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4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4 题
  1. 文化景观是人地相互作用的产物,通过对它的观察和研究,可以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探究历史时期自然环境的原貌,认识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及其作用程度。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文化景观中不能直接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A. 中国虫神庙的分布   B. 云南傣家竹楼

    C. 我国西北地区的窑洞   D.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2.下列文化事物或现象受自然环境影响较明显的是

    A. 因纽特人的雪屋   B.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碑

    C. 南京抗战纪念馆   D. 自然博物馆

    3.现在的北京居庸关具有的文化景观功能有

    A. 美学功能   B. 军事重地功能   C. 宗教信仰功能   D. 旅游观赏功能

    4.清真寺分别反映了哪两个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特点

    A. 壮族   佛教   B. 回族   佛教

    C. 壮族   伊斯兰教   D. 回族   伊斯兰教

    5.不同自然环境下,农业景观也体现很大差异,从土地利用上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主要发展种植业

    B. 我国非季风区的高原、山地主要发展林业

    C. 我国东南和西南的丘陵、山地主要发展畜牧业

    D. 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发展热带水果生产为主

    6.下列文化景观将对自然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是

    A. “三北”防护林带   B. 海南天然橡胶园

    C. 人工草场   D. 沿海地区大量抽取地下水

    7.下列文化景观中,违背自然规律,产生环境问题的是

    A. 南水北调工程

    B. 天然林保护工程

    C. 加固荆江大堤,建设荆江分洪区

    D. 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产生温室效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径流系数,是指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的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区域等值线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处气温年较差超过22℃

    B. B处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高,是由于海拔高气温低

    C. C处等温线大致东北—西南走向,主要是受海陆因素作用的结果

    D. 1月南北温差比7月大

    2.调查发现图中的A处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A处径流系数增大,下渗也增大

    ②A处径流系数增大,使当地气候将变得更加湿润

    ③A处径流系数增大,对河流补给变得不够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④A处近些年来,森林植被被破坏,对水源涵养有减弱趋势,不稳定径流增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我国的古长城在古代的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而现在它的主要功能是旅游观赏”这句话说明文化景观具有

    A. 可变异性   B. 不稳定性   C. 时代性   D. 时间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从北京西直门北的西土城路与北三环路北的土城河附近遗留下的低矮土岗可了解元朝大都城北城墙景观,从北京的二环路的全封闭的快速车道可追寻明朝京师城墙的格局特征。”这段话反映了文化景观的     特征

    A. 功能性   B. 空间性   C. 时代性   D. 指示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城市雕塑的功能表现为

    A. 城市雕塑的大小相差很悬殊   B. 城市雕塑都占据一定的空间

    C. 城市雕塑具有美学享受功能   D. 城市雕塑具有宗教的功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合肥(32°N,117°E)工作的李先生,在国庆假期后,第一日早晨7:50(北京时间)走进单位大楼的大门时,发现自己的影子落在正前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李先生最有可能走进单位大楼的大门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李先生所走进的大门较早结束阳光直接照射的时间约为

    A. 10:00   B. 12:00   C. 14:00   D. 16:0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我国云南某镇位于河边,该河上游水深流急,北有高山,森林茂盛,E为工业区。读图并回答下面小题。

    1.该镇要ABCD四地兴建一个大型的园林公园,你认为选址在何处合适

    A. A   B. B   C. C   D. D

    2.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你认为在园林布局上用什么构景手法更好

    A. 障景法   B. 框景   C. 借景   D. 隔景

    3.根据该地工业区的布局判断,该地最小风频风向是

    A. 东北风   B. 西风   C. 东南风   D. 西北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该城市市区人口约5万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 河流   B. 气候   C. 文化   D. 公路

    2.甲、乙、丙为该城市主要功能区。丙功能区布局特点是

    A. 上风上水,环境优美   B. 位于城镇边缘,地价较低

    C. 靠近河流,水源优质   D. 公路过河点,交通便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黄山归来不看岳”是人们游完黄山之后

    A. 发挥的想象   B. 综合感受   C. 对自然美的陶醉   D. 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我国自然和人文和谐统一的自然观体现在     

    ①人文景观的建设与自然景观协调,并突出自然美  ②通过文学艺术形式来渲染自然景观,使两者巧妙而和谐联系起来   ③古代园林建设“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准则  ④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为人口适度曲线图。当日本处于第Ⅲ阶段时,制约其适度人口数继续增加的关键因素是

    A. 生产力水平   B. 社会体制   C. 资源(土地、水等)   D. 科技水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奥巴马政府于2009年底启动“再工业化”发展战略。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美国提出“再工业化”的背景原因是

    A. 20世纪后期,美国的金融业突飞猛进,制造业蜂拥外迁

    B. 美国国内制造业日趋“空心化”,就业机会增多

    C. 以发达的金融和房地产行业为主体的虚拟经济不断萎缩

    D. 美国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下降

    2.下列产业部门在美国“再工业化”过程中没有明显优势的是

    A. 微电子工业   B. 精深制造业   C. 制鞋工业   D. 生物制药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010年,上海市近郊区与远郊区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千米4684人和1388人,比2000年分别增长80.2%和61.4%。郊区人口密度增幅远高于城区。回答下面小题。

    1.1978年到2009年,上海市郊区和城区制造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以及近十年人口空间集聚的变化可以显示

    ①城区工业用地大多转变为商业用地 ②城区居住用地大多转变为商业用地

    ③郊区农业用地部分转变为工业用地 ④郊区农业用地部分转变为居住用地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近十年来,上海市郊区和城区人口密度的变化反映

    A. 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急剧下降   B. 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比郊区弱

    C. 远郊区人口集聚效应比近郊强   D. 近郊区人口集聚效应比远郊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国家间的政治和经济冲突以及国际竞争,是世界政治地图演变的主要原因。据此判断下面小题:

    1.欧洲列强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始于:

    A. 地理大发现时期   B.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C.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D. 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

    2.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新出现了许多新国家,例如:

    A. 西班牙和葡萄牙   B. 荷兰和乌克兰   C. 匈牙利和意大利   D. 芬兰和波兰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地图又出现新的变化:

    A.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瓜分   B. 奥斯曼帝国崩溃

    C. 日本成为美国的附庸   D. 德、意、日结成轴心国集团

    4.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的解体,世界政治形成了:

    A. 多极化格局   B. 单极化格局   C. 两极化格局   D. 无极化格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

    (2)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

    (3)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4)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 m。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冬枣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有“百果王”之称。冬枣喜光性强,对土壤适应性强,耐贫瘠、耐盐碱;土壤中钾含量高,冬枣糖分高。黄河三角洲是我国冬枣的发源地,当地广布富含钾元素的盐碱地。滨州沾化冬枣是当地最著名的品牌。近年来,由于全国各地纷纷引种,导致市场充斥着各种品牌的冬枣。滨州沾化冬枣价格急剧下降,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下图中的P地为山东省冬枣主产区。

    (1)分析冬枣主产区冬枣品质高的原因。

    (2)有人认为应该在黄河三角洲扩大冬枣种植范围,试为该观点提出论据。

    (3)分析滨州沾化冬枣面临冲击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