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填空题 8 题,选择题 18 题,实验题 4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23 题,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填空题 共 8 题
  1. 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要继续吸热,但温度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_______大.高音、中音、低音,是音乐术语,统称为音区,在物理术语中是指声音的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医生经常利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说明声音能够传递__.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时,烛焰会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五一”假日,爸爸驾车带小辉全家外出旅游,如果汽车以7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h,则汽车行驶了________km,行驶途中小辉看到路两旁的树木都向后退,这是因为他选择了_______为参照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__cm;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山区的孩子们在攀登木制云梯上学时,当他们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往云梯顶端上爬时, 他们之间是相对___________的,他们相对于地面是____________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笛子是通过从吹孔向管内灌气引起空气柱    而发声的,演奏时,通过分别开闭六个音孔,笛子就能发出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声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当小孩发烧时,常常采用擦酒精的方法来降温(俗称为物理降温法),这是利用酒精         热量的原理来达到降温的目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8 题
  1. 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

    B.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

    C.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

    D.孕妇作“B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华坐在从宜昌到武汉的高速行驶的动车上,他说自己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A.小华自己     B.小华旁边的座位

    C.窗外的树木     D.车内走过的乘务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5.38cm,15.36cm,15.38cm,15.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

    A. 15.365cm

    B. 15.38cm

    C. 15.36cm

    D. 15.37c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

    A.空气        B.水        C.酒精          D.钢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0“刻度线量起

    B. 不论测量什么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越好

    C. 在进行长度测量时,应尽可能避免产生实验误差

    D. 测量长度的准确值只与刻度尺的分度值有关,与刻度尺的长短无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

    A. 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B. 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C. 游泳离开泳池时身上会感到有点冷

    D. 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的温度变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阅览室里为了减弱噪声,在门对面的墙上贴着一个大大的“静”字来提示大家。这是采取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

    A、在人耳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声源处减弱;

    D、无法确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 ℃的正确读法是(  )

    A. 零下20度   B. 零下20摄氏度

    C. 负摄氏20度   D. 零下摄氏20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为了让后排的同学也能听清楚,老师常用“小蜜蜂”上课,是增大了声音的( )

    A. 音调   B. 频率   C. 响度   D. 音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 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为测出小木块的长度,以下使用刻度尺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下列图象能反映晶体凝固过程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示为A、B两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个小车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在的位置,则对A、B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车A做变速运动,小车B做匀速运动

    B. 小车A做匀速运动,小车B做变速运动

    C. 小车A、B都做匀速运动

    D. 小车A、B都做变速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如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用一支温度计给两个病人量体温,第一个病人的体温为38℃,在给第二个人测体温时 医生没有甩体温计,第二人的实际体温为37℃,则测量的结果为(  )

    A. 37℃   B. 38℃   C. 38.5℃   D. 高于38℃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 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 夏天吃棒冰时,棒冰在嘴里发生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D. 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现象的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放热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最近两年,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造成人员伤亡.搜救人员在搜救过程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所示,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 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 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 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4 题
  1. 如图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实验的原理是_____;

    (2)实验中为了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斜面应保持_____坡度(填“较小”或“较大”).

    (3)由实验测量可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比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填“小”、“大”或“等于”),表明小车做的是_____(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4)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秒表示数如图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探究声音的特征.

    (1)为了探究声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上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目的是    ,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    决定的.

    (2)在敲鼓时,用鼓锤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的同时,还可看见鼓面上小纸团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    产生的;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表明鼓面的    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

    (3)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    (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的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下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1)上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2)由上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的熔点是_____℃

    (3)第7 min处于_______态,冰在B点时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点时的内能。

    (4)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选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实验误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明探究“水的沸腾”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原理制成的。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

    (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所示)。根据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

    (4)小明看到,从水温达到90℃到水沸腾共用时10min。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给小明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2011)如下所示。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运行时间

    里程

    1

    北京南

    始发站

    08:00

    0分

    0

    2

    济南西

    09:32

    09:34

    1小时32分

    406千米

    3

    南京南

    11:46

    11:48

    3小时46分

    1023千米

    4

    上海虹桥

    12:55

    终点站

    4小时55分

    1318千米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济南西站到南京南站的路程是多少?

    (2)列车由济南西站到南京南站的时间是多少小时?

    (3)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虎乘坐着一艘速度为10m/s的汽艇匀速驶向一座山崖,他向山崖大喊一声,历时5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求:(1)5s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是多少;

    (2)汽艇匀速行驶0.4km所花的时间是多少;

    (3)他听到回声时离山崖有多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