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简答题 3 题,推断题 1 题,实验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201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   B. 使用共享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

    C. 开发利用各种清洁能源   D. 大量使用农药提高家作物产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白酒和白醋   B. 用MnO2区分H2O和5% H2O2溶液

    C.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N2和CO2气体   D. 用肥皂水鉴别蒸馏水与CaCl2溶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叙述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蜡炬成灰泪始干   B. 吃进的食物一断时间后被消化了

    C. 淋雨后,自行车生了锈   D. 水放进冰箱一断时间后结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7年3月22日,备受永春人民瞩目的兴泉铁路永春段天马山隧道正式动工建设。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列车将在永春大地上呼啸奔驰,修建高铁广泛使用金属材料,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A. 锰钢   B. 生铁   C. 氧化铁   D. 硬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以下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

    A.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SO2   B. 两个氮分子:2N2

    C. 三个氢原子:H3   D. 正二价的镁元素:Mg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欲配制10.0%的NaCI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环境

    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①焚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C.化学与安全

    D.认识微观粒子

    ①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②夜间发现煤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①花香四溢说明分子不停地运动

    ②氧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说明分子很小

    A. A   B. B   C. C   D.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17年5月,中科院、国家语委会和全国科技名词委正式为118号元素定名,其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符号为og   B.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8

    C. 原子的质子数为179   D.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7 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 X的化学式为

    A. Ag2S   B. AgS   C. Ag2O2   D. Ag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某有机物6.0 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 g二氧化碳和10.8 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  )

    A. 一定只含有碳元素

    B. 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 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是KNO3和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 ℃时,KNO3的溶解度是30

    B. 30 ℃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C. 将30 ℃时等质量的KNO3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24 ℃,此时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大于KNO3的质量分数

    D. 当KNO3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以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KN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3 题
  1. 家庭里的厨房实际上是一个化学世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洗碗时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_____作用;

    (3)家用净水器中使用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作用;

    (4)调味剂永春老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醋酸的化学式是(CH3COOH),它是由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5)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品质优良的高效净水剂,能被科学家们公认为绿色消毒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金属是重要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教室里的电线,是用铜芯制作,因为其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实验室中有一批生锈的铁架台,它们生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教学楼前的护栏材料为镀锌钢管,在镀锌管的防锈原因是钢管表面的锌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__________(填化学式),保护钢管不受锈蚀。

    (4)如图,向一定量AgNO3溶液中加入铜和锌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

    ①若溶液甲显蓝色,则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溶液显蓝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若乙中含有锌、铜、银三种固体,则溶液甲中所含的金属离子符号为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 从微观角度(图1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 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_(填“原子”或“分子”)。

    ② 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_______ 。

    (2) 从反应类型角度(一种物质可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生成,以二氧化碳为例。)

    ① 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是_________(填一种物质化学式)。

    ② 高温下,碳酸钙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③ 在一定条件下,碳与铁的氧化物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该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__________是还原剂。

    (3) 从能量变化角度(利用图2装置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① 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 将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其中能引起白磷 燃烧的是_____________ (填标号)。

    A. 氯化钠                 B. 硝酸铵                    C. 浓硫酸                   D. 氢氧化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红棕色固体。

    (1)C物质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B物质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D物质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

    (3)写出C与D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以下是我们熟悉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请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小刚同学把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检验,发现石灰水不变浑浊,经实验排查了石灰水变质的原因,你认为还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若反应后要回收二氧化锰,操作步骤分别为溶解、过滤、________。

    (4)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用装置F净化气体(氧气中混有水蒸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5)常温下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为了收集较纯净的NO气体,利用如图仪器Ⅰ、Ⅱ,先在Ⅰ中装满水,用胶管将________(填导管口字母)相连组成收集装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H2C2O4)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受热分解后得到三种氧化物,某兴趣小组对草酸的有关性质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一:草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_色。

    猜想二: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其受热分解产生的三种氧化物可能是CO2、CO和______(填化学式)。

    【阅读资料】Ⅰ.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遇水变成蓝色。

    Ⅱ.向氯化钯溶液中通入CO,会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为验证猜想二,设计将草酸受热后得到的气体,通过如下图的A、B、C三个装置,请确定气体通过装置的顺序______________(填序号)。

    【实验结论】若实验装置连接正确,当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时,证明猜想二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①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中还有一个缺陷,处理方法是_________。

    ②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实验室用10g的98%浓硫酸配制19.6%的稀硫酸,需加水___________ m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黄铜中锌的含量影响到它的性能,含锌量大于46%~50%的黄铜因性能硬脆,不能进行压力加工,为了测定某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取30.0 g黄铜(铜锌合金)样品,向其中逐渐加入稀HCl,产生气体质量与加入稀HCl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

    (1)样品中Zn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2)将反应后溶液蒸发44.8g的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