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11 题,填空题 2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1 题
  1. 我国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存在着很大差异。读“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差异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项。

    1.关于t2时刻各区域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1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B.区域2处于发展后期阶段

    C.区域3进入起步阶段        

    D.图示三区域所处发展阶段相同

    2.若用图示意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分析图示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现阶段我国各区域对资源依赖程度不断降低

    B.现阶段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应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

    C.从区域3到区域1反映了我国经济从沿海向内陆的发展趋势

    D.要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和谐统一,需宏观协调各区域的关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表为我国四川、江西、内蒙古、上海四个省级行政区人口.耕地统计资料,读下表完成下题。

    省级行政区字母

    人口

    (万人)

    耕地面积(km2)

    1996―2004年减少耕地面积(km2)[

    1996―2004年耕地减少类型所占比重(%)

    建设占用

    灾毁

    生态退耕

    农业结构调整

    A

    8428

    62224

    614

    5.96

    1.74

    70.27

    22.03

    B

    4105

    23164

    143

    17.33

    0.91

    68.99

    12.77

    C

    2232

    55689

    1010

    1.78

    2.26

    95. 27

    0.69

    D

    1419

    2948

    71

    62.58

    5.73

    13.27

    18.42

    关于四个省区从1996—2004年耕地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A省区—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畜牧业   B. B省区—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

    C. C省区—退耕还林,扩大森林种植面积   D. D省区—城市化发展建设占地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区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冰川、湖泊萎缩,水源枯竭,雪线下降

    B. 气候变干,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

    C. 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

    D. 野生动物锐减,虫、鼠害肆虐

    2.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和措施,正确的叙述是(  )

    A. 必须立即停止开发,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

    B. 加快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C. 增加草场载畜量,大力发展畜牧业

    D. 要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植被恢复以植树造林为主

    3.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下图,有关黄河各河段“病症”的主要成因及“药方”对应正确的是(  )

    ①“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修筑梯田   ②“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④“脚肿”——泥沙淤积——疏浚河道、加固堤坝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金沙江下游段水能资源开发图”。

    1.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

    B.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大

    D.地质条件稳定,适于建坝

    2.金沙江干支流水能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开发,其主要原因有(  )

    ①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 ②该地区能源需求量小 ③水能开发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④移民难度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

    A.汽车零配件生产  B.节能环保业

    C.服装、鞋帽生产  D.高端装备制造业

    2.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

    A.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B.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D.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为“尼罗河干支流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白尼罗河流域相比,青尼罗河流域开发水能的优势是(   )

    A.峡谷多,落差大,水能丰富   B.汛期长,发电时间长

    C.落差小,利于河流梯级开发   D.流量稳定,发电量季节变化小

    2.尼罗河中上游修建水库,对其下游地区影响可信的是(   )

    A.携带泥沙增加,海岸线向海洋推进

    B.入海水量减少,三角洲面积变大

    C.海浪侵蚀加重,海岸线向陆地退缩

    D.沿岸土壤肥力增加,土地盐碱化减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泰国香米主要产于泰国东北部,只有在这里(原产地)其才能表现出最好的品质。这是因为当地具有特殊的生长条件,尤其是香稻扬花期间,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及水稻灌浆期间渐渐降低的土壤湿度,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泰国气候资料图,回答下面小题。

    1.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 (  )

    A. 3~4月   B. 7~8月   C. 9~10月   D. 12月~次年1月

    2.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全球,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  )

    A. 广阔的市场与耕地面积   B. 发达的信息与交通

    C. 肥沃的土壤   D. 充足的水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两区域

    A. 地势平坦,有相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B. 外力作用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C. 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稳定

    D. 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2.两区域气候

    A. 均为热带气候类型

    B. 以冬雨型气候为主

    C.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

    D. 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3.图示孟加拉湾沿岸多风暴潮原因不正确的是

    A. 河口水量大

    B. 西南季风影响

    C. 沿岸常年受飓风影响

    D. 喇叭口的海岸地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图为某日某地区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

    ①该地区位于北半球             ②该地区位于南半球

    ③图中河流流向东南方向           ④该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都小于90°

    ⑤图中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2.

    A. 温带草原带夏季   B.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

    C. 热带草原带冬季   D.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表示夜半球,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读图回答下题。

    有关该光照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直射点位于(0°、120°W)

    B. 此时新、旧一天经度范围之比为2:1

    C. 甲、乙、丙、丁自转速度相同

    D. 甲地此时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大值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图为北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 B.3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

    C.6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小  D.9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

    2. 该水库库区所处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针叶林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读下列图文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1)简述塔里木河的水文特征____________。

    (2)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_________。

    (3)据图分析绿洲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制约因素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位于哈萨克与乌兹别克交界的咸海曾为世界第4大湖,面积6.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英格兰大,但过去50年来水量已减少90%。2010年4月5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巡视过咸海后,形容是“最震撼的环境灾难之一”,呼吁中亚各国领导人合作解决问题。

    材料2:卫星图像显示咸海面积不断萎缩。

    材料3: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起,每年都要发生几十次的“白风暴”(因沙尘中含有大量盐尘)使咸海附近的环境“白色荒漠化”,导致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1)分析咸海面积缩小、水量急剧减少的自然和人为原因___________。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咸海面积萎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___________。

    (3)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钱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