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16 题,填空题 2 题,解答题 5 题
中等难度 2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6 题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速度、位移、路程、加速度都是矢量
    B.力不能没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C.通常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越难以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C.物体在月球表面时的重力是在地球上的1/6,所以物体在月球上惯性比在地球上小
    D.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前倾是由于惯性造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所做的转体运动时可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B.作息时间表上的7:40表示时刻
    C.汽车速度表指针所指的60km/h为汽车的平均速度
    D.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雨滴在下落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雨滴的下落速率v成正比,最后阶段将匀速下降,则下列速度-时间图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说法与历史事实相符合的是( )
    A.亚里士多德发现了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间的正比关系
    B.牛顿用比萨斜塔实验证实了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轻重无关
    C.伽利略提出了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观点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基本单位有三个,它们是( )
    A.m   kg   s
    B.m  s  N
    C.m   kg   N
    D.cm   g  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有三个大小分别为3N、7N和9N,则它们的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 )
    A.19N  1N
    B.9N   2N
    C.19N   0N
    D.13N   0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

    A.2
    B.3
    C.4
    D.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斜面的倾角为θ,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则物块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 )

    A.mgsinθ
    B.mgcosθ
    C.mgcosθ+Fsinθ
    D.mgcosθ+Fcos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水平地面上有一物体质量为3kg,以v=10m/s的速度向右运动,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g=10m/s2,则物体在t=6s内的位移为( )
    A.24m
    B.25m
    C.28m
    D.60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人拉车加速运动时,人拉车的力大于车拉人的力
    C.站在地面上的人受到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人对地面的压力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超重就是物体重力增加了,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减小了
    B.超重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增大了,而重力并没有变化
    C.失重现象是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
    D.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的物体对飞船的压力为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一质量m=2kg的物体在多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保持其他力不变,将其中一个力F1=3N的方向转过一定角度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
    A.2m/s2
    B.3 m/s2
    C.4 m/s2
    D.5 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大
    B.速度大小不变则加速度一定为零
    C.速度变化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
    D.速度变化快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甲、乙 两物体在t=0时的位置如图(A)所示,之后它们沿x轴正方向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B)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t=2s时甲追上乙
    B.在前4s内甲乙两物体位移相等
    C.甲追上乙之前两者间的最远距离为4m
    D.甲追上乙之前两者间的最远距离为16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3s内的位移是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3s末的速度一定是6m/s
    B.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2m/s2
    C.物体在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5m/s
    D.物体在前5s内位移一定是25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在“探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所示).实验中需要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至O点.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根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
    D.在用铅笔记录拉力的方向时,所描点应该使距离尽量大些
    E.换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也必须使橡皮条伸长至O点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入相应的字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被测弹簧一端固定于A点,另一端B用细绳绕过定滑轮挂钩码,旁边竖直固定一最小刻度为mm的刻度尺,当挂两个钩码时,绳上一定点P对应刻度如图乙中ab虚线所示,再增加一个钩码后,P点对应刻度如图乙中cd虚线所示,已知每个钩码质量为50g,重力加速度g=9.8m/s2,则被测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挂三个钩码时弹簧的形变量________c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5 题
  1.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先用天平秤得小车质量M=200g、砝码盘的质量为5g.

    (1)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在实验前必须平衡摩擦力,请你指出平衡摩擦力的正确方法______.
    (2)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该同学在正确的操作下获得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他在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并标记A,第六个点标记B,第十一个点标C,第十六个点标D,第二十一个点标E.测量时发现B点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cm、CD长为11.15cm、DE长为13.73cm.根据所测得数据可求得,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M不变,改变砝码的质量,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盘和砝码总重力F(N) 0.05 0.10 0.15 0.20 0.25
    加速度a(m/s2 0.192 0.392 0.590 0.786 0.946
    a.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作出a-F的关系图象

    b.请分析根据所给数据作出的a-F图象最后一个点偏离直线较远的原因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A点是一个固定的铰链,AB是一根轻杆,与竖直墙壁AC成30°角,BC是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方向水平,所挂物体的质量为m,试求AB杆中的弹力和BC绳中的张力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一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0.2,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10N推物体,使其做匀加速运动,经时间t=4s撤去推力F,物体又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后停止运动,取g=10m/s2,试求:
    (1)物体在4s末时刻的速度.
    (2)物体滑行的总位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为了测定某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启动时的加速度(轿车启动可以近似看成匀加速),某人采用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方法拍摄了一张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拍摄时每隔2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m,则由此可估算出轿车的加速度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甲),一辆汽车车厢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木箱(可视为质点),汽车车厢底板总长L=9m,汽车车厢底板距离地面的高度H=5m,木箱与汽车车厢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µ=0.4,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若汽车从静止开始启动,为了保证启动过程中木箱和汽车车厢底板间不发生相对滑动,求汽车的最大加速度a;
    (2)若汽车由静止开始以a=6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求木箱落到地面上时距离车厢左端的水平距离(木箱离开车厢后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
    (3)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一直以(2)中加速度加速运动,为了防止木箱从车厢左端滑出,在车厢左端处安装一只长度可忽略的轻弹簧(如图乙所示),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并被锁定.每次当木箱滑至左端与弹簧发生碰撞时,弹簧都将自动解锁,并都以碰前瞬间木箱速率(相对于车)的2倍速率(相对于车)将木箱弹出,同时又将弹簧压缩并重新锁定.如此反复,通过多次碰撞最终使木箱静止于车厢内,试求木箱在车厢内滑行的总路程.
    (已知:当0<A<1,n→+∞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