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4 题,实验题 1 题,计算题 3 题
中等难度 1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4 题
  1. 如图所示,物体A、B随水平圆盘绕轴匀速转动,物体B在水平方向所受的作用力有(  )

    A.圆盘对B及A对B的摩擦力,两力都指向圆心

    B.圆盘对B的摩擦力指向圆心,A对B的摩擦力背离圆心

    C.圆盘对B及A对B的摩擦力和向心力

    D.圆盘对B的摩擦力和向心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80年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一颗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2001年12月21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这颗小行星命名为“钱学森星”,以表彰这位“两弹一星”的功臣对我国科技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若将地球和“钱学森星”绕太阳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运行轨道如图所示。已知“钱学森星”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约为3.4年,设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则“钱学森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约为(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质量为1 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起,第1秒内受到2 N的水平外力作用,第2秒内受到同方向的1 N的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0~2 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1.25 W

    B.第2秒内外力所做的功是1.25 J

    C.第2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

    D.第1秒内与第2秒内质点动能增加量的比值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娱乐节目中有这样一种项目,选手需要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跃到鸿沟对面的平台上,如果选手的质量为,选手抓住绳由静止开始摆动,此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绳的悬挂点距平台的竖直高度为,绳长为(),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将人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处于失重状态

    B.选手摆到最低点时的速度是

    C.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受绳子的拉力大小为

    D.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受绳子的拉力大小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长L的轻杆两端分别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铁球,杆的三等分点O处有光滑的水平转动轴。用手将该装置固定在杆恰好水平的位置,然后由静止释放,当杆到达竖直位置时,求轴对杆的作用力F的大小和方向为(  )

    A.2.4mg   竖直向上    B.2.4mg   竖直向下

    C.6mg     竖直向上    D.4mg    竖直向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美国的“卡西尼”号探测器经过长达7年的“艰苦”旅行,进入绕土星飞行的轨道。若“卡西尼”号探测器在半径为的土星上空离土星表面高的圆形轨道上绕土星飞行,环绕周飞行时间为。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则下列关于土星质量和平均密度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顶端安装一定滑轮,小物块A、B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初始时刻,A、B处于同一高度并恰好静止状态。剪断轻绳后A下落、B沿斜面下滑,则从剪断轻绳到物块着地,两物块(  )

    A.速率的变化量不同

    B.机械能的变化量不同

    C.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相同

    D.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半圆形容器的中心O点分别以水平初速度v1、v2抛出两个小球(可视为质点),最终它们分别落在圆弧上的A点和B点,已知OA与OB互相垂直,且OA与竖直方向成α角,则两小球初速度之比为(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物体A、B经无摩擦的轻质定滑轮用细线连在一起,A物体受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此时B匀速下降,A水平向左运动,可知(  )

    A、物体A做匀速运动

    B、A做加速运动

    C、物体A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

    D、物体A所受摩擦力逐渐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设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线速度为v1,周期为T1;地面附近卫星线速度为v2,周期为T2;地球同步卫星线速度为v3,周期为T3;月亮线速度为v4,周期为T4。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我国研制并成功发射的“嫦娥二号”探测卫星,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的周期为T。若以R表示月球的半径,则(   )

    A.卫星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为

    B.卫星运行时的线速度为

    C.物体在月球表面自由下落的加速度为

    D.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09年12月19日下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哥本哈根协议》,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我国城市公交推出新型节能环保电动车,在检测某款电动车性能的实验中,质量为8×102 kg的电动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5 m/s,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电动车的牵引力F与对应的速度v,并描绘出图象(图中AB、BC均为直线且BC延长线交于O点),假设电动车行驶中所受的阻力恒定,则  (   )

    A.在全过程中,电动车在B点时速度最大

    B.AB过程电动车做匀加速运动

    C.BC过程电动车作减速运动

    D.BC过程电动车的牵引力的功率恒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下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人,站在台秤上,一长为R的悬线一端系一个质量为m小球,手拿悬线另一端,小球绕悬线另一端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且小球恰好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台秤的示数最大且为(M+6m)g

