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综合题 3 题
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6 题
  1. 科学家在研究非洲爪蟾早期胚胎细胞时发现,受精卵前12个细胞周期共霈8h,而其体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约24h.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早期胚胎细胞周期与一般体细胞的细胞周期明显不同

    B.利用DNA合成抑制剂特异性的抑制DNA合成,可使细胞被抑制在S期

    C.细胞所处的外界环境会影响体外培养的细胞周期

    D.早期胚胎细胞周期之所以短是因为没有分裂间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果蝇幼虫睡液腺细胞在分裂间期,某一条染色体多次复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巨大染色体(如图)。若用3H标记的尿嘧啶掺入染色体,在胀泡中3H含量较高,而且随着幼虫发有的进行,胀泡在,同一染色体不同位点出现或消失。下列相关推测最合理的是

    A.胀泡的出现是DNA复制出现了差错

    B.胀泡的出现表明同源染色体正在发生交叉互换

    C.胀泡的出现与特定基因的转录有关

    D.胀泡的出现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接种人流感疫苗可预防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种的疫苗可在内环境中储存使人体保持持久免疫力

    B.接种疫苗后产生的记忆细胞可识别侵入人体细跑内的病毐

    C.接种的疫苗通过激活人体二次免疫反应才能产生记忆细胞

    D.人流感病毒和甲型H1N1病毐具有相同的作为抗原的肽链结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依赖五大类激素完成,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当植物的特定部位感受到外界的刺激时,会引起该部位激素浓度或比例的改变

    B.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可能是因为其诱导了乙烯的合成

    C.植物激素可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但在运输方向上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D.同一部位的细胞可能含有多种不同的植物激素,共同配合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甲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图乙表示某一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相互转变过程中的离子运输途径,静息电位与①途径离子运输有关。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静息时,由于①途径的作用,Na+浓度细胞外高于细胞内

    B.图甲中b区域电位形成是细胞受到刺激后,通过图乙④途径的离子运输所致

    C.图甲中b区域电位恢复主要是通过图乙②③途径的离子运输完成

    D.图乙④途径的发生只能由电信号引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表示将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绵羊种群的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保持恒定不变

    B.绵羊数量达到K/2时,绵羊的出生率最大,增长速率最快

    C.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这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体现

    D.绵羊数量达到K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已知某植物X比曙光油桃能利用更低浓度的CO2,图甲表示该植物在最适温度及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叶片CO2释放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乙表示曙光油桃在6月晴朗天气下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适当施肥可以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N、     等元素,这些元素是叶绿素合成所必须的,但施肥过度,可能导致         ,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2)图甲中C点骤变为     点时,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3-磷酸甘油酸的含量将快速下降。此时胞间CO2浓度将       (升高、不变、下降)。若其他条件不变,温度上升5℃则图甲中E点将向      方向移动。

    (3)露地栽培条件下,曙光油桃在13 时左右出现“午休”现象。此时,同条件下栽培的X      (“会”或者“不会”)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

    (4)据图乙中曲线分析,提高大棚栽培曙光油桃的产量措施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动物激素的囊泡分泌存在两条途径:激素合成后随即被释放到细胞外,称为C型分泌途径;激素合成后暂时储存在细胞内,受到胞外信号刺激时再释放出去,称为R型分泌途径。研究者据此提出如下实验思路:

    实验材料:培养液(添加适宜浓度的葡萄糖)、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X物质(X物质是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等

    (1)实验分组:

    甲组:培养液 + 胰岛β细胞 +      

    乙组:培养液 + 胰岛β细胞 + X物质

    (2)适宜条件下培养合适时间,检测各组培养液中     

    (要求与说明:实验持续时间合适:实验条件均适宜)

    请回答:

    (1)实验目的:            

    (2)培养液中的葡萄糖作用是          。实验思路中的①是        ,②是        

    (3)补充下表,将预期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填入该表中。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两组检测结果接近

    胰岛素只存在R型分泌途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野生青蒿(2n=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养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利用野生青蒿的花粉进行育种实验的过程。其中植株X为       倍体,获得植株X的理论基础是          

    (2)已知青蒿茎的颜色有青色、红色和紫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C、c控制。现将一青杆植株和一红杆植株杂交,F1全为青杆,F1自交,F2中青杆124株,红杆31株,紫杆10株。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亲本青杆和红杆的基因型分别是         。F2青杆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研究发现青蒿茎颜色的不同于青蒿素产量有关,生产上通过杂交育种就能快速获得高产植株的品种,由此推断茎       色青蒿的产量最高。

    (3)图乙为控制青蒿素CYP酶合成的cyp基因结构示意图,图中K、M不编码蛋白质。若该基因的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使CPY酶的第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则该基因突变发生的区段是      (填字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