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3 题
中等难度 1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2015年7月24日凌晨零点(北京时间),位于休斯顿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召开发布会,宣布发现了所谓“另一个地球”,也就是迄今为止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开普勒452b(Kepler 452b),这个跟地球的相似指数为0.98,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接近地球的“孪生星球”,它距地球大约1400光年。(银河系主体部分直径约为7万光年。)读材料和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银河系

    2.从召开发布会至今

    A.地球从B公转到C位置

    B.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并向北移

    C.地球公转速度由快变慢

    D.重庆正午日影先变长再变短

    3.此时,全世界有____是7月23日。

    A.多于一半的地方  B.少于一半的地方

    C.恰好一半的地方  D.没有这样的地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右图中k为晨昏线,Q为经线,R为Q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Q、K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C.R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2.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R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Q处有西风漂流

    B.P地常年盛行的风向是东南风

    C.R是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

    D.P在Q的正北方

    2.某科考队员于某日北京时问15时30分在P地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当他再次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的时间间隔是

    A.7小时   B.15小时   C.17小时   D.24小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上图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从去年12月以来,雾霾天气在我国北方城市及重庆均有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气温降低速率在4千米以下高于气温垂直递减率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导致雾霾污染较重的情形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读锋面气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风力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此时,乌鲁木齐的风向最不可能的是

    A.西南风   B.东南风

    C.东风     D.西北风

    3.与N地比,乌鲁木齐此时的天气最可能为

    A.气温较低,雨   B.气温较高,晴

    C.降温降雪      D.大风伴风沙

    4.当②地附近中心的气压值达到一年中最大时,不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南开校园的腊梅绽放

    B.印度为旱季

    C.北印度洋自东向西行驶的船只逆风逆水

    D.直布罗陀海峡受西风控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据重庆气象台2015年12月15日预报:受强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我市将有降温天气。并伴有5-6级偏北风,气温将下降4-8℃。回答下列问题。

    1.“未来三天”影响重庆的天气系统是

    A.低气压   B.暖锋   C.冷锋   D.高气压

    2.该天气系统过境时,重庆

    A.气温升高、降雪   B.气温降低、伴有大风

    C.气温升高、大雾   D.气温降低、晴朗无风

    3.该天气系统过境给重庆市区带来的影响有

    ①降雨影响出行  ②暴雨摧毁房屋  ③浓雾妨碍交通  ④大风净化空气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形成地形雨、锋面雨和对流雨都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①空气中有足够水汽②空气的下降运动③空气的水平运动④空气的上升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是北京和罗马(42°N,12°26′ E)两地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乙地7月相比,甲地12月的降水与气温特点是

    A.降水较多,气温较高   B.降水较多,气温较低

    C.降水较少,气温较高   D.降水较少,气温较低

    2.乙地冬季气温低于甲地,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大气环流   C.地形地势   D.昼夜长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里斯本、雅典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测得的气温和降水量呈现一定的差异。两地气温和降水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里斯本

    ①纬度位置较高,地势相对较低②受副热带高压影响③受西风影响较强④受沿岸寒流影响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地中海面积将缩小的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

    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右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全球气温变化是因为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大气过程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近年来,与图示信息有关的地理现象有

    ①沿海低地可能被海水淹没 ②华北地区春季旱情可能加重

    ③大气层频发强磁暴     ④北冰洋周围海冰融化

    A.①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地表各种形态都是内力与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图中名称与相应的外力作用的组合,正确的是

    A.①蘑菇石——冰川侵蚀   B.②溶洞——流水溶蚀

    C.③三角洲——流水搬运   D.④沙丘——风力搬运

    2.上图④是一张由北向南拍摄的风积地貌照片。此种地貌的塑造,主要受盛行风的影响:迎风坡成凸形缓坡,背风坡则成凹形陡坡。根据盛行风向判断,照片所示地区最可能位于

    A.非洲西南部的沙漠       B.澳大利亚西部大沙漠

    C.埃及西南部的撒哈拉沙漠   D.我国西北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为某河段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河流的西岸是侵蚀岸   B.P地可能有农田

    C.Q地附近可能建港口   D.河流流向大致自南流向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2日,法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

    协议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说出巴黎的气候类型及判断依据

    (2)据上右图,简述法国的地形、地势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20℃年平均等温线②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原因

    (2)A所在的气候类型南北狭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Q地虽离赤道较远,但这里全年高温多雨,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气候形成的原因

    (3)A以西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_____渔场(名称)

    (4)在图中太平洋中的粗虚线上标注洋流方向及画示意曲线表示此处海域表层水温的分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荆江段为“地上河”(河道高于两岸地面的河流)。江河段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的是_______图。

    (2)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其面积大小随时间而变化,也会影响风力大小的变化。鄱阳湖湖区有明显的湖陆风(一天中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风),但最强盛的时期为每年______月,其原因除此时影响湖区的大气环流微弱外,还有______________。

    (3)上左图是现今出露地表高1400多米的庐山花岗岩奇峰,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名山。分析庐山奇峰形成的内、外力作用过程及地壳运动状况。

    (4)上右图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该冲积平原对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