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选择题 23 题,填空题 2 题,实验题 1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3 题
  1.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分子,其化学式为H3。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具有相同的

    A. 原子数   B. 分子数   C. 体积   D. 物质的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① 过滤     ② 蒸发     ③ 溶解     ④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A. O2   B. CH4   C. CO2   D. S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实验操作和处理方法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的是

    ①将水沿着烧杯内壁缓慢加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朝向任何人 ③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④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氧化铜,再通入氢气。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镁粉25.2g(1g以下用游码),他把镁粉放在右盘,当天平平衡时,所称取的镁粉的实际质量是

    A. 25.2g   B. 24.8g   C. 24.2g   D. 26.8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六项中的

    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

    A. ①③⑤   B. ③⑤⑥   C. ①②④   D. ②④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分离沸点不同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的方法是

    A. 过滤   B. 蒸馏   C. 萃取   D. 分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了以下实验数据,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A. 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   B. 用50mL量筒量取5.26mL盐酸

    C.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是3.5   D. 用100mL量筒量取5.0mL盐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 25℃,1.01×105Pa,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C. 在常温常压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 标准状况下,11.2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KOH的摩尔质量是56g

    B.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就是其相对原子质量

    C. 硫原子的质量就是硫的相对原子质量

    D.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时,氮气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2   B. Na2O   C. NaClO   D. FeSO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 溶液   B. 悬浊液   C. 乳浊液   D. 胶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5℃ 101KPa条件下,1摩尔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升

    B. 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的氧原子数相同

    C.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只要分子数相同,所占体积相同,质量也相同

    D. 标准状况下,体积是22.4升的物质,其物质的量是1摩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 K+ 、MnO4-、Na+、Cl-   B. K+、Na+、NO3-、CO32-

    C. Na+、H+、NO3-、SO42-   D. Fe3+、Na+、Cl-、SO42-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溶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g/100g水,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 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   B. 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 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   D.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小李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 复分解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置换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A. 冷水   B. 沸水   C. NaOH溶液   D. NaCl溶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 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

    A. 1∶2   B. 1∶4   C. 3∶4   D. 3∶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B. 稀 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 H2SO4 反应:Ba2++SO42-=BaSO4↓

    D.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下列物质: ⑴Na⑵ Br2 ⑶Na2O ⑷NO2 ⑸CO2 ⑹ SO3 ⑺NH3 ⑻H2S ⑼HCl  ⑽ H2SO4 ⑾Ba(OH)2 ⑿NaCl ⒀蔗糖 ⒁NaCl溶液。

    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____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NaH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的盐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先出现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随后______________,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1)标准状况下:22g CO2的体积是______.

    (2)0.01 mol某气体的质量是0.28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

    (3)相同条件下,CH4与O2的质量比是1:8时二者的体积比是______。

    (4)2gNaOH溶于水配制成______mL溶液时其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在一烧杯中盛有H2SO4溶液,同时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溶液中央,向该烧杯中缓缓注入 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设H2SO4和Ba(OH)2溶液密度相同]。

    试回答

    (1)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I、配制480 mL 0、3mol/L NaOH溶液。具体如下:

    (1)需______gNaOH。

    (2)配制过程中,下列仪器不会用到的是_____________,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

    A.托盘天平  B.250mL容量瓶  C.玻璃棒  D.胶头滴管

    (3)实验过程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  

    (4) 定容操作:将蒸馏水注入所选的容器中,直到其中液面接近其刻度线___________处时,改用____________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_____正好与刻度线_______。将瓶塞子盖好,反复倒转摇匀。

    (5)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字母表示)  B→  →  →  →  →   →G 。___________

    A.冷却  B.称量  C.洗涤  D.定容  E.溶解  F.转移  G.摇匀

    II、乙同学用18.4mol/l浓硫酸配制100ml 3.6mol/L的稀硫酸。用100 ml量筒量取20 ml 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 ml 刻度线,再搅拌均匀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在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操作出现的后果是(填:“溶液浓度不准确”、“偏低”、“偏高”、“无影响”):

    (1)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称取已吸潮的氢氧化钠固体_____________。

    (2)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容量瓶中有少量水。______________。

    (3)发现溶液液面超过刻度线,用吸管吸出少量水,使液面降至刻度线____________。

    (4)转移时不慎将溶液倒在瓶外;____________;

    (5)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