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单选题 18 题,填空题 3 题,简答题 2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2 题,实验题 1 题
简单题 18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8 题
  1. 《物质构成的奥秘》告诉我们: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分别与下列粒子数密切相关,它是:( )

    A. 质子数、中子数   B. 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C. 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关于“2”的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Zn2+中的“2+”表示锌元素显正2价

    B. 2N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

    C. H2SO4中的“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含有二个氢元素

    D. 2Fe中的“2”表示2个铁分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辣素“硫化丙烯”, 其化学式为C3H6S,能杀菌,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下列关于硫化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个硫化丙烯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

    B. 1个硫化丙烯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

    C.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分子中C、H、S元素原子质量比为3︰6︰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瓷碗破碎   铁生锈   B. 木柴燃烧   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C. 汽油挥发   石蜡熔化   D. CO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空气液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熄灭酒精灯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倾倒液体   D. 加热液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 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D. 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共同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Al2(NO3)3   B. Al(NO3)3   C. Al2O3   D. SiO2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两者的相同点是(   )

    A. 都生成了两种物质   B. 都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C. 都发生了化合反应   D. 都发生分解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D.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和双氧水——加二氧化锰   B. 二氧化碳和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C. 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看颜色   D. 石灰水和水——通二氧化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氮气  氧气  空气   B. 水银  水  糖水

    C. 碳  二氧化碳  氯化钠   D. 冰  二氧化锰  食盐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16年8月16日,中国造量子卫星发射成功,这将有助于建立安全的全球通信网络。量子化是微观体系基本的运动规律之一。下列微粒的有关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①表示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B. ②易失电子形成阴离子

    C. 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   D. ④化学性质稳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其中地幔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镁(MgSiO3)。MgSiO3中Si的化合价是(   )。

    A. +1   B. +2   C. +3   D. +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 N2   B. H   C. O   D. Fe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加热KClO3与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MnO2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学好化学,必须要熟悉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下图中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则下列各图示表示化合物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则A、B形成化合物化学式为(   )

    A. BA   B. B2A   C. B2A3   D. A2B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CO2+H2O淀粉+O2,可推断淀粉(   )。

    A.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但不能判断是否含有氧元素   D. 条件不足,无法推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用化学符号填写:

    (1)2个氮原子_______;     (2)3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

    (3)氧化铜中铜的化合价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用序号填空,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①大理石   ②冰水混合物   ③氮气和液氮的混合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___________种元素。

    (2)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表示阴离子的是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2 题
  1. 近两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

    (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_____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常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邀请你一起参加水的电解实验,发现两极上都有气泡冒出,其中正极与负极上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经检验,负极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由此得出水是由____组成的结论。

    (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下列粒子(氢原子、氧原子、氢分子、氧分子、水分子)中,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通电分解水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通电分解水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的粒子是______;当水变成水蒸气时,______没有发生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请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闭合电源开关,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

    (2)此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已知某氮元素的氧化物中,氮和氧的质量比为7:12,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松油醇(C10H18O)是一种调香香精,多存在于松节油、芳樟油、玉树油、橙花油中。请回答:

    (1)松油醇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

    (2)松油醇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碳元素与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_____。

    (3)15.4克松油醇与_____克葡萄糖(C6H12O6)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该问书写计算过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设计。科学实验的正确步骤应为:①明确实验目的;②收集有关资料;③设计合理方案;④进行科学实验。请你按照以上四个步骤,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H2O2)制取氧气。

    [明确实验目的]:用过氧化氢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

    [收集有关资料]: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液体,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迅速分解出氧气,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

    [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选用______。[进行科学实验]

    (2)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

    [明确实验目的]:__________。

    [收集有关资料]:氯酸钾是白色的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的固体,且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______。

    [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_,若选用D收集装置收集氧气,你验证集气瓶中是否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3)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纯净的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