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下列对夏商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B.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C.采取民主的方式推选国家最高掌权者

    D.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古代在中央设“相”的官职以参与国家决策的历史,至少应追溯到: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反映了中央对少数民族的统辖关系

    B.体现了统治者对奴隶的阶级剥削

    C.反映了诸侯与周王的经济关系

    D.体现了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该材料反映的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包括

    ①分封制②等级制③君主专制④宗法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秦始皇统治时期,“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主要表现在

    ①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军国大权由皇帝总揽;

    ②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③皇帝控制了调动军队的虎符;

    ④攻伐征战由皇帝亲自带兵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修筑长城

    D.统一度量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御史大夫的是

    ①负责管理全国军务②负责国家监察事务③执掌群臣奏章④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

    ①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

    ②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③设通判负责监督

    ④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阅读下面的一幅历史地图。此图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是

    A.西汉时期监察区的划分

    B.汉初的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形势

    C.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情况

    D.唐朝时在边境设置军镇的情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汉朝时选官的主要办法是

    A.依战功而授爵

    B.自下而上推选的察举制

    C.依家庭势力和声望而评选

    D.由有声望的大臣到地方挑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元朝“……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中书省直辖地区却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兼有山西高原.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对上述关于行省制度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实行省界犬牙交错,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

    B.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

    C.借鉴了秦汉时期的地方管理方法

    D.体现了肥瘠搭配的划界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以下各个朝代采取的措施中,不能起到有利于这一矛盾解决的是

    A.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等

    B.元代设置中书省,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D.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强化

    B.中央权力越来越大,地方权力越来越小

    C.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

    D.中央集权趋弱,地方独立性增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

    A.察举制的实行

    B.内阁大学士的选拔

    C.科举制的推行

    D.军机处的设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至东汉末年封建统治者不断补充健全岁举孝廉的有关规定,察举标准为“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宰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遇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后汉书·左雄传》)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

    材料三:隋炀帝能够在传统取士科目之外创设足以开启新局面的新科目,无论如何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刘海峰《科举制的起源与进士科的起始》

    材料四:汉代的察举与唐代的科举基本一致……皆朝廷统一部署下,以按科取士.考试进用为特征的官僚选拔制度。

    ——徐连达.楼劲《汉唐科举异同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察举制的基本特点。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在西汉时期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分析察举制在推行过程中存在什么不足之处?对后世有何不利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隋炀帝所开设的“新科目”是什么?在当时有什么有何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