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语言应用 3 题,选择题 5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语言应用 共 3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選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以来,除了载人航天飞行器会回收之外,其他上天的人造物体陆续被遗弃在太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空垃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航天活动。比如厄瓜多尔的一颗卫星升空后不到一个月,就与太空中的火箭残骸相撞而报废。这种威胁不仅仅发生在太空,甚至地球上的人类也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应是人类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墓志铭是记述死者功绩的简短铭文。请结合所学课文内容,用第二人称为格斯拉写一段“墓志铭”。要求用语得体,有感染力,不超过6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是某网上书店购书流程图,请将其转换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5 题
  1.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创新的行为要在脚踏实地中稳中求进。创新的想象可以海阔天空,________一旦付诸实践,就要脚踏实地、严肃认真,________稍有不慎,就可能带来较大损失,________在战场上严重失利。________创新要坚持稳中求进,要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全面考虑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稳”是前提,“进”是目的。保持稳妥是为了更好地进取。________只求稳不求进,就成了“空想家”。

    A

    如果

    因此

    进而

    /

    只要

    B

    因为

    甚至

    因此

    C

    如果

    甚至

    /

    如果

    D

    如果

    因为

    进而

    所以

    /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代送,车费减倍。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倍收费。

    B.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气候科学家早前宣布,因厄尔尼诺事件再次来临,2015年气候可能成为有气候记录以来最炎热的一年。

    C. 从全国来看,市、县级不动产登记职责和机构整合工作严重滞后,已成为当前制约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推进《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的最大难题和障碍。

    D. 今年将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指导下,启动“江苏读书节”“书香荆楚”“书香八闽”“书香岭南”“三湘读书月”“南国书香节”等一系列全民阅读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 穷饿无聊   B. 吴之民方痛心焉

    C.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D. 几邂逅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A.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B.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C. 断头置城上

    D.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细细的秋雨,如多情的女子低吟浅唱,似在诉说秋水长天,又似在传唱春华秋实。你看,初秋的雨,从灰暗的天空款款而来,不急不慢,悠闲自在。     。早起上班、上学的大人孩子们或步履匆匆,或不紧不慢地感受秋雨的惬意。我听到了初秋的脚步,在绵绵飘洒的细雨中悄然而至。

    A.前些天的酷暑炙热,已被迎面而来的微微的风驱除,自脚底腾升起一抹清凉

    B.那自脚底腾升的一抹清凉,正是迎面而来的微微的风驱除前些天的酷暑炙热形成的

    C.微微的风迎面而来,驱除了前些天的酷暑炙热,自脚底腾升起一抹清凉

    D.微微的风迎面而来,自脚底腾升的一抹清凉早已驱除了前些天的酷暑炙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金忠,鄞人。少读书,善易卜。兄戍通州亡,忠补戍,贫不能行,相者袁珙资之。既至,编卒伍。卖卜北平市,多中。市人传以为神。僧道衍称于成祖。成祖将起兵,托疾召忠卜,得铸印乘轩之卦。曰:“此象贵不可言。”自是出入燕府中,常以所占劝举大事。成祖深信之。燕兵起,自署官属,授忠王府纪善,守通州。南兵数攻城不克。已,召置左右,有疑辄问,术益验,且时进谋画。遂拜右长史,赞戎务,为谋臣矣。

    成祖称帝,论佐命功,擢工部右侍郎,赞世子守北京。寻召还,进兵部尚书。帝起兵时,次子高煦从战有功,许以为太子。至是淇国公丘福等党高煦,劝帝立之。独忠以为不可,在帝前历数古嫡孽事。帝不能夺,密以告解缙、黄淮、尹昌隆。缙等皆以忠言为是。于是立世子为皇太子,而忠为东宫辅导官,以兵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六年命兼辅皇太孙。

