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选择题 9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人文素质与背诵《论语》《道德经》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说:文理分科只能教出“1/4个人”,这话说得不错。现在教育越来越畸形,为什么自称相信马克思主义的人们办起教育来越来越背离马克思所说的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呢?真是咄咄怪事。

    文理分科,始自上个世纪50年代,那时一切向苏联学习,把以前办得还不错的高等教育搞了一个院系调整,这一大手术伤筋动骨,有些院校至今没有缓过劲来,以清华大学最典型。许多研究性的大学,办成纯理工、甚至是纯工科的大学,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和应付全国统一的高考,于是在高中阶段开始文理分科。我是1957届的高中生,在1959年就开始了文理分科。这种做法不仅在高中时代就剥夺了学理工的同学接触人文学科的机会,而且到了理工科大学或纯工科的学院(如北京的八大学院),再也感受不到人文的气息,一天与符号、公式打交道,培养了许许多多单面人。

    这些年来,许多有人文素养的理工科的老教授谈起此事无不痛心疾首,而喜欢津津乐道数学家苏步青如何写得一手漂亮的旧体诗;地矿学“开山大师”丁文江,如何广泛涉猎人文学科领域,对现代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诸多问题,都进行过有益的探索。我想,杨叔子先生大约就是这一类理工科教授,不同的是杨先生不仅感慨,而且还在积极地致力于改善。

    然而改善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人文科学生的科学理念、科学兴趣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只是少数高校教授的事,甚至不单纯是学校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人文素质应该从孩子的学前就受到关注,家庭是第一关。当然不是逼迫孩子学这学那,而是家中有一种文明氛围。建国五十多年来,受教育面扩大了,受教育的人大大增加,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了,然而,为什么我们的感觉却是文明下降了呢?为人处事,接人待物,用杨先生的话说怎么就少了点“文气”呢?关键在于人文素质的降低,这不仅体现在学校里,更多的还反映在社会上。

    提高人文素质要从小学做起。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谈50年来中小学文科教育之弊,其中提到过去我们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然而,语文难道只是单纯地教学生写文章吗?我认为不是,语文课应该担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举凡传统上优美的诗文,古今中外进步的、具有博大爱心的、有代表性的著述都应该让孩子接触到,篇幅巨大的也可以做一些节选,哪怕尝鼎之一脔。中小学教育有12年,长久地浸润其中,其素质必然会受到熏染。到了大学我主张无论文理医农都要有“大一国文”作为必修课,让学生从成年人的角度理解人文精神,培植人文素养,懂得社会的责任。读这些多了,必然是心胸开阔,“腹有诗书气自华”,杨先生说的“文人气”也就来了。过去研究性的大学所实行的通才教育也是建立在有一定人文素养的中学毕业生基础上的。几十年前痛批过通才教育,后来好像也未为之正名。

    当然,这些说起来,好像有些迂缓,但人文素质的“素”,正像《中庸》所说“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的“素”一样,是一种长期的行为。把外在的东西变成一个人内在的“气”,而且能向外发散,这需要长期的浸润熏染。用一些机械方法让他口诵、默写、甚至倒背如流,大约也只是“入乎耳,出乎口”,“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我欣赏杨叔子先生一些惊世骇俗的大胆作为,例如,他要求博士研究生在上台答辩前先要背《老子》,后又增加背诵《论语》前七篇。过不了《论语》和《老子》关,休想从他手里毕业。这些反映了他对单面的畸形教育的挑战。实际上,这种不满是许多人都有的,大家只是说说就算了,可贵的是他就敢把这种不满化为行动,并在自己的工作中实施。如果这种做法作为象征性的行动是值得张扬的,但对他的博士生人文素质提高有多少帮助、对整个教育中的人文教养的缺欠有多大补益是值得推敲的。

    1.下列有关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中国的教育是畸形的,降低了学生的人文素质,中国现在的教育方式,并不是真正符合马克思教育观的。

