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判断题 1 题,填空题 2 题,问答题 1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B、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C、消除了美国对中国的威胁     D、赢得了安定的社会环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临时宪法》          B、《宪法大纲》

    C、《共同纲领》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①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为中国石油工业作出贡献,被誉为“铁人”的是(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王崇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人民公社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

    A、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B、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C、政社合一不利于经营管理        D、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观目的是 (   )

    A、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B、夺回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

    C、消除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   D、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

    A、林彪集团被粉碎            B、“四五运动”的爆发

    C、“四人帮”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  D、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   )

    A、中共七大的召开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实行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是  (   )

    ①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②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③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④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⑤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   )

    A、大力减轻农民负担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巩固人民公社      D、建立和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我国保证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机关是(   )

    A、各级政治协商会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C、各级政府和各级法院  D、各级检察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要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无论任何人、办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权限,我们要用法治精神来建设现代经济、社会、政府。”自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开始于  (   )

    A.中华民国成立   B.抗日战争胜利  

    C.三大改造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废除的标志是  (   )

    A、土地革命完成       B、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

    以下表述是从下面两幅图片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中共十二大

    1982

    北京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

    1987

    北京

    明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三步走战略)

    中共十四大

    1992

    北京

    十四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的提法。明确下一步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中共十五大

    1997

    北京

    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中共十六大

    2002

    北京

    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导思想。

    (1)这几次会议都是新时期我党探索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

    (2)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我党在新时期的重要指导思想。(     )

    (3)我国的改革开放到1992年十四大召开后进入新阶段。(     )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是从三大改造完成开始的。(     )

    (5)“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识下图,把下列字母代号的地点填入图中适当的方框中。(2分)

    A、长江三角洲B、最大的经济特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3分)

    A .开国大典,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

    B.  率先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

    C、沿江开放城市起“龙尾”作用的城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问答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摘自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闭幕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党有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2)中国道路来之不易。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走了许多弯路后,一次重要的会议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做了重大转折。这是哪次会议?工作重点作了什么转折?(2分)

    (3)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比如:国防科技上,我国研制出原子弹、氢弹。被誉为“两弹元勋”的谁?从他身上,你能学习到什么精神?(2分)

    (4)请指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指哪些?(3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3月3日至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5000多位代表委员聚首北京,审查.审议和讨论“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政府工作报告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商国是,话民生,献计出力,坦诚直言。

    材料二: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请回答:

    (1)共和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诞生于哪一年?这部法律的性质是什么?(2分)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7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建国后我党对农村政策进行了调整。下面是某历史网站就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农业政策的图片展,从图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与图一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对农民有何意义?(2分)

    (2)党和国家从1953年开始对农业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分析图二信息,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哪一年?通过何种方式完成的?(2分)

    (3)图三中,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的牌子。据当时报道,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你认为这种做法正确吗?请简单说明理由。(2分)

    (4)由图四看出,党和政府的“三农”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5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年风雨兼程,在这“第二次革命”的征途上,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着人民,突破了一个又一个传统“禁区”,闯过了一道又一道艰难险阻。成功与挫折相伴,反思与期盼链接,欢欣与忧虑交织 ……穿越30年,随着城乡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亲历国民经济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历史留给国人无数难以忘却的记忆。  

    -----新华网    2008-01-28

    材料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了题为《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的演讲。温家宝说,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实现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对外开放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他再次强调,中国的开放政策不会变。本世纪前五十年不变,五十年以后,中国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将更加频繁,更加相互依赖,更不可分,开放政策更不可能改变。

    (1)材料一中的“第二次革命”指什么? 它从什么时候开始的?(2分)

    (2)根据材料二,中国对外开放的作用有哪些?(2分)

    (3)请你为我们祖国未来的发展献计献策。(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