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考古发掘证明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材料反映出的西周社会最主要的特点是(     )

    A.西周社会的宗法色彩浓厚

    B.贵族集团内部等级严格

    C.贵族阶层生活腐化,政治黑暗

    D.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君主近臣,代起朝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如果这种情形是说汉武帝时代的话,下列史实可以论证这一看法的(     )

    A.三公决策,辅助皇帝              B.推恩诸侯,维护统治

    C.攘夺相权,形成中朝              D.设中书门下分割相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08年,《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中国科技馆新馆开展,新“四大发明”首次集体亮相。其中有一项发明被誉为“出现最早、应用最广、传播最远、技术最高。”该项发明应该是(    )

    A.瓷器          B.丝绸         C.青铜       D.司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宋代在选拔官吏时有规定:“如工商杂类人等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并解送(注;选送)。”该规定反映出宋代(    )

    A.政府鼓励工商业的发展          B.科考功名失去吸引力

    C.商业成为主要经济部门          D.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关于秦朝的人口数量,《中国古代史》、《香港商报》、《中国人口论》所统计的数量不尽相同。下列这一图片反映的是

    A.史料整理      B.历史结论      C.一手史料        D.历史解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立教开宗,紫气东来三万里;著书传道,函关初度五千言”这副对联赞美的哪一位思想家?(    )

    A.老子           B.孟子            C.董仲舒        D.王阳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    )

    A.格物致知      B.天人感应      C.克己复礼      D.经世致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钱币蕴涵丰富的历史信息。以下钱币中,能够反映我国商品经济和科技都领先世界的是(  )

    A.秦半两              B.唐开元通宝        C.北宋交子      D.中华民国纪念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且今虽季世,而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对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冯梦龙认为山歌有情真的特色

    B.厚古薄今的观念对文人影响深刻

    C.明朝的士大夫都轻视市民文学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经学,以己意解经成为一时风尚;文学方面,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这里描述的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让我用德语,否则人们不了解我在说什么......我深信《圣经》及理性......我的心臣服于上帝的话语之中......”上述文献应出自:(    )

    A.薄伽丘           B.但丁    C. 马丁·路德      D. 卢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杰斐逊曾经这样写道:“我认为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的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而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对这两句所体现的政治原则归纳最完整的是(    )

    A.人民主权、社会契约     B.人民主权、天赋人权

    C.民主法治、分权制衡     D.三权分立、自由平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28分)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材料二: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和服务于“专制主义”的表现(各两点), 并分析“私学文化”反映了该时期社会转型的哪些基本特征?(10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的地中海文明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主要成就。分析地中海文明不同于东方文明的根源。(8分)

    (3)阅读材料二,简要概括李贽的思想与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的理解。(10分)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文帝、隋炀帝扩建长安与洛阳两京,穷极土木之工,大片砍伐森林。进入唐代,土木之兴依旧不止。经过唐玄宗40年的统治,曾经遍布森林的关中三辅地区几无可供砍伐的林木。到唐德宗年间,为修建神龙寺,同州山谷中的古松几乎被砍伐一空。至唐后期,北方高大成材的林木已寥寥。破坏高原植被,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满目疮痍,导致黄河频繁泛滥。天灾加上人祸,使黄河流域经济渐趋衰落,等到安史之乱之后,田地荒芜,水利失修,人口大量死亡和南移,使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开始衰落,我国经济文化的中心也开始向长江流域转移。

    ——引自《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与环境问题》

    材料二: “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备祲 (注:不祥之气);二曰除孽;三曰救荒;四曰发赈(注:发仓救济);五曰减 ;六曰出贷;七曰蠲赋(注:免除赋税);八曰缓征;九曰通商;十曰劝输;十有一曰兴土筑;十有二曰集流亡。”

    ——摘自《大清会典》

    材料三  “岁遇水旱,则遣官祈祷天神、地神、太岁、社稷。至于(皇帝)视旨圜丘(又称祭天台),即大雩(求雨祭名)之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黄河泛滥的自然、历史和社会原因。(不得照抄原文。)(8分)

    (2)赈济是指用钱粮无偿救济灾民的一种政策。在唐代,一项有关“赈济”的政策从酝酿到执行要经过哪些决策程序?(4分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清代救灾的特点。(4分)

    (4)结合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情况,分析当灾害发生后,材料二中的“荒政”措施能从根本上解决灾荒问题吗?试简要说明理由。(8分)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