    B.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不是短时间的事,也不是少数人的事,全社会都有责任,但家庭应该首先担负起责任来。

    C.上世纪50年代起,为适应院系调整和全国统一高考而实行的文理分科教育,弊病颇多,作者是有亲身体验的。

    D.作者认为无论是什么专业,都应该把“大一国文”作为大学开设的必修课,这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觉得杨叔子院士就是一位有人文素养的理工科老教授,而与众不同的是,他还是一位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行动者。

    B.杨叔子院士要求自己的博士生,除了学好他们自身的专业外,还必须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例如要求他们背诵国学经典。

    C.杨叔子院士要求博士生答辩前,先过《老子》《论语》关的做法,是对当今教育的一种补救,但在作者看来,实效可能不大。

    D.作者赞同人文教育,认为人文素质的培养是长期的,一定要口诵、默写,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人文素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世纪50年代,中国一切向苏联学习,对高等教育进行了院系调整,这措施伤筋动骨,使得有些院校至今没有缓过劲来。

    B.文理分科之后,从高中到大学都剥夺了学理工的同学接触人文学科的机会,再也感受不到人文的气息,培养了许许多多“单面人”。

    C.建国五十年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同时学生的人文素质降低了。

    D.提高人文素质,中小学教育很关键,五十多年来,中国的中小学文科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政治性过强,上成了“政治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醉石

    墨中白

    泗州人玩玉风盛,黄山一人独好石头。泗州城外九座梅花山上多怪石,黄山常去山上寻觅石头。每有所获,便醉酒相庆。

    收金藏玉是常事,黄山独爱石,众玩家不【解析】
    “为何获石如得宝?”黄山笑道:“金银玉器固然可贵,玩的是快乐,可石头天然似世间万物,如幻如真,不可更其质,不可改其硬,应自然的变化而有度,守住原本的性质而坚硬如初,不愧长天之浩浩,不负沃土之泱泱,玩石又何止是快乐?”

    大家听了,也不搭腔,各自举杯饮酒。

    黄山见众人不以为然,便从怀中掏出一包,打开红布,只见一白石线如切,曲如刻,弧如雕,圆如搓,随太白之醉而醉,醉意浓浓,呼而不醒,其神态令人拍案叫绝。

    众玩家纷纷称奇,然仍有人不屑:“醉石虽奇,仍是石头,怎能与美玉相比?”黄山淡然一笑:“玉初也如石,因人雕琢而成玉,而石头天然如万物,其形神奇,非人力所能。”

    “说得好!”旁边一个讲着生硬中国话的人拍起手来。

    众玩家一看,是个日本人。他盯着黄山手中的石头,高兴地说:“中国不仅金银玉器值得收藏,石头也有无价之宝,您这醉石,卖吗?”

    黄山摇头。

    “我出五十两黄金。”日本人伸出左手。黄山心里一紧,仍是摇头。

    “这个数呢?”日本人又亮出右手的五个指头。

    “一百两黄金?”众玩家不敢相信。

    黄山还是摇头:“玩石玩的是心情,藏石藏的是快乐,快乐无价,心情如何卖?”日本人抚摩一下醉石,失望离去。看着众玩家羡慕的眼神,黄山脸上露出得意之色。

    玩瓷器的吕震提醒说:“此人可能是桃太郎,他有收藏癖,而且与官府勾结,就是此人强买钱国生的铁五铢钱,害得他连夜逃离泗州城的。”

    黄山顿时酒醒,后悔不该当众炫耀醉石。

    当日下午,桃太郎果然再次找到黄山,非要买他的醉石。

    没想黄山抬价,最后以二百五十两黄金成交。

    众玩家都笑:“醉石虽奇,也有价,黄山你也是爱金银的人哪!”

