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5 题
  1.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

    A.那 shà   分qí   别jué   隐nì   然不同jié

    B.徘huí   妹zǐ   告dǎo   蓄chǔ   花团锦

    C.尬gān   枯涸hé   威 shè   栏zhà   精神抖sǒu

    D.号chuō   须yú   曲juǎn   黄 yùn   梦以求mèi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选出下列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

    A.每逢过年过节,爸爸总是爱穿上崭新的衣服,花枝招展的。

    B.羚羊木雕这么贵重的东西,小孩子怎么能自作主张拿去送人呢?

    C.接着我就大用其功,将这个国家的地理状况记得滚瓜烂熟

    D.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人会赖床,是因为舍不得被窝里温暖的环境。

    ②可是,再悦耳的闹钟铃声听久了都会腻,是因为新鲜感之后,闹钟铃声只意味着起床回到冰冷的现实世界。

    ③人们一听到这些声音,就会忍不住一骨碌翻身起来,因为——这些声音是有味道的。

    ④所以,最好的起床铃声是这样的:土豆牛肉汤被炖到闷闷的咕嘟咕嘟声;炒饭、虾仁和蛋花在锅里翻腾的沙啦啦声;嚼碎蒜香肝酱脆面包的喀刺刺声……

    ⑤所以,要把人从睡梦中叫醒,就得有闹钟。

    A.⑤③②④①   B.①⑤②④③   C.③⑤④②①   D.②⑤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不当的一项(    )

    A.“春天像健壮的青年,领着我们上前去。”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论语》,道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C.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有的是最初的意义,叫本义;有的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D.“鼓励”和“怂恿”都有鼓动人做事的意思,但“鼓励”是褒义词,“怂恿”是贬义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漫游语文世界,会发现广告也精彩,请选出下列广告语与产品不相符的一项(    )

    A.不打不相识!                (打印机 )

    B.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        (洗发水 )

    C.实不相瞒,我们的名声是吹出来的。   (电扇   )

    D.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你的心灵,请给你的窗户装上玻璃吧!(玻璃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l 分)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⑵开轩面场圃,               。(孟浩然《过故人庄》)

    ⑶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⑺正入万山圈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⑼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⑾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

    ⑿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⒁《次北固山下》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陈太丘与友行              (2)元方入门不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2)相委而去。

    3.请补充完整下述内容。(2分)

    故事的起因:                                        

    故事的发展:友人日中不至太丘离去;                                  

    故事的高潮:                                        

    故事的结局:友人惭而致歉。                                  

    4.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为什么?(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问题。完成后面题目。

    中午时分,仆人送来了饭。只有一大盘肉(这样的菜和农民的生活比较相称),盘子直径大约二十四英尺。一起吃饭的有农场主、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还有一个老祖母。大家围坐起来,农民把我放到离他不远的桌子上,离地板三十英尺那么高。我害怕极了,尽可能远离桌边,生怕掉下去。农民的妻子把一小块肉切碎,又把面包弄碎,用木盘端到我跟前。我向她深鞠一躬,拿出刀叉,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让他们大大开心了一回。女主人叫女仆取来一个小杯子,大概能盛两加仑的样子,倒上酒。我用两只手费了好大劲儿端起来,恭恭敬敬地喝下去,并且用英语尽量提高嗓音祝愿女主人身体健康。桌上的人都笑了,声音几乎把我的耳朵震聋了。这酒不难喝,有点儿像淡苹果酒。主人做手势叫我到他的盘子旁边去,我一直惊魂未定(宽容的读者自然会体谅到这点原谅我的),所以在桌上走的时候,不小心给一块面包皮绊了个跟头,趴在桌上,好在没伤着。我赶快爬起来,看到这些好人关切的样子,就举起帽子(为了表示礼貌,我把帽子夹在胳膊下),在头上摇了摇,欢呼了三声,以示我没有受伤。但是在我往我的主人(以后我一直这样称呼他)跟前去的时候,坐在他旁边的小儿子,一个十岁左右的小调皮,抓住我的双腿,把我高高拎在半空,吓得我手脚发抖。好在他爸爸一把将我夺过来,随手打了他一个耳光,力量之大能把欧洲的一队骑兵打倒,并呵斥他离开桌子。我害怕男孩记仇,想起我们小时候如何对待麻雀、兔子、小猫和小狗,我就跪下,指着男孩,尽可能让我的主人明白,我希望他原谅这个孩子。父亲照办了,孩子重新回到桌边坐下。我走过去吻了孩子的手,他父亲也拉了他的手,让他轻轻抚摸我。  

    1.以上文段选自    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写的《        》。(2分)

    2.以上文段描写了“我”初到     国的情形。(1分)

    3.“我”最后又是怎样从这个国家逃出来的?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以下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九岁的病榻

