记笑着说:这碟子是家传的,我岂不知它是真品。

    ⑬那你拿来叫我看是什么意思?

    ⑭书记踌躇着说,若尘,我们是朋友,你帮个忙,给它出份赝品证明。

    ⑮陈若尘明白了,他这是要把真当假,只不知是为了送个安全还是收个安全,聪明啊。

    ⑯陈若尘内心挣扎着,煎熬着,良久,站起来踉跄出了茶室,片刻,拿了印鉴纸笔回来,坐下写好鉴定证明书,盖上自己的印鉴递给书记,懒懒地说,你要它假就假吧。

    ⑰然后,端起茶做了个送客的手势,书记尴尬地站了起来,从包中拿出一个大红包,陈若尘不接,把书记半拖半拉推出了门。

    ⑱第二天,隐逸斋关了门。门上贴着八个字:若尘已死,停止营业。街坊邻居不信,问陈若尘老婆,老婆又气又恨地说,死了。死了好。他死他的,我活我的。陈若尘哪去了?有上香的人在宝峰寺看见了他,原来已皈依佛门。

    书记也听说了,怎么也想不明白陈若尘为了一件小事就去做了和尚。

    1.说说标题“绝鉴”的含义。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曾经做过历史老师是陈若尘敢做玉器生意的关键。

    B.县委书记急陈若尘之急,给予了他的女儿悉心关怀和真诚帮助。

    C.文章第(2)段法缘和尚说陈若尘面相与佛有缘,为下文陈若尘出家埋下了伏笔。

    D.第(18)段并非说陈若尘真的死了,他以这样的方式仅仅是为个人声誉躲避现实。

    3.揣摩文中画线处人物的心理活动,将其简要表述出来。

    (1)陈若尘犹豫一会把调令接了,说,……

    (2)陈若尘内心挣扎着,煎熬着,良久,站起来踉跄出了茶室,……

    4.小说写到陈若尘“皈依佛门”本就可以结尾了,为什么还要加上最后一句话(画线句)?试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5.作为凡尘之人,我们不懂面相,但社会万象却令人感慨万千。请通读全文,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感悟(至少三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作文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我们告别故乡走向远方,告别童年走向少年,告别昨日走向明天,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请以“告别”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班级、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