    黄山神秘一笑:“醉石实有两个,另一个大如真人,更酷似太白,醉立于九座梅花山上。”

    不几日,桃太郎又找到黄山,询问真人醉石的去处。“醉石扎根于大山,岂是人所能动?”黄山轻蔑一笑。“一睹而三生有幸。”桃太郎回答。

    “既然先生有如此雅兴,不妨带您一观,不过,山路险峭,十分难走……”黄山沉吟道。

    “我常攀中国的名山大川,再险的山路也走过。”桃太郎不为所惧。

    第二天天还没亮,桃太郎如约登山。山路果然险峻,到了命悬崖,黄山指着通往对面腊梅峰的那块窄细石头说:“这就是有名的心平石,过此石须心无杂念、气静心平才可。”

    望着窄石下深深的山崖,桃太郎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要不,还是原路返回?”黄山微笑道。“到了,怎能回去?”桃太郎愣愣地看着窄石,“这石条能走人吗?”

    黄山看他一脸惊疑,就屏气抬脚,顺着心平石慢慢挪步,不一会儿就到了对面,直看得桃太郎心惊肉跳。稍息片刻,桃太郎也学着黄山的样子挪步上了心平石,走到中间,他却不敢抬脚了,对面的黄山提醒他不要往下看,可桃太郎只觉头一晕……就在这时,一根树枝伸到面前,桃太郎犹豫了一下,还是牵着树枝慢慢地挪到了对面。

    腊梅岭是众山巅峰。望着远处细如飘带的黄河,遥看美丽的泗州城,桃太郎感慨:“好醉人的风景啊!”黄山说:“地是山之母,石是山之魂……”“先生无须多说,刚才情形,你只需轻轻一碰,我便跌入命悬崖。先生君子我小人,惭愧啊。”桃太郎面露羞色。

    返回时,桃太郎在前,黄山随后。这次桃太郎挪步心平石不再胆怯,小心过了命悬崖。桃太郎下山,把醉石还给黄山,从此撤离泗州城,再没回来。

    众玩家问:“命悬崖那边的腊梅峰真有太白醉石吗?”

    黄山醉笑:“不贪,不妒,不弃,有又如何,没有又如何?”

    1.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以特定的地域——泗州作为创作的背景,题材奇,人物奇,情节奇,既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又充满了传奇色彩,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B.黄山每获奇石,便醉酒相庆,一方面表明他对奇石有独特的喜好,另一方面也表明他贪杯,为后文写他因喝酒生出麻烦埋下伏笔。

    C.当黄山将醉石以高价卖给桃太郎,众玩家都笑他也是爱金银的人时,黄山神秘一笑,这一笑活画出他卖出高价的得意。

    D.“这就是有名的心平石,过此石须心无杂念、气静心平才可。”黄山的这句话使贪婪的桃太郎受到了警示和启发,这是他最后归还黄山醉石并离开泗州的重要原因。

    E.小说的结尾没有明确写出到底有没有太白醉石,给读者留下了思考和想象空间;黄山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语,凸显了他特殊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思想。

    2.小说以“醉石”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小说的主人公黄山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4.黄山有着奇特的精神境界。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9 题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那荒唐的十年中间,说谎的艺术发展到了       的程度,谎言变成了真理,说真话倒犯了大罪。

    ②自三代以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        ,只有你一人而已。

    ③孔子弟子       者七十多人,其中谁是最贤能的呢?

    A.登堂入室   登峰造极   千古独步

    B.登堂入室   千古独步   登峰造极

    C.登峰造极   千古独步   登堂入室

    D.千古独步   登堂入室   登峰造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峡谷,我们就这样不急不缓地在河谷中漂流着,同时也欣赏着两边的美景,经历了大约历时3个小时的漂流,我们终于到达了终点。

    B.《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曲“青春与爱情”的悲歌,《威尼斯商人》是歌颂仁爱、友情与爱情的喜剧,但就其艺术价值而言却毫不逊色。

    C.孔子在当时就是公认的博学多才之人,项橐却偏要出题考孔子,结果他的题还真的考住了孔子,于是拜项橐为师。

    D.标准的城市生活是一种昼夜被电灯操控、季节被空调操控、山水被镶进画框的生活,也就是说,是一种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生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胹熊   违忤  越境乃免

