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13 题,填空题 12 题,实验题 6 题,简答题 2 题
简单题 3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3 题
  1. 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D、不振动的物体也有可能发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声音的音色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现象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 利用声纳探测海底深度

    B. 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内部探伤

    C. 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

    D.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关于声现象中,以下知识结构错误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

    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

    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

    A.蝙蝠飞行是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庞大的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的作用是

    A.阻止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

    B.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

    C.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沸腾

    D.阻止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沸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两盆冰水混合物,各自处于太阳下和背阴处,在盆内冰尚未熔化完以前,用温度计去测盆内水的温度时

    A. 太阳下的那盆水温度较高

    B.背阴处的那盆水温度较高

    C.两盆水的温度一样高

    D. 不知气温高低,无法判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下列几组物态变化的过程中,都是吸热的是

    A.熔化、液化         B.液化、汽化

    C.汽化、熔化         D.凝固、液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亦大

    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温度为48℃的海波的状态是

    A.一定是液态                    B.一定是固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D.以上三种状态都可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将盛有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

    烧杯中的水沸腾,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

    A. 温度为100℃,并沸腾

    B.温度略低于100℃

    C.经较长时间,才能沸腾

    D.温度为100℃,但不沸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估测是人的一种基本的能力,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人的正常体温

    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D.张家港市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2 题
  1.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而产生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在气温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如果看到闪电后,3s钟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_______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通常,我们交流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人在游泳时鱼会吓跑,说明声音能在 中传播,而在 中声音是不能传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音调、_______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其中_______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有资料显示,噪声经过一块100m宽的林带可降低20一25dB,道路两侧种植着许多树木,这是在__________减弱噪声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炎热的夏天,发现中暑患者后,常常把患者扶到通风处,并在患者身上擦上酒精,这里用到的主要物理道理是:(1) (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来测量温度的,下图体温计的量程是 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________。请读出下图温度计的读数,读数是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西瓜切开后,常用保鲜膜覆盖切面,这样做的目的是减慢水分 。 如果对烧开的水继续加热,水会_______热(填“吸”或“放”),此时,水的温度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写出下列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各现象是吸热还是放热?

    (1)冬天,早晨出来跑步,口中呼出“白汽”:______,____热

    (2)水结成冰:_______,____热;

    (3)潮湿的衣服晾干;__▲_   _,____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的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_ ℃,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读表格。在30℃时,水银为__态,氮为__态,萘为__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早春冰河解冻会感到寒冷,这是因为__▲  _ 时要▲_热的缘故;

    盛夏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爽,这是因为___▲ 的缘故;

    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得多,这是因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10年春晚,阔别舞台已久的“小虎队”重新站在观众面前,一曲《爱》让人们找到了那熟悉的的旋律。这是因为他们的声音 没发生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气温影响着地面附近的空气状况,气温越高,地面附近空气变得越稀薄,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度越快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较上层快,所以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1)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源传播时向  ________ (上 / 下)拐弯。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的传播路径向  ________ (上 / 下)拐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6 题
  1. 如图,在一个正在发声的喇叭上放上一些泡沫小球,调节音量开关,逐渐调大音量,会听到声音的 变大,同时看到

    实验表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室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____两根琴弦(只填写字母代号)。

    (2). 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以上4个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只填写数字代号)。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

    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

    (3).实验中,沸腾时的气泡变化图是 ________。(图a/b)小明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表中.根据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 ℃。

    (4).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停止给水加热,水的沸腾将________ (停止/继续)。说明水沸腾的条件是:一、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右图作出水沸腾的图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

    A.估计被测物液体的温度;

    B.取出温度计;

    C.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选择适当的温度计;

    D.让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E.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

    则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在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烧瓶中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这是因为喷出的蒸气发生了___现象,“白汽”产生时会___热(填“吸”或“放”).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__,玻璃片的温度将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温度计,A为一塑料瓶,B为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记录数据如下表:

    温度/℃

    17

    19

    21

    23

    25

    27

    h/cm

    30.0

    24.9

    19.7

    14.6

    9.4

    4.2

    (1)此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______.这个温度计的塑料瓶部分(图中的A)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_________.

    (2)用此温度计______(能/不能)测29℃及其以上的温度.

    (3)利用此温度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2 题
  1. 有A、B两种固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l)晶体图是 ________。它的熔点是________________;

    (2)该晶体熔化过程用了________________分钟时间;

    (3)该晶体熔化时需要________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上升/保持不变/下降)

    (4)晶体图像上,3min时是 ________态, 8min时________________态,12min是 ________态。

    (5)下列四幅图中表示非晶体凝固的图像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冬天上课时紧闭门窗,开启教室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珠,这是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层水珠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你猜想的依据:

    我的猜想:呈在 侧(室内/室外);猜想的依据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