    帝北征,留忠与蹇义、黄淮、杨士奇辅太子监国。是时高煦夺嫡谋愈急,蜚语谮太子。十二年北征还,悉征东宫官属下狱。以忠勋旧不问,而密令审察太子事。忠言无有。帝怒。忠免冠顿首流涕,愿连坐以保之。以故太子得无废,而宫僚黄淮、杨溥等亦以是获全。

    忠起卒伍至大位甚见亲倚每承顾问知无不言然慎密不泄处僚友不持两端退恒推让之明年四月卒。给驿归葬,命有司治祠墓,复其家。洪熙元年,追赠荣禄大夫少师,谥忠襄。官子这翰林检讨。

    (选自《明史》列传第三十八,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忠起卒伍/至大位甚/见亲倚/每承顾问/知无不言/然慎密不泄处/僚友不持两端/退恒推让之/

    B. 忠起卒伍至大位/甚见亲倚/每承顾/问知无不言/然慎密不泄/处僚友不持/两端退恒推让之/

    C. 忠起卒伍至大位/甚见亲倚/每承顾问/知无不言/然慎密不泄/处僚友不持两端/退恒推让之/

    D. 忠起卒/伍至大位/甚见亲倚/每承顾问/知无不言/然慎密不泄处/僚友不持/两端退恒推让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易卜”指占卜,此处的“易”指《周易》,古人根据《周易》所记录的卦象进行占卜。

    B. “世子”是帝王和诸侯的嫡长子,后来特指王爷、诸侯爵位的继承者的正式封号,继承者仍须为嫡长子。

    C. “连坐”指中国古代因他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的制度。

    D. “复其家”指免除他家的赋税徭役,“复”在古代有免除兵役或徭赋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忠深得成祖信任。成祖举事前,金忠就能自由出入燕王府;成祖举事后,金忠更是被委以重任,还做了谋臣。

    B. 金忠恪守礼法。成祖称帝后,想要立跟随自己征战的次子高煦为太子,金忠引述古代庶嫡相争的事加以劝阻。

    C. 金忠辅佐太子十分忠心。太子被高煦陷害,金忠脱去帽子磕头痛哭,为太子辩解,最终保住了太子及其僚属。

    D. 金忠死后依然受到优待。金忠去世后,皇上赐驿车护送他的灵柩回乡下葬,并且封他的儿子金达为翰林检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卖卜北平市,多中。市人传以为神。僧道衍称于成祖。

    (2)以忠勋旧不问,而密令审察太子事。忠言无有。帝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錾磨师傅

    耿 立

    这是一个平原里的人都熟悉的石匠,一年总有几回从村庄走过。他走过来,把褡裢从肩头一甩,锤子錾子互相碰响。父亲与石匠就在驴子前的空地上,各自提下裤裆,蹲下,互相递上纸烟,霞光的斑斓里有了剪影般的影子,映在磨道边的屋墙上。辣辣的烟雾弥漫着,很浓。

    天到半下午,太阳的光减了力量,在阴凉里就有点冷。錾子和锤子单调的闷音叮叮当当响。石匠师傅全然不在意我的存在,哼起歌子来:

    “怀揣着雪刃刀,怀揣着雪刃刀,行一步,啊呀哭,哭号陶,急走羊肠去路遥,天,天哪!且喜得明星下照,一霎时云迷雾罩。”

    在师傅的眼窝里,我看出了水珠,汪汪的,本是干涸的松皱的眼袋忽地明亮。

    我问唱的什么?他放下锤子。“《夜奔》。”

    “《夜奔》是什么?”

    “就是夜里走路到梁山。逼得夜里走路。”

    梁山,在我们平原的边缘上。但为何成为“夜奔”,我还是不明白。师傅说,大了,有了识见,就会明白。

    我问师傅见过山吗?他笑了,说他就从很远的深山里,在农闲的时候到平原来,凭着手艺叮叮当当地挣钱。在我的眼睛里,师傅是见过世面的人,很神秘,那一錾一錾的有节奏的声音,也像是魔力和韵调。

    平原外的一切是什么模样?师傅问我想跟他走吗。

    “想!”

