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2 题,简答题 2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2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形成         B.个人素质的差异

    C.宗法制的影响        D.封建家长的喜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修筑长城          D.统一度量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丞相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官职,其终止是在

    A.清朝        B.明朝

    C.唐朝        D.元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B.万民法是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人的法律

    C.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D.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人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其进行政治改革的先后顺序是

    A.梭伦、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

    B.梭伦、伯利克里、克里斯提尼

    C.克里斯提尼、梭伦、伯利克里

    D.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梭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英国和美国都是近代较早确立代议制的国家,关于两个国家最高行政首脑相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由选举产生

    B.都对议会负责

    C.都可以解散议会

    D.任期都是四年一届,连任不超过两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法国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国家元首无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          ②国会由两院组成

    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      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圆明园自康熙46年始建,到1860年秋被焚,梦幻般存在150年。到2010年,以残骸、废墟遗世又150年!其兴败存废,写照着中国近现代史。”圆明园被焚毁与下面哪些国家有关

    A.英法        B.英俄        C.美日       D.俄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英国当时侵略需求的条款是

    A.双方商定英商进出口中国货物的关税

    B.英国人在中国犯法由英国领事裁决

    C.强迫中国开放东南沿海五处通商口岸

    D.英商在中国取得居住和租地的特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体现了太平天国

    ①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              ②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③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        ④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发生在1912年,被孙中山称为“中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建立               B.中华民国成立

    C.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D.中国共产党成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揭贴、口号等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揭贴、口号与事件搭配不符合史实的是

    A.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甲午战争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革命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五四运动

    D.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看到“1921”、“上海”、“嘉兴南湖”这些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国民革命运动

    C.抗日战争                D.中国共产党成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长征期间,面对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解决。这一解决是指

    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C.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具体体现在

    ①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②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③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残余势力

    ④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卢沟桥的炮火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由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三大战役中发生在华北地区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四月提纲》的发表         D.十月革命的胜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如果把“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开端的标志,你认为下列最主要的依据是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

    B.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向全世界宣布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

    D.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在苏联,俄罗斯民族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很不正常,我们应当接受这个教训。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为此,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C.民族区域自治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D.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新中国成立初,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其中不包括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法制建设方面的贡献是

    A.决定为刘少奇冤案平反昭雪

    B.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D.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边两幅图片反映了

    ①“一国两制”战略构想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②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④香港与澳门进入了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时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请将下列国际组织或运动,按照其成立时间先后排序

    ①华约    ②北约    ③欧共体    ④不结盟运动形成

    A.②①④③     B.④①②③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以下对当今世界格局的概括,最为准确的是

    A.多极化格局已经确立

    B.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C.多极化趋势下的“一超多强”

    D.多极化格局和两极格局并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古人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科书中的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观察图1,在通往雅典公民大会的道路上,有四种群体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请在漫画 “通途”示例中,写出其余的三种社会群体。(3分)

    (2)图2漫画“国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2分)该政治形式最早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 (2分)

    (3)图3中的联邦政府结构是依据哪一部法律文献构建的?(2分)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体现了什么原则?(2分)又是如何体现的?(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类 别

    美      国

    苏     联

    经济

    政治军事

    材料三:有人说,“冷战”如一场大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它席卷之处留下的“伤痕”犹在。一些地区性冲突至今难以合理解决,继续影响着地区局势的发展;从“两极”格局到新格局出现之前的过渡期内,地区战乱和冲突不断;留存于世的大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仍在危及人类的安全……这些,不妨称之为冷战的“伤痕遗产”。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战后怎样的战略意图?(2分)对国际格局产生什么影响?(4分)

    (2)依据材料二填写美苏冷战时期的重大敌对行动。(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冷战”留下的“伤痕遗产”有哪些?(2分)为消除“冷战”的“伤痕”你认为国际社会应采取哪些措施?(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2 题
  1. 简答题(10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

    请回答:

    (1)新中国初期,中国政府奉行怎样的外交方针?(2分)

    (2)1953年周恩来提出的、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什么?(2分)

    (3)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探究题(10分)

    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请回答:

    (1)写出西周、秦朝和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名称。(6分)

    (2)请你从上述三种制度中任选一种,谈谈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