    B.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台秤的示数最小且为Mg

    C.小球在a、b、c三个位置台秤的示数相同

    D.小球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增大,人处于超重状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所示,小车板面上的物体质量为m=8 kg,它被一根水平方向上拉伸了的弹簧拉住而静止在小车上,这时弹簧的弹力为6 N.现沿水平向左的方向对小车施以作用力,使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起来,运动中加速度由零逐渐增大到1 m/s2,此后以1 m/s2的加速度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先向右后向左

    B.物体与小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弹簧对物体的作用力始终没有发生变化

    C.当小车加速度(向左)为0.75 m/s2时,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

    D.小车以1 m/s2的加速度(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8 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为了测量玩具遥控汽车的额定功率,某学习小组用天平测出小车质量为0.5 kg,小车的最大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来测量(如图所示)。主要实验步骤有:

    A. 给小车尾部系一条长纸带并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B. 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电源频率50 Hz),使小车以额定功率沿水平地面直线加速到最大速度,继续运行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发动机,使其沿地面直线向前滑行直至停止;

    C. 学习小组分析后选择了认为符合要求的一段纸带,从某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标为一个记数点,并将表示每两个相邻记数点间距离的字母和测量数据在纸带上做了记录。(所有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① 相邻两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 ______s,由纸带知遥控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_________m/s;

    ② 实验小组在计算关闭发动机后的遥控汽车滑行过程的加速度时,选择了纸带上后5段数据,经过分析又舍掉了一段不合理数据。请你判断哪段数据不合理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舍掉了不合理数据后加速度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 (请用时间间隔T及纸带上表示记数点间距离的字母表示),计算出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

    ③ 遥控汽车滑行过程的阻力大小为=_________N,其额定功率=_________W。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3 题
  1. 如图所示,固定斜面AB、CD与竖直光滑圆弧BC相切于B、C点,两斜面的倾角θ=37°,圆弧BC半径R=2m。一质量m=1 kg的小滑块(视为质点)从斜面AB上的P点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经圆弧BC冲上斜面CD。已知P点与斜面底端B间的距离L1=6 m,滑块与两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g=10m/s2。求;

    (1)小滑块第1次经过圆弧最低点E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2)小滑块第1次滑上斜面CD时能够到达的最远点Q(图中未标出)距C点的距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天文望远镜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发现了许多双星系统,通过对它们的研究,使我们对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和分布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双星系统是由两个星体构成,其中每个星体的线度都小于两星体间的距离,一般双星系统距离其它星体很远,可以当做孤立系统处理,现根据对某一双星系统的光度学测量确定,该双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都是M,两者相距L,它们正围绕两者连线的中点做圆周运动。

    (1)计算该双星系统的运动周期T计算

    (2)若实验上观测到的运动周期为T观测,且T观测:T计算=1: (N>1),为了解释T观测与T计算的不同,目前有一种流行的理论认为,在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种望远镜观测不到的暗物质,作为一种简化模型,我们假定在这两个星体边线为直径的球体内均匀分布着暗物质,而不考虑其它暗物质的影响,试根据这一模型和上述观测结果确定该星系间这种暗物质的密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设AB段是距水平传送带装置高为H=1.25m的光滑斜面,水平段BC使用水平传送带装置,BC长L=5m,与货物包的摩擦系数为μ=0.4,顺时针转动的速度为V=3m/s。设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由静止开始从A点下滑,经过B点的拐角处无机械能损失。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到C点后水平抛出,恰好无碰撞的沿圆弧切线从D点进入竖直光滑圆孤轨道下滑。D、E为圆弧的两端点,其连线水平。已知圆弧半径R2=1.0m圆弧对应圆心角,O为轨道的最低点。(g=10m/s2,sin37°=0.6,cos37°=0.8)试求:

    (1)小物块在B点的速度大小。

    (2)小物块在水平传送带BC上的运动时间。

    (3)水平传送带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

    (4)小物块经过O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