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单选题 20 题,填空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2 题,实验题 1 题,简答题 1 题,流程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23 题,中等难度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0 题
  1. 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天然气取暖   B. 电热器取暖   C. 水力发电   D. 太阳能供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用氧气抢救危重病人

    B. 用氦气填充飞艇

    C. 用氮气做保护气填充食品包装袋

    D. 稀有气体通电发出各色的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旨在倡导“绿色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下面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限制使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B.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

    C.讲卫生,尽量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D.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发现生成气体的速率比较慢,  经分析他 们认为是二氧化锰加少了的缘故,在以后的实验中要注意所加药品的量。这属于科学究中的

    (   )

    A. 猜想假设   B. 反思评价   C. 设计实验   D. 得出结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称量固体

    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   过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平视液面,读数为 19mL,倾倒出部分液 体后,俯视液面,读数是 11mL,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 8 mL   B. 大于 8 mL   C. 小于 8 mL   D. 无法判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开始前必须检查装置气密性

    B. 用天平测量 10g 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右应减少砝码

    C. 胶头滴管使用后要立即清洗

    D. 实验室中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物质分别在密封的充满空气的瓶里充分燃烧后,冷却后瓶塞最难启开的是(   )

    A. 蜡烛   B. 木炭   C. 红磷   D. 铁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液态空气中上方放置一点燃的细木条后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 木条燃烧更旺   B. 木条燃烧和原来一样

    C. 可能引起爆炸   D. 木条立即熄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对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 它们属于不同种元素   B. 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 AC 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2O   D. D 粒子的表示符号为 Cl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关于 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化学性质相等⑥Na+比 Na 稳定

    A. ①④⑤   B. ①③⑤⑥   C. ①④⑤⑥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 H+,

    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下列对上述过程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

    A. 元素的种类没有变

    B. 微粒的组成发生了改变

    C. 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 与水分子相比水合离子的电子数发生了改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镆是近期刚确定中文名称的元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镆元素符号为 MC   B. 镆元素为金属元素

    C. 镆原子在的质子数为 115   D. 镆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17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利用乙醚从黄花蒿汁液中提取出抗疟特效药青蒿素,从而获得了 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已知青蒿素的化学式为 C15H22O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 1 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 11 个氢分子

    C. 青蒿素由 15 个碳原子,22 个氢原子,和 5 个氧原子

    D. 青蒿素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Ca(ClO)2 是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 Ca(ClO)2 中 Cl 的化合价为(    )

    A. -1   B. +1   C. +5   D. +7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B

    C

    D

    X

    纯净物

    化合反应

    物理变化

    化学反应

    Y

    混合物

    氧化反应

    化学变化

    化合反应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变化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 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

    B.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与数目都发生了改变

    C. 该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

    D. 该反应中,三种分子个数比为 5:1: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白酒是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B

    金秋十月桂花香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

    C

    氧气和氮气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种类不同

    D

    水结冰之后变成固体

    分子间隔变小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如下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 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

    D.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直到完全反应.随着反应的发生,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高锰酸钾的质量

    B. 氧气的质量

    C. 二氧化锰的质量

    D. 试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1)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澄清石灰水③稀有气体④冰水混合物⑤铜⑥过氧化氢⑦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请用序号填空: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

    (2)填写合适的化学用语:4个铁离子______;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一种粒子符号_______。

    (3)现在有 NH3、Na、Al3+、O2-等粒子,其中质子总数最多的是______,在化合物中显-2价的是______,电子总数最多的是______,原子核数最多的是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2 题
  1.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 40℃;硫酸铜溶液能与白磷反应,从而化解白磷的毒性。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 230mL,注射器中硫酸铜溶液的体 积为 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 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被引燃;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_。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①注射器中的水 自动喷射出来,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  4 mL  时停止下流。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得出结论)______。

    (反思与评价)此装置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有不少优点,请你写出一条:______。

    (4)本实验装置______(填“要”或“不要”)进行气密性检查,如果需要,说出你的操 作方法: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那么氧化铝是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

    催化剂呢?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表格

    (1)(问题)氧化铝能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2)(猜想)氧化铝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 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 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 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 气,但是反应______。

    实验二

    在盛水的试管中加入氧化铝,伸 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_____

    实验三

    ③_____

    ④_____

    _______

    (1)老师认为要证明氧化铝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必须增加两个实验:

    ①实验操作中需要在实验前后两次称量氧化铝质量,其目的是_____

    ②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其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写出实验三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写出用 A 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3)用 C 装置收集氧气,氧气集满的现象是______;

    (4)用 E 装置收集氧气,进气端口是______。充满氧气后的 E 装置,要把氧气平稳的 导出,方法是__________。

    (5)利用 B 装置制取氧气,分液漏斗中盛放的是_______,发现生成氧气的速率过快, 为了降低反应速率,你有哪些合理方法(从药品和操作两个方面讲)①_____②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如图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其原因是_______。

    (2)同一周期(横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具有共同的特点是_______任写一点)。

    (3)表中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气态物质有_______(写一种)13 号和 8 号元素组成的化 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_____

    (5)一般地说,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原子的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最 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原子的半径随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增大.

    请比较:氮原子半径______(填“>”或“<”,后同)磷原子半径;钠原子半径_______铝原子半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流程题 共 1 题
  1. 小丽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她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净水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在液体 A 中加入加入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

    (2)在液体 B 中通入氯气杀菌、消毒,该过程发生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操作过程中发现水流动的速度较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

    (4)上述流程中①②都用到玻璃棒,第一次是_____第二次是_____。

    (5)比较河水和蒸馏水的硬度,需要加入药品_____,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酒精 (C2H5OH)是一种比较清洁的燃料,可通过酿造的方法大量生成,属于可再生能源,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酒精分子中______个原子;

    (2)酒精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

    (3)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______;

    (4)酒精中碳、氧元素质量比______;

    (5)列式计算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保留一位小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