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语言应用 3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 题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还有一种坏处,是一做教员,未免有顾忌;教授有教授的架子,不能  

    ②对于房地产“救市”的话题,人们有不同的看法,问题一经提出,人们就争先恐后地  

    ③除非把这事   ,再添上些枝叶,或者可以激怒他稍助一臂之力。

    A.和盘托出   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B.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和盘托出

    C.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和盘托出   D.畅所欲言   和盘托出   各抒己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该公司火灾突发时,不但厂房没有起到阻火作用,反而成为火灾中的燃料库,因为建造车间的彩钢板没有加用阻燃材料。

    B.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普遍憧憬幸福而自由的退休生活,并且希望能够享受更长时间的退休时光是大家普遍的愿望。

    C.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期间,勉励青年学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在北大引发热议。

    D.网球运动员李娜的膝盖曾做过多次手术,经常需要打消肿针,饱受伤病的折磨,最终在32岁的时候做出了离开赛场的决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3 题
  1. 为下面语段画线处选填一个连贯、恰当的语句(     )

    _____。书能教你为人宽厚,心地善良, 使你生出纯真、热情的气质。书能教你谦虚谨慎,持重内向,使你生出成熟、稳健的气质。书能教你自强不息,不畏艰难,使你生出刚毅、坚强的气质。书能使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使你生出深沉、进取的气质。

    A.读书是一种“美容”,可以使人由粗俗、鄙陋变得文雅、睿智。

    B.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而人的心灵和人的气质又是相通的。

    C.读书能美化人的心灵,弥补外貌的不足,培养人的内秀。

    D.书能改变人的气质,优雅的气质会使人“因为可爱而美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虽说中国有五千年的饮食文化,烹调方法多种多样,但在营养师们看来,       。这是因为“蒸”不仅能保持菜肴的原形、原味,烹制出的菜比较清淡,并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食材的各种营养,更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     ,因此我国一直就有“无菜不蒸”的说法。在河北、山西地区有不少菜就是多种蔬菜混合着蒸,蒸出来的菜五颜六色,让人很有食欲,也体现了饮食多样化的原则。       ,以便能更快地蒸熟。比如将萝卜、紫甘蓝切成丝,山药南瓜切成段。蒸熟后,依个人口味,可调汁拌着食用,如加蒜泥、姜醋汁、芝麻酱等。

                                           (15字)

                                           (15字)

                                             (15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图文转换:下面是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到“获得专利证”的过程示意图,请把这个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戏曲随着演员的表演而发生、变化、消失的时间和空间是一种自由流动的时空。一个圆场就是人行千里路,一个趟马就是马过万重山,演孙悟空的演员翻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它首先体现为场与场之间时空的流动,主要采用连续性的人物上下场手法来体现,不同于西方写实戏剧的分幕和分场结构。戏曲舞台的前台和后台不是全然断开的,它有联有隔,联者如川流不息,隔者不计时日和远近。一个上场一个下场,空间上可以相隔三步、五步或千里万里,时间上可以瞬息之内也可以是十年八载。南戏《幽闺记》演兵荒马乱中王瑞兰母女和蒋世隆兄妹被冲散的场景,连续用了七次人物上下场来完成,其间的时间、地点一直在变,既渲染了慌乱的情形,又交代了人物处境。戏曲时空的流动性,还体现为同一场戏中时空的流动,它采用圆场、转场、唱念、歌舞的虚拟表演,塑造出舞台上流动的画面。南戏《张协状元》里张协赴任,转一个圆场,唱几支曲牌,人就到了相距数千里之遥的五鸡山,时间也度过了一年半载。

    戏曲演员用身段动作创造空间结构和时间流程,就对舞台时空采取了一种超脱的态度,既不考虑舞台的空间利用是否合乎生活法度,也不追究剧情的时间转移是否符合常理,戏曲因而拥有了时空伸缩的自由。《长坂坡》里曹操立在桌子上表示在山顶观战,赵子龙在桌子前趟马表现七进七出救取阿斗,现实空间就被缩小,戏曲空间就被扩大了。戏曲经常运用唱腔揭示人物心理,时间往往就被拖延。豫剧《三上轿》里崔氏被仇人逼娶,怀揣利刃准备为夫报仇,但她不舍丈夫灵位,挂念年迈的公婆,惦记襁褓中的娇儿,一次次上了轿又下来,声泪俱下地唱出自己内心的极度痛苦和矛盾。现实中的片时犹豫,被人物拖腔和表演拉长到十几分钟不止,其效果却是唤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京剧《乌龙院》里“坐楼杀惜”一场则是时间压缩的例证。宋江、阎惜姣被阎婆倒扣在卧房里过了一夜,实际所用舞台时间约十五分钟,所表达的剧情却经过了四个更次八个小时,相差三十余倍。

