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邱少云、黄继光等“最可爱的人”创造的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包括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④国际主义精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事迹属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有(     )

    ①“铁人”王进喜克服重重困难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 ②焦裕禄为改变兰考面貌献出生命 ③邓稼先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 ④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说《平凡的世界》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了伙”分别指(  )

    A. 土地改革和农业生产合作社   B. 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内容属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内容的是(  )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坚持改革开放 ③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 )

    ①朝鲜爆发内战  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③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农业、轻工业和商业 ④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指的是党的工作(   )

    A. 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 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C. 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D. 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

    A. 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B.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 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D. 采用公元纪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面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A.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 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C.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歌词“长鞭呀,那个一甩呀,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之时   B. 人民公社成立之时

    C. “一五”计划完成之时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语汇有着鲜活的时代印记。与下图所示事件相符合的语汇是(   )。

    A. 开天辟地   B. 星火燎原   C. 当家作主   D. 改革开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以下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主题是( )

    A. 实行土地改   B. 实行农业合作化   C. 实行三大改造   D.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内容出自(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义勇军进行曲》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创建于清康熙八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1954年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出现在(   )

    A. 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为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运动的开展 (   )      

    A. 土地改革   B. 农业合作化

    C. “大跃进”      D. 人民公社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壁画出现在哪一时期(  )

    A. 抗美援朝  

    B. 大跃进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以下四幅图片所反映的生产关系变革中,不利于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一五计划”“公私合营”“中共八大”“大跃进”“四人帮”“大庆油田”等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B.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   )

    A. 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B.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是在党的哪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                       (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四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下图是小岗村农民共按手印群雕。1978年的一个冬夜,该村18人按下手印,搞起“包产到户”,一时惊天动地。

    (1)材料一出自哪一部法律文献?此法律颁布后,在农村相应进行了哪一实践活动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2)群雕中小岗村农民的做法,体现了我国哪次重要会议的精神?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实行了怎样的改革?

    (3)综上所述,这两次农村改革的异同点分别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83年成立)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该公司在2011年财富世界500强名单中排名第5位。

    材料三 1992年1月20日上午,有一位87岁的老人乘电梯登上50层高的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旋转餐厅。他临窗而坐,观看深圳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高兴地说:“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深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该企业名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该企业改名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这位老人是谁?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出了一条怎样的“新路”?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  《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时期

    主题词

    “一五”(1953—1957)

    工业增速、赶英超美

    “二五”(1958—1962)

    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

    走向改革开放

    “八五”(1991—1995)

    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

    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

    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1)依据材料一,概括1952年到1956年公私经济比例发生什么变化?所有制成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导致1957年、1984年和1993年三个GDP增长率峰值出现的关键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成功的经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根据下面的两幅图片,确立中心,自拟标题,写一篇80-120字的内容介绍,说明事件之间的联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