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单选题 21 题,填空题 4 题,实验题 3 题
简单题 18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1 题
  1. 2018年中国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金华,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A. 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   B.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C.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 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四个事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人若误食会中毒,下列选项中给出了亚硝酸钠的性质,则有关亚硝酸钠性质归类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NaNO2有咸味﹣﹣物理性质

    B. NaNO2的水溶液呈碱性﹣﹣物理性质

    C. NaNO2为白色固体﹣﹣物理性质

    D. NaNO2有毒﹣﹣化学性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固体   B. 倾倒液体

    C. 熄灭酒精灯   D. 取用固体粉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   B. 生铁   C. 硬水   D. 氧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21%

    B. 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

    C.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

    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18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各地积极行动,落实措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B. 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

    C. 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

    D. 限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有关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氧气参与燃烧是高能燃料   B. 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C. 红磷与氧气反应产生浓厚白雾   D. 低温下氧气可以变成无色液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 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 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关于CO2性质和用途描述错误的是(  )

    A. 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B. CO2能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

    C. CO2不溶于水

    D. CO2的固体(干冰)可作制冷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8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mL,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 等于8mL   B. 大于8mL   C. 小于8mL   D. 无法判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同学在确定一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A. 反应所需条件和药品的状态   B. 气体的性质

    C. 气体的验满方法   D. 气体的用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以下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其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①把装置连接好②两手紧贴容器外壁使容器内的空气受热膨胀③观察导管口有无气泡冒出④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A. ②④①③   B. ③②①④   C. ①③②④   D. ①④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性质、制备和用途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

    C. 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二氧化碳

    D. 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 碳+氧气二氧化碳   B. 水 氢气+氧气

    C. 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   D. 二氧化碳+水碳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利用家中的杯子、瓶子、碗、筷、匙、饮料吸管,以及食盐、冰糖和水,不能进行有关实验操作练习的是(  )

    A. 固体溶解 B. 液体倾倒 C. 排水集气 D. 过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区分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 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   B. 用水区分CuO粉末与MnO2粉末

    C. 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铜片和铁片   D. 用加热的方法区分碳酸氢铵固体与蔗糖固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关于蜡烛燃烧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 蜡烛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   B. 蜡烛燃烧产生黑烟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C. 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石蜡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 吹灭蜡烛火焰的瞬间,烛芯上方会产生一缕白烟,该白烟的主要成分是石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 因为红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 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 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 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有以下步骤:①向锥形瓶内加入大理石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④按要求连接好仪器和装置⑤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试验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正确的顺序是:(  )

    A. ③②①④⑥⑤ B. ④③②①⑤⑥ C. ①③②④⑥⑤ D. ④②①③⑥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很多。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四组实验,比较两种物质的催化效果,其中观察效果较差的是

    A. 第一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变化的快慢

    B. 第二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者产生气泡的快慢

    C. 第三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

    D. 第四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氧气所需时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回答相关问题:

    (1)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反应。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要放少量水或细沙,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加热碱式碳酸铜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颜色的变化为____________。

    (4)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热量(填“吸收”或“释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根据提供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2)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用加热的方法使氯化钠从其饱和溶液中晶析出时,应将氯化钠溶液放在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热。

    (4)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夹持木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填仪器名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净水时需加入明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__________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

    (3)要除去水中的臭味,需要用到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4)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的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酒精灯火焰分三部分,用灯焰的______________部分给物质加热.灯壶内酒精量不应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________ .

    (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用量筒量取50mL液体读数时视线仰视,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是_______________50mL。(填“>”“<”或“=”)。

    (3)液体药品一般存储在________________中,固体药品一般保存在_______.液体药品取用时应注意:试剂瓶塞取下要__________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试剂瓶上的标签要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下列A~ E是初中化学中的五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图A装置中的无色液体可用于检验氧气中含少量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2)图B所示实验是“铁的锈蚀实验”,观察到的现象:银白色铁丝生锈,同时烧杯中的红墨水被吸入导管中。根据此实验的现象,并结合“热胀冷缩”原理,可知在密封体系内,气压变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气压变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①密封体系内气体总量增多;   ②密封体系内气体总量减少;

    ③密封体系内的温度升高;     ④密封体系内的温度降低。

    (3)图C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_________,下列操作不妥的是_________。

    ①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实验前未夹紧止水夹

    ③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④红磷足量

    (4)图D实验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5)图E所示实验观察到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纸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___ (用化学符号表达式表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校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有什么不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1)图1收集气体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法,整个实验中需要收集________瓶呼出气体;

    (2)图2中向呼出气体中滴加澄清石灰水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向吸入空气中滴加澄清石灰水现象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空气

    (3)图3中向呼出气体中伸入燃着木条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吸入空气中伸入燃着木条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空气  

    (4)图3中对着干燥玻璃片哈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_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空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时,如需随时控制产生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填编号);若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收集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__(填编号);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__(填编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制取氧气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作如下回收处理(提示:锰酸钾能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

    ①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填写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②过滤时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带滤纸)、烧杯、 ____________。

    ③过滤时需将圆形滤纸折叠。下列滤纸折叠过程图示中,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甲”或“乙” )。

    (5)常温下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请你利用右上图中装置I和装置II,设计收集一瓶较纯净的NO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