    “为什么呢?”

    “天天吃煎饼。”

    师傅放下錾,把锤子放到磨盘上,“孩子,你还小。”他摸着我的头顶说。

    “大山不好吗?”

    这一问,好像捅到了师傅的苦处。他摇摇头,“你还小,哪里都有作难的时候啊,大了,等你见到山,经历了,就明白了。”我感到师傅的话极深奥,就想他许是不愿意带我去看山。

    我有点想哭,就缠着他,让他等着我,等我长大了,到山里去找他,师傅乐了。

    父亲看我如此的样子,就说拜石匠做师傅,将来能拿动锤子錾子,可以背着褡裢的年纪,就跟着师傅到平原外走动。于是,我恭恭敬敬地叩了头。父亲打了酒,杀了一只鸡,配上从地里摘下的还有黄花的黄瓜。

    第二天师傅走了,我和父亲送他到村外的土路。一个光光的脑壳,一个褡裢,一把錾子叮当着远了。

    这以后的日子,师傅在霜降的时候,都会来我们的村子。每次师傅来的时候,总不会空手,带一些平原不常见的物件,煎饼、山核桃、榛子……他从褡裢里掏出那些东西的时候,总会说“我的小徒弟”。我发现师傅十分地珍爱师徒关系,在学屋里,我曾比较老师和师傅,觉得老师不会给我带来平原外的神奇,而师傅说,等我大一点,他就会给我打一把錾子和锤子,和他到平原外走一走。

    也许,师傅给我的是平原外的牵挂。有一年,到了霜降,师傅没来,到了寒露,师傅还没来,村子里的几家磨都钝了,变得喑哑。贴近年关的时候,我在村外看到了一个背褡裢的人,他告诉我师傅死了,在一家的磨道里,拿着錾子,忽然一放锤子,一口气没上来,走了。

    我听了,伤心地哭了起来,平原外牵念我的人走了,我对平原外的牵念也减了许多。也许师傅有许多的苦楚,我想到他第一次不自制地在一个平原深处的孩子面前唱起《夜奔》。后来,我在空余时,喜欢起篆刻。我有一个愿望,哪天就刻一方肖像印章,内容是林冲在雪夜,斜背着长枪,枪端处,挑着的是酒葫芦,也是天黑得紧,雪也下得紧……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以錾磨为线索,记述了“我”和錾磨师傅的交往过程,展现了一位普通的山民形象,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B. 文中写到师傅在錾磨时唱《夜奔》,是为了体现他的乐观、坚强和无奈,而“我”当时不能理解师傅的心情,这在情节上为下文做铺垫。

    C. 文末写“我”想到师傅唱的《夜奔》,和上文照应,表现了“我”对师傅的怀念,暗示师傅像《夜奔》里的英雄人物一样了不起。

    D. 文章讲究细节描写,在写师傅唱《夜奔》时“本是干涸的松皱的眼袋忽地明亮”,表明《夜奔》里的唱词和人物命运深深触动了他。

    E. 师傅来自大山深处,不知有无妻室儿女,所以“我”感到师傅“很神秘”,甚至连那一錾一錾的有节奏的声音,也像魔力和韵调。

    2.文中画线处錾磨师傅共两次说到等“我”大了就会“明白”,他所说的就会“明白”究竟指什么?试作说明。

    3.錾磨师傅是怎样一个人?请简要分析。

    4.文章结尾写到“我”要刻一方林冲雪夜行的印章,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5年11月7日,一位网友转载一篇文章称,“孙子要苹果手机,奶奶背着装有零钱的竹筐来付钱。真是为这样的年轻人感到悲哀,心疼奶奶……”从发布的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到,年迈的奶奶弯腰背着竹筐,看上去有些吃力,而孙子只顾自己往前走,毫不关心奶奶。

    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