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名句名篇 1 题,书写 1 题,选择题 2 题,其他题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按要求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⑴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⑵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⑶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⑷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⑸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书写 共 1 题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⑴shēn suì(     )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

    ⑵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qí qū (   )险阻的道路。

    ⑶“jū gōng jìn cuì(      ),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⑷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 ér bù shě(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河水来势汹汹,村民们紧张地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中去,力保把损失降到最低。

    B.课堂上,同学们潜心贯注,认真听讲,以最好的成绩回报老师,回报父母。

    C. 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D.欣赏赵本山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参加“优秀读书人物”评选活动,使他的学习热情更高涨了。(去掉“通过”或者“使”)

    B.房屋倒塌,主要原因是使用了劣质材料造成的。(删去“造成的”)

    C.在路况不好的公路上驾驶汽车,时速最好不要超过60公里左右。(删掉“左右”)

    D.我校针对安全问题,采取了学生进出校门要打卡,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把“人身”改为“生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仿写画横线的句子。(4分)

    用手机短信交流,便捷又时尚。短信的编写,要求语言简练,精美。如下面这条教师节短信:“您是一把伞,为我遮风蔽雨;您是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衷心祝福您,我永远敬爱的老师!”这不仅符合短信编写的要求,而且很好地表达了学生的心意。母亲节来临之际,请你仿用这条短信的修辞手法,给妈妈拟发一条温情的短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蒙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B.即刮目相待  更:更加

    C.蒙始就学   乃:于是,就     D.孤岂欲卿经为博士邪! 治:研究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课文的题目是编者加的,请根据文意,另选角度为课文拟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注释】①赵普:北宋初期,声名并非显赫的宰相。②龌龊:过分谨慎,拘于小节。③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1.解释句子中加横线的字。(2分)

    奏荐某人为某官(   )      ⑵  次日临政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3.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你从太祖的这种变化中读出了什么?(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钱伟长:矮个子的“科学巨人”

    钱伟长,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2010年7月30日辞世,享年98岁。“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是钱伟长的口头禅。他幼时家境清寒,身体很瘦弱。18岁那年考入清华大学时,身高只有1.49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清华历史上首位身高不达标的学生”,在就读的第二学年,竟一鸣惊人地入选清华越野代表队,两年后更以13秒4的成绩夺得全国大学生对抗赛跨栏季军。曾代表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

    跨栏、越野跑样样拿手,还是清华足球队的球星呢。

                     历史考满分却要学物理

    钱伟长,1912年出生在江苏无锡县一个名叫七房桥的小村庄。祖父和父叔辈都是乡村教师。父亲英年早逝,钱伟长受四叔钱穆的影响最大。钱穆仅上过中等师范学校,靠艰苦奋斗自学成才,毕生著述甚丰。四叔不仅资助钱伟长完成中等教育,而且经常让其陪读,少年钱伟长跟着四叔博览群书,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底。1931年中学毕业后,钱伟长在一个月内,在上海连考了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央大学、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五个大学的考试。此时,四叔已到北京大学任教。他从北平来信,建议侄儿到清华读书。清华大学根据他的考试成绩——历史与国文成绩最好、历史竟得满分,准备把他分到中文系或历史系去。然而,当时中国正处于被列强欺辱的弱势,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他走上弃文学理的道路,他决定读物理系。

    由于钱伟长物理分数太低,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坚决不允。而历史系主任陈寅恪又到处打听这位历史满分的学生为何不来报到。陈寅恪找钱穆去商量,吴有训处由顾颉刚出面通融。吴有训教授被这个学生的诚挚热情打动了,他对钱伟长说:“那好吧,你先在物理系学习一年,如果到了期末考试,你的物理和高等数学的成绩达不到70分的话,再改学文史不晚。”

    钱伟长欣然接受了这个条件。他凭着刻苦精神,攻克了学习上的一道道难关。一个学

    年下来,他各门功课的成绩均在70以上。等到他从清华毕业时,吴有训教授已经非常器重

    这个有志气的青年人了,把他收为自己的研究生。

                    归心似箭为报国

    1940年夏,钱伟长从上海启航,开始了公费留学生活。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钱伟

