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8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2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8 题
  1. 请从下列各组词语中,选出注音全对的一项 (     )

    A.庇护bì hù   刹那chà nà   忽略hū luè    牵强附会qiān qiáng fù huì

    B.恣意zì yì   逮捕dǎi bǔ   乘客chéng kè   载歌载舞zǎi gē zǎi wǔ

    C.坎坷kǎn kě  怪癖guài pǐ  粗犷cū guǎng   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

    D.伫立chù lì  愚昧yú mèi   脸颊liǎn jiá     谆谆教诲zūn zūn jiào hu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从下面各项中,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     )

    A.夕阳西下,落日将它的余晖尽情挥洒在沙滩上。夜暮中的海滩,则宛如一位娇羞的少女,蒙着一层桔红色的薄纱。

    B.由于今年是一些省份实施异地高考政策(外省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异地报名参加高考)的首年,一些曾是高考移民重灾区的省份都纷纷表明:将严格审查高考考生的报名资格,以力保考试的公平性。

    C.若有闲暇,可骑一辆单车,外出走走,赏流水淙淙,听微风低语,亲近自然,随意行止;可捧一本好书,悠然品读,时而闭目遐想,时而拍案称好,遨游古今,思接千载。岂不惬意?

    D.虽然已经回到北京有一段时间了,可那太平洋上热带岛屿——巴厘岛所拥有的绮丽风光和独特的美景,仍历历在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盼——不而遇

    解说:两个“期”字意思不同,“期盼”的“期”是“盼望,希望”的意思;“不期而遇”的“期”是“约定”的意思。

    B. 害——声色俱

    解说:两个“厉”字意思不同,“厉害”的“厉”是“凶猛”的意思;“声色俱厉”的“厉”是“严肃”的意思。

    C.生——不而合

    解说:两个“谋”字意思不同,“谋生”的“谋”是谋求、寻求的意思。“不谋而合”的“谋”是“商议”的意思。

    D.备——略胜一

    解说:两个“筹”字意思相同,都是“谋划”的意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面文段,选出修辞赏析恰当的一项(     )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凘凘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张晓风《春之怀古》

    注:凘凘然,解冻时流动的冰的样貌。

    A.文段中用“撑不住了”“笑成”等词语,赋予春天以人的行为,不仅生动地写出了春来时,山头积雪消融的场景,还传递出春回大地时人们的喜悦之情。

    B.文段中用“凘凘然的歌”作比,写出了春来时积雪逐渐融化的过程,写出了春水从山顶流到山脚再流到村落的欢快情形。

    C.文段中用“唱入……”的排比句式,写出雨落天地间,滋养万物的情景。

    D.文段中用“新翻的棉被”作比,写出了春来时,大地被春雨浸润过的柔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无误的一项(     )

    A.站在岳阳楼头倚柱远望,茫茫洞庭湖,尽收眼底。杜甫诗云:“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就是真实写照。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C.北京地铁票价要涨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票价将要涨多少?阶段性票价标准将如何实施?

    D.每年春节,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到一起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下列不同场合里说话,最得体的一项是(     )

    A.同学请你帮忙出黑板报,你说:“马上学业考试了,没空!”

    B.你在教室拖地,碰到同学的鞋子,你说:“对不起,没有弄脏吧?”

    C.同学要求你为某事保密,你说:“我向来一言九鼎,你放心!”

    D.校团委书记请你主持元旦文艺晚会,你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修改下面通知的说法,正确的是(     )

    通知

    初三年级全体同学:

    请于今日下午到礼堂开会。会议内容:总结本月份我年级各方面的情况。请带笔和笔记本。

    ××中学初三年级组

    2014年4月1日

    A. 应写明开会时什么人讲话、发言。通知对象的名称应空两格开始写。

    B. 应写明开会的确切时间。发出通知单位的名称应写在日期下行。

    C. 应写明开会的确切时间。正文的第一行应空两格开始写。

    D. 应写明开会时的注意事项。应删去标题“通知”二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左传》是依据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撰的,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曹刿论战》就选自《左传》。

    B.《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谋议或辞说。《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均选自《战国策》。

    C.《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公输》一文中的公输盘就是墨子的弟子之一。

    D.《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均选自《孟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12分)

    ①夫战,勇气也。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________。故克之。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饿其体肤,空乏其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

    ④蒹葭萋萋,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________。溯游从之,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3分)

    《水浒传》第四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________大闹五台山》

    《水浒传》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________误入白虎堂》

    《水浒传》第三十九回《________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第后面小题。(共8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①臣之妻臣    ②时时而

    2.翻译句子。(4分)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3.选段中“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一句中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胡同文化》,完成第后面小题。(共15分)

    胡同文化

    汪曾祺

    ①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的方位走向大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②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有的是计数的;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物;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

    ③胡同有的很长,如交民巷胡同;有些胡同很短,如一尺大街;有些胡同很宽,如灵境胡同;有些胡同很窄,如小喇叭胡同;有些胡同拐弯很多,如九道弯胡同;有些胡同竟还断断续续,如庆平胡同。到底北京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

    ④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它的位置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中的环境更加安静了。