    B.愤事   哀矜  致知格物

    C.稽首   藏獒  自怡伊戚

    D.笃行   譬喻  气如悬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加横线字的用法与“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的“免”字相同的一项是( )

    A.晋侯赵盾酒。       B.提弥明之。

    C.何以渐顿?         D.一家,一国兴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加横线的词,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良大夫

    B.未知根本事由

    C.书法不隐

    D.因此便立南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选项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B.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C.其夜受法,人尽不知。

    D.弟者,所以事长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加横线字词,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厚敛雕墙         今近焉,请遗之。

    B.见君子而后厌      苏子愀,正襟危坐。

    C.心不在,视而不见   积土成山,风雨兴

    D.汝须速去。       太守遣人随其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句式与“未之有也”相同的一项是(   )

    A.尧舜帅天下以仁。

    B.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C.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

    D.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叙事详尽的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五卷。

    B.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论语》成为儒家经典。

    C.《坛经》又名《六祖法宝坛经》,是慧能的传法记录,是中国唯一被尊为“经”的佛书。

    D.“春秋笔法”为孔子首创。是非分明地表达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惩恶劝善的目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题。

    伍子胥传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于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更为太子取妇。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乃因谗太子建。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且欲入为乱矣。”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伍奢曰:“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太子建亡奔宋。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王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尚既就执,子胥遂亡。至昭关,昭关欲执之,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王圭,岂徒百金剑邪!”不受。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五年而楚平王卒,轸竟立为后,是为昭王。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闾。阖闾既立,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四年,吴伐楚。六年,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九年,阖闾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五战,遂至郢。昭王出亡。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太史公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女,无忌驰归报平王   好:美丽

    B.无忌既以秦女自于平王   媚:讨好

    C.不能无怨           望:盼望

    D.赐粟五万石,执王圭    爵:赏赐爵位

    2.下列句子断句合适的一项是(   )

    A.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

    B.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

    C.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

    D.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平王是个荒淫昏愦的国君,他不顾廉耻,只顾自己享乐,把本来是儿媳的秦女据为已有,还听信谗言,杀害忠臣和骨肉,终于给楚国带来灾难、

    B.伍奢是忠于职守的忠臣,他做太子建的太傅,就坚决维护太子建的利益,敢于当面揭露楚平王的罪恶,即使激怒平王,惹来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终于同长子一起被杀害。

    C.伍子胥是—个有胆识有才干、爱憎分明、敢作敢为的英雄。在关键时刻,他—眼就看出楚王的阴谋,作出正确的抉择;在吴国,他帮助阖闾登上王位,取得他的信任,终于实现了借力报仇的愿望。

    D.江上渔父是个贪图富贵的人,他偶然中救了伍子胥,当伍子胥以百金宝剑相赠时,他看不上眼,说:“如果抓住了伍子胥,可得粟五万石,爵执王圭,哪里只是百金剑呢?”却不知道眼前被救的人就是伍子胥,错过了好机会。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 见《伍子胥传》

    ②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法无顿渐,人有利顿。

    ③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1.本诗的颔联和颈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述。

    2.“莲花”有哪些用意?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君子坦荡荡,                

               ,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          

    ③邻国相望,                          

    ④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上长长而民兴弟,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⑥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⑦人莫知其子之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慎独”一语,较早见于《大学》和《中庸》。《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A            B    。”古人是注重内在的善与外在的善的统一的。   C  ,才会有“慎独”的。《中庸》论修养,也强调在“慎独”上下工夫。它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曾国藩教子,写了著名的“日课四条”,即:慎独、主敬、求仁、习劳。而这四条中,       D   。1939年,刘少奇同志在延安所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演讲里,   E     。 时至今日,“慎独”依然有着它的价值和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苏格拉底说:“我试图说服你们每个人不要更多地考虑实际利益,而要更多地关心道德的完善,更多地考虑国家的利益和其他公共利益。”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感悟或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