    苏童

    ①我最初的生病经验产生于一张年久失修的藤条躺椅上,那是一个九岁男孩的病榻。

    ②那年我九岁,不知道为什么会得那种动不动就要小便的怪病,不知道小腿上为什么会长出无数红色疹块,也不知道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那天父亲推着自行车,我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母亲在后面默默扶着我,一家三口离开医院时天色已近黄昏,我觉得父母的心情也像天色一样晦暗。我知道我生病了,我似乎有理由向父母要点什么,于是在一家行将打烊的糖果铺里,父亲为我买了一只做成蜜橘形状的软糖,橘子做得很逼真,更逼真的是嵌在上方的两片绿叶,我记得那是我生病后得到的第一件礼物。

    ③生病是好玩儿的,生了病可以吃到以前吃不到的食物,可以受到家人更多的关注和呵护,可以自豪地向邻居小伙伴宣布:我生病了,明天我不上学!但这只是最初的感觉,很快,生病造成的痛苦便挤走了所有稚气的幸福感觉。

    ④生病后端到床前的并非美食。医生对我说,你这病忌盐,不能吃盐,千万别偷吃,有人偷吃盐结果就死了,你偷不偷吃?我说我不会偷吃,不吃盐有什么了不起的,起初也确实漠视了我对盐的需要。母亲从药店买回一种似盐非盐的东西放在我的菜里,有点咸味,但咸得古怪,还有一种酱油,也是红的,但也红得古怪。开始与这些特殊的食物打交道,没几天我就对它们产生了恐惧之心,我想如果不是生了不能吃盐的病该有多好,世界上怎么会有不能沾盐的怪病?有几次我拿了根筷子在盐罐周围徘徊,最终仍然未敢越轨,因为我记得医生的警告,我只能安慰自己,不想死就别偷吃盐。

    ⑤生了病并非就意味着睡觉和自由。休学半年的建议是医生提出来的,我记得当时心花怒放,唯恐父母对此提出异议。我父母都是信赖中医的人,他们同意让我休学,只是希望医生用中药来治愈我的病,他们当时认为西医是压病,中医才是治病。于是后来我便有了那段大啖草药汁、炖破三只药锅的惨痛记忆。对于一个孩子的味蕾和胃口,那些草药无疑就像毒药。我捏着鼻子喝了几天,痛苦之中想出一个好办法,以上学为由逃避喝药。有一次,我在母亲倒药之前匆匆地提着书包窜到门外,我想与其喝药不如去上学,但我跑了没几步就被母亲喊住了,母亲端着药碗站在门边,她只是用一种严厉的目光望着我,我从中读到的是令人警醒的内容:你想死?你不想死就回来给我喝药。

    ⑥于是我又回去了。一个九岁的孩子同样恐惧死亡,现在想来,让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开始怕死,命运之神似乎有点太残酷了,这是对我的调侃还是救赎,我至今没有悟透。

    ⑦九岁的病榻前,时光变得异常滞重冗长,南方的梅雨滴滴答答下个不停,我的小便也像梅雨一样解个不停,我恨室外的雨,更恨自己那出了毛病的肾脏,我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也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乱响的藤条躺椅,生病的感觉一天坏于一天。

    ⑧有一天,班上的几个同学一起来我家探望,我看见他们活蹦乱跳的模样,心里竟然是一种近似嫉妒的酸楚。我把他们在一边,跑进内室把门反锁上,我不是想哭,而是想把自己从自卑自怜的处境中解救出来,面对他们,我突然感到无以言表的痛苦,也就是在门后偷听外面同学说话的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我是多么想念学校,我真正明白了生病是件很不好玩儿的事情。

    ⑨病榻上辗转数月,后来我独自在家熬药喝药,凡事严遵医嘱,邻居和亲戚们都说,这孩子乖,我父母便接着说,他已经半年没沾一粒盐了。我想他们都不明白我的想法,我的想法归纳起来其实只有两条:一是怕死,二是想返回学校和不生病的同学在一起,这是我全部的精神支柱。

    ⑩半年以后我病愈回到学校,我记得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在操场上跳绳,不知疲倦地跳,变换着各种花样跳,直到周围站了许多同学,我才收起绳子。我的目的已经达到,我只是想告诉大家,我的病已经好了,现在我又跟你们一模一样了。

    ⑾我离开了九岁的病榻,从此自以为比别人更懂得健康的意义。

    (选自2014年第16期《读者》)

    1.本文结构可划分为四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2分 )

    第一部分(1):引出下文,总写九岁的“我”因病榻上经历而有了生病的经验。

    第二部分(2—3):写我刚生病时,以为生病是一种幸福。

    第三部分(4-10):                                    

    第四部分(11):总结全文,写这场病给我的人生启迪。

    2.通读全文,作者生病后有哪些“小幸福”?有哪些“大痛苦”?

    “小幸福”:                                          

    “大痛苦”:                                          

    3.如何理解第(8)段 “我把他们在一边”这句话中的“”字?(3分)

    4.请谈谈对文章标题“九岁的病榻”的理解。

    5.文章结尾,作者写道:“从此自以为比别人更懂得健康的意义”,你认为作者所说的“健康的意义”是什么?(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九岁的病榻》中的主人公因为严遵医嘱,按照正确的方法做事,最终战胜了病魔;生活中的我们,遇到许多困难时,也有自己正确处理事情的方法。请以“这件事,我做对了”为题作文。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600字以上;(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