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0 题
  1. 黍,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汉族最早耕作的粮食作物之一。《史记》记载:“泾水一斛,其泥数斗。且粪且溉,长我禾黍。”泾水即今陕西境内的泾河,所谓“粪”即“淤”。这种引水灌溉,人工增肥的“淤田”法,早在战国时就普遍用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种植“黍”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最适宜泾水流域“淤田”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泾水冲积区种植“黍”的优越自然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土层深厚 ②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黄土通透性好  ③河泥淤田,土壤肥沃 ④泾水流量充沛,满足四季灌溉需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胡焕庸线是由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的,该线从黑河市至腾冲市,揭示了中国人口密度分布的东南和西北分异,该线东密西疏的人口格局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具有“不可破”的特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胡焕庸线不可破的原因是(   )

    A. 自然环境   B. 城市化   C. 交通   D. 农业

    2.结合表格可以表明(   )

    A. 东南地区的人口数量在减少   B. 西北地区人口数量在增加

    C. 西北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东南地区   D. 西北地区人口密度增长率低于东南地区

    3.下列哪些说法可能使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分布格局发生显著变化(   )

    A. 西部地区城市化速度适度加快,扶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发展

    B. 加快东部地区的建设,形成东部城市群

    C. 从根本上解决自然资源东西分配不均的状况

    D. 加强东部地区的交通建设,完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下面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   )

    A. 黄河的干流由北向南流   B. 降水分布特点主要受夏季风影响

    C. 南部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D. 贺兰山为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2.宁夏(   )

    A. 干旱危害最严重的地区降水量也最少

    B. 黄河沿岸引水灌溉,干旱危害程度低

    C. 中东部的草原区对干旱的承受能力较强

    D. 中西部第一产业为主,抵御干旱能力较强

    3.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宁夏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黄灌区增加水稻种植,提高粮食产量

    B. 中部大规模植树造林,治理土地荒漠化

    C. 山区恢复天然植被,增强水源涵养功能

    D. 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麦收后,都会留有大面积土地种植玉米。覆盖土壤表面的小麦秸秆在湿热的环境中容易发生霉变,使后期生长作物产生病虫害。我国东北地区每年会产生大量的玉米秸秆,玉米杆粗且硬,不易粉碎,低温不易腐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面关于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和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北方地区,秸秆覆盖土壤表面,起到保水作用

    B. 北方地区,秸秆翻压土中,起保热保水作用

    C. 南方地区,秸秆覆盖土壤表面,给玉米生长提供营养

    D. 南方地区,秸秆翻压土中,起保热保水作用

    2.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东北地区玉米秸秆处理的方式,正确的是(   )

    A. 燃烧还田恢复土壤肥力   B. 粉碎还田恢复土壤肥力

    C. 大量用于发酵沼气   D. 适量用于燃烧发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随着2016年秋季的一股冷空气南下,多地气温跌破冰点,网友制作了一幅全国秋裤地图,这幅图直观地反映了全国各地穿衣的大致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图中东部地区穿衣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大气环流   B. 海陆位置   C. 纬度   D. 地形

    2.关于秋裤准备区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区域温度约为0度   B. 东段与我国南北方分界线基本吻合

    C. 该区域将出现降雪天气   D. 该区域将向南移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6年2月23日,我国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储藏马铃薯不受欢迎,市场对新鲜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大。西南地区马铃薯生产最大的特点是周年生产、周年供应。读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生产表,完成下列各题。

    1.西南地区各个季节都有当地时鲜马铃薯上市,主要原因是

    A.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B. 种植经验丰富,技术成熟

    C. 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D. 国内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

    2.西南地区种植小春马铃薯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 洪涝   B. 霜冻   C. 干旱   D. 光照

    3.大春马铃薯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是

    A. 低热河谷地带   B. 高海拔地区   C. 中低海拔地区   D. 四川盆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读某地太阳视运动图(图中73°26′为一年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图中时间为太阳在地平线上的北京时间),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可能位于(   )