    戏曲还可以采用类似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法,把不同时空的事物在舞台上共同表现,造成场景的时空交错。《张古董借妻》里,张古董把妻子“借”给李天龙,让妻子冒充李天龙新娶的妻子,到李天龙的前岳父家赚取盘缠,张古董后悔又追去,被关在了瓮城里。于是,舞台上一边表现张古董在瓮城猜疑自己老婆和李天龙同居一室而心急如焚,另一边表现李天龙被强留住宿碰到的种种难堪。两边对照表演,营造出强烈的喜剧效果。戏曲舞台上运用最多的时空交叉法是“追过场”手法:前面一个人逃,后面的人追,二者同在一个舞台上跑圆场,路线还互相穿叉交织,不仅使不同空间的画面得到同时呈现,而且极大地渲染了环境气氛,收到了奇特的现场效果。    (选自《中华戏曲的审美精神》,有删改)

    1.下列关于“戏曲时空的流动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戏曲的时空是自由流动的,其中,场与场之间时空的流动主要采用连续性的人物上下场手法来体现,一个上场下场既可表示距离很近或很远,也可表示时间很短或很长。

    B.一个圆场就是人行千里路,一个趟马就是马过万重山,翻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赵子龙在桌子前趟马表现七进七出救取阿斗等等,都是戏曲时空流动性的体现。

    C.戏曲时空的流动性可通过圆场、转场、唱念、歌舞等虚拟表演来体现,如《幽闺记》中王瑞兰母女和蒋世隆兄妹被冲散的片断、《张协状元》里张协赴任等。

    D.戏曲时空的流动性使人们不必考虑空间利用是否合乎生活法度、时间转移是否符合常理,如“坐楼杀惜”一场所用舞台时间和所表达的剧情所需时间相差三十余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戏曲中,既可以把现实中的时间拉长,也可以把现实中的时间压缩。

    B.我国戏曲《张协状元》《长坂坡》《三上轿》运用了相同的时空流动法。

    C.《张古董借妻》通过张古董和李天龙的对照表演,营造出了强烈的喜剧效果。

    D.“追过场”是戏曲舞台上运用最多的时空交叉法,能收到奇特的现场效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写实戏剧场与场之间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是通过分幕和分场来完成的,这和我国戏曲是不同的。

    B.在戏曲舞台上,空间的转换、时间的流逝可以通过转一个圆场、唱几支曲牌的方式来完成。

    C.观看戏曲表演时,要求舞台时间等同于实际生活时间是荒谬的,这样的观众根本不了解戏曲时空的特点。

    D.艺术是相通的,我国戏曲家就从我国绘画的散点透视法中受到了启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时空交错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完成下列小题

    谎言之境

    [以色列]埃德加·凯里特

    罗比第一次撒谎是在七岁那年。

    当时,妈妈让他去买东西。罗比却给自己买了个冰激凌,并把找的零钱藏到了楼下花园里一块白色的大石头下。他告诉妈妈:有个红头发、缺了颗门牙的男孩在街上打了他,抢走了钱。他妈相信了他的话。

    从此以后,罗比撒谎上了瘾。这些谎言都是随口编出来的,他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遇到它们。

    事情是从一个梦开始的。梦里,他和妈妈坐在一块草席上,四周一片白色世界,只有一台泡泡糖自助机立在旁边。那是台老式机器,往投币口投入硬币,转动把手,就会出来一粒泡泡糖。妈妈说,她在阴间实在待不下去了,那里什么也没有。

    “你得帮帮我,罗比。”妈妈说,“你得给我买粒泡泡糖。”罗比手忙脚乱地在衣服口袋翻找了一通,但一无所获。“我一点钱也没有,妈妈。”说着,泪水涌出了它的眼眶。

    “那块石头底下,你找了吗?”妈妈紧紧抓着他的手说。

    然后,罗比就醒了。那天是周六,他醒来时才凌晨五点,外面仍然一片漆黑,但他还是驾车去了儿时所住的地方。

    二十年了,公寓楼和楼下的小花园还是原来的样子。那块石头还在。罗比小心地搬开石头,只见一个西柚大小的地洞,往外透着亮光。

    亮光刺得罗比睁不开眼。罗比趴到地上,把整条胳膊都伸进了洞里,企图碰到洞底,但他只摸到冷冰冰的金属,感觉像是个把手,使劲转了一下,周围就发生了变化。

    这里跟他的梦境一模一样,无边无际的白色、一台泡泡糖自助机,不过还有一个相貌丑陋的红头发小鬼。这小鬼可是罗比在梦里并没有注意到的。罗比正准备掏钱时,小鬼狠狠地踢了他小腿一脚。罗比跪倒在地,痛得浑身乱扭。“你是谁?”“我?”那小鬼坏笑着回答,“我是你撒的第一个谎啊。”这一笑,让罗比发现那小鬼缺了颗门牙。

