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填空题 11 题,选择题 12 题,解答题 9 题
中等难度 3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填空题 共 11 题
  1. 一位同学赤脚在松花江边湿地上漫步,他观察到双脚陷入松软的泥土中,用力拔起一只脚时,另一只脚却陷得更深了,原因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密度计是测量 ________的仪器,在图中,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中均静止不动,则密度计在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 ________F,两种液体密度ρ ________ρ.(选填“>”、“=”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艘轮船,当它卸下1.96×104牛的货物后,船受到的浮力减小 ________牛,船浸入水中的体积减小 ________米3.若这艘轮船满载时的排水量为1×104t,空载时的排水量为3500t,则它所能装载货物的最大质量为 ________t.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________时,物体会上浮,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液面前浮力________;露出液面后继续上浮时,浮力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用同一只密度计测量酒精和水的密度,密度计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_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在酒精中露出的体积________在水中露出的体积.(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用50N的压力F把4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上保持静止,墙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________N;若压力F增大为100N,则墙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能够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________,最早测出大气压的值的科学家是________.他测出大气压强值相当于________毫米高的汞柱产生的压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一轻质杆OC能绕O轴转动,A为中点,每个钩码重1N.用弹簧秤在C处沿CB斜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秤读数为F1;若将弹簧秤竖直往上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秤读数为F2.则F1________F2(选填“>”、“<”或“=”),F2=________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杆秤是民间的一种测量工具.使用时,将待测物体挂在秤钩A上,用手拎住秤钮B或C(相当于支点),秤砣D在秤杆E上移动,当杆秤水平平衡时就可以在秤杆上读出读数.
    (1)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杆秤应该是一种测量________大小的工具.
    (2)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分析,使用杆秤时,当从秤纽C换到秤纽B时,最大测量值将变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物体G重500N,滑轮重10N,当物体G匀速上升时,挂钩B承受的拉力为________N,挂钩A承受的拉力为________N,拉力F=________N.若绳子自由端向上拉过0.5m,则物体向上移动了________m.(滑轮摩擦不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若拉力F=900N,物体A重1500N,不计滑轮重、绳与滑轮间摩擦.当绳子自由端移动3m,则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  物体A前进时,物体A与地面间摩擦力是________ N,物体A移动________ 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2 题
  1. 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
    C.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能正确反应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关系图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瓶啤酒放在冰箱冷冻室内,里面的啤酒结成冰后把瓶子胀破了,这是因为( )
    A.啤酒冻结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了
    B.啤酒冻结后,质量变大,体积也变大了
    C.啤酒冻结后,质量、体积均不变
    D.啤酒冻结后,质量变小,体积也变小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质量相同的铜、铁、铝三个实心金属块,投入水银中后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F3,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无法判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将其倒置,则物体对水平面的( )

    A.压力,压强都不变
    B.压力不变,压强改变
    C.压力,压强都改变
    D.压力改变,压强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材料相同的甲、乙两个圆柱体,其高度相同,但底面积之比为S:S=4:1,则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 )
    A.1:4
    B.4:1
    C.1:5
    D.1: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的情景中,所述的力对物体有做功的是( )
    A.
    熊猫用力举着杠铃不动
    B.
    用力拉绳匀速提升重物
    C.
    用力搬石头没搬动
    D.
    用力提着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平直公路上的甲、乙两辆汽车,在相同牵引力作用下匀速行驶,如果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甲与乙( )
    A.牵引力做功之比为2:3
    B.牵引力做功之比为3:2
    C.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1:1
    D.汽车所受的阻力之比为3: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两个滑轮组由每个质量相同的滑轮组成.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高度( )

    A.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B.若G1=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C.若G1=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D.若G1=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升高了2m,拉力F所做的功为80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则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

    A.160N
    B.280N
    C.16N
    D.28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是李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他用80N的力,在10s内把重为120N的物体提升5m,则此过程中( )

    A.他做的有用功是800J
    B.他对滑轮组做功的功率是60W
    C.他做的总功是1200J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右图所示的甲、乙两装置,分别用力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η、η表示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W、W表示拉力所做的功.下列正确的是( )
    A.η,W=W
    B.η>η,W>W
    C.η<η,W<W
    D.η>η,W<W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9 题
  1. 在“抗洪抢险”中,几位同学找到了一张总体积为0.3m3、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塑料泡沫床垫,将其放入水中时,床垫有体积浸没在水中,g取10N/kg,求:
    (1)此时床垫受到的浮力;
    (2)若被救的人的平均质量为50kg,该床垫上一次最多能承载多少个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150克水,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10 cm2,如图所示.
    (1)求出水对杯底的压强;
    (2)若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为2.7×103Pa,求玻璃杯的质量.(g=10N/K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质量为3000Kg的汽车沿着长为5.4km的盘山公路匀速行驶,当它从山脚行驶到山顶时,耗时15min,发动机的牵引力为4000N.求:
    (1)汽车的行驶速度.
    (2) 汽车发动机牵引力做的功
    (3) 汽车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重6×102N的物体匀速提高2m,拉力所做的功为2×103J,所用的时间为20s.求:
    (1)有用功;
    (2)拉力的功率;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作俯卧撑运动,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他的重心在A点,重力为500N,那么,他将身体撑起,双手对地面的压力至少要______N,他每次撑起的高度是40cm,则他每撑一次所做的功是______J.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用天平、量筒测一形状不规则的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
    (1)测量的情况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 ______g,金属块的体积是 ______cm3,金属块的密度是 ______kg/m3
    (2)若从金属块上取下一部分,再测其密度,在不考虑实验误差的条件下,测量结果和原来相比将 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小王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用来研究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甲:将小方凳放人沙盘中;乙:在小方凳上放一重物;丙:将小方凳翻过来放在沙盘中,并放上同一重物.

    (1)比较甲、乙两种情况,得出结论______.
    (2)比较乙、丙两种情况,得出结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上每格等距:
    (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端上翘,应将左端平衡螺母向 ______旋一些(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 ______位置平衡.
    (2)实验中,用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平衡,但采用这种方式是不妥当的.这主要是因为 ______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3)图中,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侧第 ______格的钩码不动,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仍可以平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小组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次数
    物理量
    l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绳端拉力F/N 1.8 1.4 2.4
    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5 0.3
    机械效率η 74% 57% 83%
    (1)从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图______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图______做的实验.
    (2)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
    (3)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结论:使用同一套滑轮组,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