    长是在应用数学系主任辛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很快,他们合作共同攻克了板壳内

    禀统一理论这个世界性的难题。这时,钱伟长仅28岁。由于钱伟长的出色成果,多伦多大学于1942年授予他博士学位。就在这一年,他离开多伦多,来到了冯•卡门的门下,在喷射推进研究所任研究员。他担任的主要课题是火箭的起飞、飞行中火箭的翻滚、火箭弹道的控制等。抗战胜利后,钱伟长以探亲为由回国。回国后,钱伟长到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任教授。可是薪水很低,生活的困难令他失望。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已只好在北京大学工学院和燕京大学工学院兼课,奔波于北京的三所大学讲课,但仍不得温饱,他不得不向单身同事、老同学借贷度日。1948年,友人捎信给钱伟长,告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工作进展较快,亟愿他回该所复职,携全家去定居并给予优厚待遇。于是,他到美国领事馆申办签证,但在填写申请表时,发现最后一栏写有“若中美交战,你是否忠于美国?”钱伟长毅然填上了“NO”,最后以拒绝赴美了事。

                     噩梦醒来是早晨

    解放后,钱伟长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进入了他学术上的第二个丰

    收期,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三钱”。正当钱伟长雄心勃勃地攀登新高峰的时候,一场历时20余年的苦难落到了他的头上。他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了极不合理的待遇。“文革”期间,虽然缺乏起码的工作条件,但钱伟长以非凡的毅力,推导了12000多个三角级数求和公式。其中不少很有实用价值,也是前人所未知的。“我没有休闲生活,不抽烟、不喝酒、不锻炼。不胡思乱想,所以我身体健康。工作就是我强身健体的秘诀,脑筋用得越多身体越好。我睡眠时间不长,但睡眠效率很高。工作,其实就是最好的休息。”

    1.请简要赏析这篇文章的总标题。(3分)

    2.请分段简述钱伟长的人生历程(不必涉及具体时间)(3分)

    3.钱伟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评述。(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竹篾

    ⑴那是一个想来十分遥远的中午了,炽热的太阳高悬中天。

    ⑵我背了书包,在桉树的浓阴下轻捷地走着。由于南方雨水频繁,树阴下的通道长满了青青的苔藓。在道边上走,一不小心就摔个仰巴叉,于是,我只好在窄窄的通道中间走——但这不是我后来肇事的理由。

    ⑶接下来,我看见一位白发稀疏的老婆婆领着她的外孙在离我不到两丈远的地方蹒跚着前行。男孩儿的眼睛又黑又亮,可爱极了。他只穿了有个背带的开裆小裤衩,小屁股一撅一撅,跟个小鸭子似的。

    ⑷我还发现,他手里握了根又细又长的竹篾,那竹篾的尾端就在我脚前两三尺的地方游来摆去。这是一根充满诱惑与动感的美妙线条。

    ⑸那一会儿,我突然变得愚蠢可恶:我挪动着脚步,企图踩住那根美妙的竹篾。尽管我只是想跟那孩子逗着玩玩,但仔细想想,人的恶念原来与生俱有。

    ⑹我是终于将那竹篾踩住了。于是,美妙活泼富有生命力的竹篾一下绷直成一条僵硬毒辣的直线,与此同时,我听到那孩子哇的一声哭叫起来,我看见那根竹篾从他手里甩脱了,仿佛甩掉一条蛇。

    ⑺“啊呀!”老婆婆扳过孩子的手,不禁失声叫起来。我赶紧跑上去,一看,那孩子白胖胖嫩生生的小手被竹篾划了深深的一道伤口,鲜红的血往外涌流。我觉得心脏好像被竹篾一下子刺穿了,浑身打了一个永生难忘的激灵。

    ⑻那一刻,我惊慌失措,只盼着发生的事只是一个噩梦。

    ⑼老婆婆却说:“莫害怕,你又不是故意的。”

    ⑽我长吁一口气,内心的恐惧一下子被安抚了。因为老婆婆不以为我是故意的,我就可以免遭一场责难了。

    ⑾于是我就坡骑驴,顺水推舟,不管表情如何尴尬难堪,我极力装作不留心而误踩了竹篾的神态。是啊,竹篾那么长,后边的人不小心儿误踩上的可能性是挺大的呀!

