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解答题 4 题,填空题 2 题
中等难度 1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0 题
  1.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下列各组中,有错误的组合是( )
    选项 乙、丙、丁
    A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钙(固体)
    B 常见碱 烧碱、纯碱、熟石灰
    C 常见营养物质 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
    D 常见合金 不锈钢、焊锡、生铁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1年1月份的冰冻灾害对我国贵州、湖南等南方省份的电力、交通造成很大的危害.有一种溶雪剂含有Na2SiO3(硅酸钠),Na2SiO3中Si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价
    B.+2价
    C.+3价
    D.+4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钱永健等发明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这项发明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带来一场革命,对我们理解绿色荧光蛋白如何发光作出了贡献.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该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钾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钾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
    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钾反应
    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钾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豆腐发酵制臭豆腐
    B.
    黄豆酿酱油
    C.
    酿酒
    D.
    水果榨果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为了警示世人因气候变化对人类危害的关注,倡导人们节约能源,2010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如图.下列做法或认识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广泛使用太阳能路灯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D.广泛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问题,也有利减轻温室效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A()与B()反应生成C( )其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2:1:2
    B.1:2:2
    C.1:1:1
    D.2:2: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两种元素,下列有关该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如果两种元素能够形成化合物化学式可能为AlN
    B.铝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C.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0
    D.13表示铝原子所含的中子数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燃烧的条件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烧杯中的水:加热铜
    片;隔绝空气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达菲”是治疗人类感染禽流感的一种药物,而合成“达菲”的主要原料莽草酸(分子式C7H10O5)存在于我国盛产的八角茴香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莽草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2:5:40
    B.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7
    C.每个莽草酸分子中含有22个原子
    D.莽草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t1℃时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甲、乙、丙三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要使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D.t2℃时,往100g水中加入9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190g甲的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4 题
  1. 从2008年底到2009年初,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几十年未见的特大旱灾.为缓解灾情,有些地区使用了干冰进行人工增雨.但二氧化碳也是温室效应的元凶之一.因此,有科学家设想: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会增加,可能会杀死一些海洋生物,甚至会溶解掉部分海床,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1)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写一种即可);
    (2)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3)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通常状况下的水中的溶解度______(填大或小)理由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如果胃酸分泌过多,人会感到胃痛.小军拿来了一种抗酸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该药物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右图所示.当小军看到药物说明书上的服用方法后,对此产生了探究的兴趣,请你和他一起完成探究活动.(写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抗酸药为什么嚼碎后服用.
    【作出猜想】他的猜想是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一:将一片完整的药片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5mL5%的稀盐酸;
    实验二:将一片药片______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5mL5%的稀盐酸.
    【现象与结论】实验二比实验一反应快.证明小军的猜想正确.
    【拓展探究】
    (1)碳酸镁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2)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氢钠等也常用于制作抗酸药.这些物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对身体______;二是______.
    (3)患有胃溃疡(胃黏膜溃烂)的病人胃酸过多时,不宜服用含碳酸盐的抗酸药,其原因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同学设计的“从含铜电缆废料中提取铜”的实验方案如下:

    (1)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漏斗、烧杯还有______.
    (2)写出步骤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步骤③:______;.
    (3)图是实验室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图,该装置存大一个主要的问题是______;你认为改进的方法是______.

    (4)在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看到的现象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取已经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样品中的水分忽略不计) 10g,全部溶解在放有50g水的一个大烧杯中,加入64.4g的稀盐酸(盐酸过量),充分反应后称量,烧杯中物质的质量为122.2g.
    (1)氢氧化钠变质生成了______.
    (2)求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如图所示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只写一种),属于有机材料的是________(只写一种).
    (2)加压在小钢瓶中液态二氧化碳喷出后能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在钢瓶表而涂油漆的作用是________.
    (4)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造成试管底被穿通,留下圆形小孔.在老师的启发下.兴趣小组变废为宝,将细铜丝揉成小球垫在试管底部,配上带单孔橡皮塞的导管和烧杯,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
    (1)若用此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在试管内的铜丝球上方应盛放块状________ (填药品名称.下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若用此装置制取氢气、在试管内的铜丝球上方应盛放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制备气体之前,都必须要捡查装置的气密性.写出你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