    罗比挣扎着站了起来,红头发小鬼早已不见。罗比继续翻找零钱。这才记起,那小鬼抢走了自己的钱包。

    罗比翻不出一点钱,就一瘸一拐地往前走去。走了一会,他看到一条德国牧羊犬站在一个瘦骨嶙峋的老头身边。老头装了只玻璃义眼,没有双臂。那条狗吃力地用两条前腿拖着瘫痪的后半身,向他挪过来。罗比认出了这狗正是自己的谎话中被车撞了的那条狗。但那个老头,罗比不知道他是谁。

    “我叫伊戈尔。”老头道。

    “我们认识吗?”罗比问。

    “我和你?不,我们一点关系也没有。我是别人的谎话。”

    罗比没问对方是谁的谎话。罗比真希望当初撒谎时,自己没有说得那么残忍。那样的话,那条狗就能少受一点痛苦了。

    那人给了罗比一枚硬币。罗比道了谢,赶去泡泡糖自助机那里,投入硬币,转动把手。睁开眼睛时,罗比已是摊着四肢倒在地上,手里攥着一粒泡泡糖。

    回到家后,罗比把泡泡糖放在枕头底下。

    以后,罗比再也没回过那个地洞,但那个地洞却常常萦绕在脑际。刚开始,他仍然继续撒谎,但这些谎话里没谁伤害谁,也没人残废或死于癌症。但正面的谎话太难编了。慢慢的,罗比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怎么撒谎了。

    随着时间推移,他逐渐淡忘了那个地洞。

    直到有天上午,他无意间听到会计部的娜塔莎对领导说:她叔叔伊戈尔心脏病发作了,她要请假去看他。罗比跟随她下了楼。

    “你的谎话——刚才——说的那个,”罗比结结巴巴地回答,“我认识他。”

    “你跟了我一路,就是为了指责我?”

    “不,”罗比回答,“不过,你说的那个伊戈尔,我见过。我想——”

    “你能让开吗?”娜塔莎冷冷地打断他。

    “我知道我的话荒唐,但我能证明给你看,”罗比继续说,“伊戈尔少了一只眼睛。你以前肯定编了个什么故事,说他是失去了一只眼睛,对吧?”

    娜塔莎怔住了。

    罗比领着娜塔莎到了花园里,进入那个地洞。

    花了很长时间他们才找到伊戈尔。

    伊戈尔面色蜡黄,冷汗淋漓。见到娜塔莎,他挣扎着站起来,尽管他连站也站不稳。娜塔莎哭了起来,向他请求原谅。因为,这个伊戈尔不仅是她编的谎话,还是她的叔叔。

    从地洞回到花园,娜塔莎说:“你知道吗?我本来要跟朋友去西奈玩几天的,但我不打算去了。我想明天回来照顾伊戈尔,你愿意跟我一起吗?”

    罗比点了点头,但知道自己要想跟娜塔莎一起来的话,又得向公司撒谎了。他不确定这次该编个什么谎言,只知道应该编个充满鲜花和阳光的快乐谎言。

    1.请简要概括小说的内容和主旨.

    2.罗比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多有照应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4.如果小说在“随着时间推移,罗比也渐渐淡忘了那个地洞”处结尾,也是完整的,可这篇小说却又加了娜塔莎这一情节,为什么要以这一情节结尾?请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暗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暗中,又往慰劳众军。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之者甚众。

    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台内。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及征留异,随侯安都桃支岭岩下。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异平,除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增邑并前四百户。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文帝不豫,入侍医药。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

    (选自《陈书·韩子高传》,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景之乱,在京都。          寓:寄居

    B.文帝有州城               据:占据

    C.之者甚众                 归:返回

    D.随侯安都桃支岭岩下          顿:驻扎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也泛指军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高性情恭敬谨慎。与文帝相识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

    B.子高聪明机警,全力帮助文帝。文帝性子急躁,子高总是能够领悟他的意旨。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子高推扶得以继续攀登。

    C.子高忠心耿耿。张彪偷袭城池,文帝逃出后,稍稍集合了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他引进文育军营中,并于次日与张彪作战,击败张彪。

    D.子高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征讨留异时,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留异之乱平定后,子高任贞毅将军、东阳太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

    ②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衰荷

    [唐]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题败荷

    [元]王翰

    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

    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1.两首诗都写残荷,但在表现“残”这一特点上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2.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遗余袣兮澧浦。(《湘夫人》)

    (2)心非木石岂无感,                   ( 鲍照《拟行路难》)

    (3)出师未捷身先死,                    ( 杜甫《蜀相》)

    (4)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千岩万转路不定,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              ,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历史学家钱穆在一道观中见一位老道士正在清除庭院中一棵枯死的古柏。钱穆好奇地问:“挖掉之后要补种一棵什么树呢?”道士说:“夹竹桃。”钱穆大为惊异:“为什么不再种松柏,要种夹竹桃呢?”道士说:“松柏树长大,我看不到了;夹竹桃明年就开花,我还看得到。”钱穆先生听了,问道:“当年的开山祖师,为何种的是松柏而不是夹竹桃呢?”道士立时羞愧难当。过了一会儿,道士作揖道:“施主一语真是醍醐灌顶。”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