    ⑿老婆婆急急惶惶地抱着孩子找卫生室去了。

    ⒀那条长长的竹篾刚才还活蹦乱跳着,这会儿却僵直地卧在长满苔藓的小路上。

    ⒁耳边还有那孩子渐远渐轻的哭声。

    ⒂午后,我被一种不安驱使着,到隔壁老婆婆家去看那孩子。孩子的手已经缠上了厚厚的白纱布,他的爸爸妈妈正心疼地皱着眉头。老婆婆见我去了,对小孩的爸妈说:“他不是故意的。都怪我,不该让娃儿拿篾子耍。”

    ⒃我低着头,对老婆婆充满感激,但我仍然没敢承认自己是故意的。

    ⒄那时候,我刚上初中,屈指算来,已有30年了。那条长竹篾为我培植了一种生理条件反射: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更不用说见到)别人一不小心划破了皮肉,我立即会浑身打一个激灵,一种麻酥酥的感觉透遍全身,仿佛自己也挨了一刀。

    ⒅多少年来,我眼前常常浮现出一幅美丽生动的图画:一位白发老婆婆领着她的胖嘟嘟的小外孙在前面走,那孩子拖着一条长长的竹篾,在他一撅一撅的屁股蛋后边活蹦乱跳地游来摆去。

    ⒆我干吗要踩上一脚啊?     

    【注释】①竹篾:竹子劈成的薄片。                                                                          

    1.第⑹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他不是故意的。都怪我,不该让娃儿拿篾子耍。”第⒂段中,老婆婆当时为什么这样说?老奶奶是个怎样的人?(4分)

    3.从全文看,作者主要是运用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来表现“我”的性格特点的?“我”具有哪些性格特点?(4分)

    4.将选文最后两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一天,酒馆女主人和外祖父吵架,她捎带着把没有参加吵架的外祖母也骂上了,骂得很凶,甚至向她扔红萝。

    “您真糊涂,我的好太太。”外祖母安详地对她说,然而可把我气坏了,我决定对这个恶婆报复一次。我想了又想,怎样才能给这个双下巴细眼睛的红发胖女人来一次更痛的打击,我观察邻人们的内讧,知道他们互相报复的方法是:切掉猫尾巴,把狗给毒死,打死公鸡和母鸡,或者半夜偷偷地进到仇人的地窑里,把煤油倒入腌白菜和王瓜的木桶里,把桶里的克瓦斯放出来,——但是这些办法都不合我的意;需要想一个更惊人更厉害的方法。

    我想到一个法子:我瞅酒倌女主人下地窑的时候,合上地窑的顶盖,锁上,我在上面跳了一通复仇者之舞,把钥匙扔到屋顶上,就一溜烟地跑到厨房里,外祖母正在那里做饭。她没有马上明白我为什么高兴,但当她弄明白后,狠狠地朝我的屁股拍了几巴掌,把我拖到院子里,叫我到房顶上去找钥匙。我对她的态度觉得很奇怪,我默默地把钥匙拿下来,躲到院子角落里看她释放被俘获的酒馆女主人,她们俩友善地一面走过院子,一面大笑。

    “我叫你知道厉害,”酒馆女主人攥紧胖胖的拳头威吓我说,但她那看不见眼睛的胖面孔露出和蔼的笑意。外祖母揪住我的领子,把我拉到厨房里,问道:“你干吗要这样做?”“她拿胡萝卜打你嘛…”“你是为了我吗?原来是这么回事!你瞧我把你这块废料塞到炉底下喂老鼠,你就知道了!你算什么保护者啊,一个小泡泡儿,一戳就破!你看我告诉外祖父——他不打掉你一层皮才怪呢!到顶楼念书去吧……”

    她整天不理我,到晚上,在没有祈祷以前,她在床沿上坐下,教训了我几句永志不忘的话:“阿廖沙,亲爱的孩子,你要记住:不要管大人的事!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考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等上帝来开你的心窍,指示你应当做什么,领你走那应走的道路。懂不懂?至于什么人犯了什么过失——这不是你的事。这让上帝来判断,惩罚。这要他来管,不是我们!”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的故事情节。(3分)

    2.酒馆女人骂外祖父,还扔胡萝卜,而外祖母却不赞成阿廖沙的报复行动,为什么?(3分)

    3.节选的文字着力刻画了外祖母怎样的性格?结合《童年》这部小说,说说外祖母给了阿廖沙怎样的人生影响。(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50分)

    阅读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于你而言又如何?写一篇文章,可以描述你自己阅读的故事,可以抒写你阅读中的甘苦得失,也可以介绍你阅读的习惯方法,或是你阅读的体验认识。请你以“阅读”为标题,或自拟一个包含“阅读”这个词语的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