    A. 加拿大附近   B. 俄罗斯附近   C. 英国附近   D. 澳大利亚附近

    2.该地日出、日落的地方时分别是(   )

    A. 3:30  18:30   B. 4:30  19:30   C. 6:00  18:00   D. 6:30 18:30

    3.该地的经纬度是(   )

    A. 120°E,40°S   B. 12035°E,40°S

    C. 135°W,40°N   D. 135°E,40°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下图示意区域进行地质考察,组员在甲、丙两处岩层中发现了同样距今约440万年的古生物化石,在乙处发现了距今约830万年的古生物化石。同时发现湖泊和河流连接的河道水流流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考察时流向大致向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组员们测量丁处河源与湖面高差,四组数据中正确的是(   )

    A. 36米   B. 87米   C. 152米   D. 235米

    2.图示地区的地质地貌为(   )

    A. 背斜谷   B. 背斜山   C. 向斜谷   D. 向斜山

    3.下列地理现象中与考察地相符的是(   )

    A. 雪峰连绵   B. 盐沼广布   C. 黄土层深厚   D. 湖泊为淡水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为某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若甲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90°。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位置太阳高度为(   )

    A. 43°   B. 47°   C. 66.5°   D. 68.5°

    2.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

    A. 21.5°   B. 25°   C. 45°   D. 53.5°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等厚度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40”等厚度线大约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 图中“52”等厚度线大约为我国地势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交界处

    C. 我国地壳厚度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由薄到厚的变化趋势

    D.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的地壳平均厚度由厚到薄

    2.下列剖面图中,能正确表示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的是  (   )

    A.    B.

    C.    D.

    3.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

    A. 海平面   B. 岩石圈底部   C. 莫霍面   D. 软流层中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②地形区为(   )

    A.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 渭河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2.关于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 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C.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3.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A. 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 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C. 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 是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4.有关①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的叙述,叙述正确的是 (   )

    A. 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B. 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C. 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D. 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流传深远,脍炙人口的“东北八大怪”、“云南十八怪”等传统民谣是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传统民俗风情的精准描述,具有深刻的地理学内涵,其中大缸小缸腌酸菜是“东北八大怪”之一。四季衣服同穿戴是“云南十八怪”之一。

    材料二:下图为近30年来东北部分地区农业类型布局变化图。

    (1)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民谣中所描述的部分民俗现象目前已经消逝。以东北“大缸小缸淹酸菜”的消逝为例,简析其过去形成和现在消逝的原因。

    (2) 吉林玉米种植区号称“黄金玉米带”,其东侧的长白山、西侧的草原和湿地都是“黄金玉米带”稳定发展的天然保障,分别分析它们对图中玉米带具有的“保障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该地年降水量不足3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以上。湖面万千飞鸟,湖中鱼群游弋,其西北面是面积广阔的芦苇地。

    材料二 博斯腾湖及周边事物示意图。

    (1)推断博斯腾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湖泊、飞鸟、鱼群、芦苇之间的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选修3:旅游地理】

    元阳县位于我国云南省南部。哈尼族的祖先来到云南南部这个边远山区,以顽强的民族性格与大自然搏斗,用石块砌成围墙,在这里种植水稻。到元阳旅游,主要以看梯田为主。初春的梯田,流水飞溅,恰似一条条从天而降的银链;三四月的梯田,宛如一块块绿色的地毯;夏末秋初的梯田,一片金黄;而冬天的梯田,如一面面光亮的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下图是元阳梯田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元阳梯田四季景色怎样反映了水稻生产的过程?

    (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元阳地区发展旅游业对当地带来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选修6:环境保护】

    2017年5月25日,山西运城,被跨湖大道分隔开的盐湖湖水呈现红绿两色。据了解,泛红一侧的盐湖中生长着一种叫杜氏盐藻的嗜盐绿色微藻,在特定的环境下,杜氏盐藻会产生血红素,藻体呈红色,因此造成了盐湖的色彩差异。据此回答问题。

    (1)杜氏盐藻为什么迅速繁殖?

    (2)杜氏盐藻大量生长繁殖有什么危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