    ⑤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⑥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⑦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杀”一盘;有的是酒友,不时喝两“个”(大酒缸二两一杯,叫做“一个”);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各晃着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⑧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招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庠、王垿等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⑨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民国”以来,常有学生运动。北京人管学生运动叫做“闹学生”。学生示威游行,叫做“过学生”。与他们无关。这其中的精义就是个“忍”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⑩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生气,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⑪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柱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⑫每每看到那些消逝的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这是无可奈何的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⑬再见吧,胡同。

    (有删改)

    1.文章①--④段介绍了北京胡同在哪些方面的什么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胡同形式数量多、________

    2.文章⑥--⑩段,分别是通过北京人的哪些方面的表现来诠释胡同文化的?(7分)

    3.从文章⑪--⑫段,你能体会出作者对北京胡同衰败没落持什么态度?结合全文谈谈原因。(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童话也需要一点“黑暗”》,完成第后面小题。(共8分)

    童话也需要一点“黑暗”

    ①最近,一张儿童童话书里的截图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在标注着汉语拼音、配着彩图、显然是给孩子看的书页上,写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只丑小鸭在听到鸭教授有关“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美好童话之后,认为自己也是一只白天鹅,可鸭妈妈让它正视现实,因为它就是一只鸭子,而不是天鹅。丑小鸭因此离家出走,结果被人抓住宰杀做成了烤鸭。

    ②剧情引起了网友们的抨击:“这个明明是个‘黑暗童话’,怎么能拿给孩子们看?”“与传统童话里的‘美好’作对,会毁了孩子们的童心!”从小就接受着传统童话里美好善良世界观的“大人们”,纷纷抵制这样的童话。可并没有人想过,“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美好童话故事,不是因为丑小鸭的努力,而是因为它本来就是一只天鹅,只是小的时候还没有长成天鹅的样子而已。但现实中,更多的丑小鸭,就像这个所谓黑暗童话里的丑小鸭一样,就是一只鸭子,再怎么长都不可能变成白天鹅。假如非要让一只鸭子相信自己是一只天鹅,这不仅违反唯物主义原理,也是一种虚假的教育。

    ③在我看来,这样简单的一篇黑暗童话,反倒教育了孩子两个道理:一是提醒孩子认清自我的重要性;二是警告小孩子听妈妈的话,不要离家出走。在生活中,很多孩子因为叛逆离家出走,结果遭到不测。我相信看了这个所谓黑暗童话的孩子,在自己被家长批评、想离家出走的时候,一定会想到这个故事的警告。这难道不比那些让人空做“丑小鸭变白天鹅”梦的童话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吗?

    ④其实“黑暗童话”早在前几年就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真实版格林童话”、“中国黑童话”、“鹅妈妈童谣”等“毁三观”的童话、童谣,当时着实让人们大吃一惊。担心“黑暗童话”毁了童心,初衷当然不错,可也应该警醒的是,过于完美无缺的“光明童话”,同样也会伤了童心。

    ⑤美国一些社会学家早就通过多年追踪调查发现,《白雪公主》和《灰姑娘》之类的童话并不利于女孩心理成长。这些童话中的女主人公都因为长得漂亮,所以与众不同,尽管落难,但最终“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生活”……这在客观上宣扬了女性只要拥有漂亮的外表,就能取得成功,会使那些自觉相貌平平的女孩倍感挫折,延续至成年,导致心理失常。

    ⑥在完美的童话里,王子和公主总是过着令人艳羡的幸福生活,邪恶总是受到应有的报应,在这些童话里,没有好人死去,没有坏人得逞……这使得很多孩子都把这个世界想象得太过美好,或是沉浸在梦幻般的童话世界里不愿长大,无法适应社会。钱钟书先生就认为,童话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曾看过英国小学的小学生守则,上面多是告诉孩子社会有坏人,从小就强调如何防坏人;而中国的学校则告诉孩子社会好人多,从小就强调一个美丽的世界,结果还没出校门就受到伤害。

    ⑦传统童话要读,可“黑暗童话”也别坚决抵制。在这个信息异常丰富的时代,给孩子多样化的教育,更利于他们的安全成长。对于一些反映现实的童话,无需拿什么黑暗、“毁三观”来横加指责。

    (摘自2013年8月22日《都市文化报》,作者青岂)

    1.结合全文,说说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2.请简要分析③-⑤段的论述过程。(4分)

    3.作者在第⑥段中引钱钟书先生的看法有什么作用?(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2 题
  1. 根据以下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你是北京某中学初三年级的学生,正在积极备战中考。这天下午,你们班迎来了三位本校高中部的学长。他们都曾以优异的成绩从本校初中部考入了高中部,今天应年级组邀请,特别来与你们交流学习经验。在五十分钟的时间里,学长们真诚无私地与你们分享了他们的学习方法、调整心态的经验及人生追求,并回答了你们提出的许多问题。你们从中也获得了很多的启发。现在,活动结束了,你们班准备以班级的名义给三位学长寄出一张感谢卡,请你完成写在这张卡片上的文字,要求:(1)字数在150字以内;(2)有礼貌,注意称呼、落款与敬语的使用;(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的真实姓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以下要求完成作文:(40分)

    2014年春晚,歌手王铮亮自弹自唱的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引起了众多国人的共鸣,成为了本届春晚的亮点之一。

    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谈道:“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有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那,我们的时间又都去哪儿了呢?

    请你也以“时间都去哪儿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说说你的经历和感受。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允许使用胶条、涂改液、涂改带等涂改工具;

    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附《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

    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