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2 题,简答题 2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0 题
  1. 关于物体的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动量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其动量一定改变

    C.物体的动量改变,其动能一定改变

    D.运动物体在任一时刻的动量方向一定是该时刻的加速度方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正方体和质量为M的正方体放在两竖直墙和水平面间,处于静止状态。m和M的接触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重力加速度为g,若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于(M+m)g

    B.水平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为(M+m)gcos

    C.墙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为mgtan

    D.墙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为mgct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图甲所示为索契冬奥会上为我国夺得首枚速滑金牌的张虹在1000m决赛中的精彩瞬间.现假设某速滑运动员某段时间内在直道上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可简化为图乙,已知运动员(包括装备)总质量为60kg,在该段时间内受到的阻力恒为总重力的0.1倍,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3 s内,运动员的加速度为0.2 m/s2

    B.在1~3 s内,运动员获得的动力是30 N

    C.在0~5 s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是12.5m/s

    D.在0~5 s内,运动员克服阻力做的功是3780 J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两端点A、B间的距离为L,传送带开始时处于静止状态.把一个小物体放到右端的A点,某人用恒定的水平力F使小物体以速度v1匀速滑到左端的B点,拉力F所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这一过程物体和传送带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Q1.随后让传送带以v2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运动,此人仍然用相同的恒定的水平力F拉物体,使它以相对传送带为v1的速度匀速从A滑行到B,这一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物体和传送带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Q2.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W1=W2,P1<P2,Q1=Q2      B.W1=W2,P1<P2,Q1>Q2

    C.W1>W2,P1=P2,Q1>Q2       D.W1>W2,P1=P2,Q1=Q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固定斜面AE分成等长四部分AB、BC、CD、DE,小物块与AB、CD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1;与BC、DE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2,且μ1=2μ2.当小物块以速度v0从A点沿斜面向上滑动时,刚好能到达E点.当小物块以速度从A点沿斜面向上滑动时,则能到达的最高点

    A.刚好为B点  B.刚好为C点

    C.介于AB之间   D.介于BC之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已知,某卫星在赤道上空轨道半径为r1的圆形轨道上绕地运行的周期为T,卫星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赤道上某城市的人每三天恰好五次看到卫星掠过其正上方.假设某时刻,该卫星如图在A点变轨进入椭圆轨道,近地点B到地心距离为r2.设卫星由A到B运动的时间为t,地球自转周期为T0,不计空气阻力.则

    A.

    B.

    C. 卫星在图中椭圆轨道由A到B时,机械能增大

    D. 卫星由图中圆轨道进入椭圆轨道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启动,启动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从t1时刻起汽车的功率保持不变,整个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恒为Ff,则

    A.0~t1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等于

    B.t1~t2时间内,汽车的功率等于

    C.汽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等于

    D.t1~t2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小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A、B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C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C球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控制住A,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A的质量为4m,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A后,A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时,C恰好离开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倾角α=30°

    B.A获得的最大速度为

    C.C刚离开地面时,B的加速度为零

    D.从释放A到C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B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具有各向同性的固定一定是非晶体

    B.饱和汽压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与饱和汽的体积无关

    C.能量耗散反映了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具有不可逆性

    D.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较大,这些液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E.若某气体摩尔体积为V,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该气体的分子体积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O1O2是半圆柱形玻璃体的对称面和纸面的交线,A、B是关于O1O2轴等距且平行的两束不同单色细光束,从玻璃体右方射出后的光路图如图所示。MN是垂直于O1O2放置的光屏,沿O1O2方向不断左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光斑P,根据该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玻璃体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折射率小

    B.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高

    C.在该玻璃体中,A光比B光的速度大

    D.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长

    E.A光从空气进入该玻璃体后,其频率变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合力做的功与动能改变关系”的实验,他们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B点,如图所示.并用重物通过细线拉小车,然后保持小车和重物的质量不变,通过改变小车释放点到光电门的距离(s)进行多次实验,实验时要求每次小车都从静止释放.

    (1)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d=______cm.

    (2)如果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小车到光电门的距离为s.该同学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来反映合力做的功与动能改变关系,则他作的图象关系是下列哪一个时才能符合实验要求______.

    A.s-t     B.s-t2     C.s-t-1      D.s-t-2

    (3)下列哪些实验操作能够减小实验误差______.

    A.调整轨道的倾角,在未挂重物时使小车能在轨道上匀速运动

    B.必须满足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必须保证小车从静止状态开始释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

    (1)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所用重物的质量为200 g。实验中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纸带下落的起始点,A、B、C为纸带上选取的三个连续点。计算B点瞬时速度时,甲同学用vB2=2gxOB,乙同学用vB=,其中所选方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乙”)同学;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运动到B点时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_ J,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________ J(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实验中,发现重物减少的势能总是大于重物增加的动能,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如图所示,一长l=0.45m的轻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连接一质量m=0.10kg的小球,悬点O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 = 0.90m。开始时小球处于A点,此时轻绳拉直处于水平方向上,让小球从静止释放,当小球运动到B点时,轻绳碰到悬点O正下方一个固定的钉子P时立刻断裂。不计轻绳断裂的能量损失,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绳断裂后球从B点抛出并落在水平地面的C点,求C点与B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2)若=0.30m,轻绳碰到钉子P时绳中拉力达到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而断裂,求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玻璃管A上端封闭,B上端开口且足够长,两管下端用橡皮管连接起来,A管上端被一段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为6cm的气体,外界大气压为75cmHg,左右两水银面高度差为5cm,温度为t1=27℃.

    ①保持温度不变,上下移动B管,使A管中气体长度变为5cm,稳定后的压强为多少?

    ②稳定后保持B不动,为了让A管中气体体积回复到6cm,则温度应变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2 题
  1. 如图,有一质量为M=2kg的平板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现有质量均为m=1kg的小物块A和B(均可视为质点),由车上P处开始,A以初速度=2m/s向左运动,B同时以=4m/s向右运动,最终A、B两物块恰好停在小车两端没有脱离小车,两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1,取,求:

    (1)小车总长;

    (2)B在小车上滑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3)从A、B开始运动计时,经6s小车离原位置的距离x。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列简谐波沿x轴方向传播,已知x轴上x1=0和x2=1 m两处质点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求此波的传播速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