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单选题 11 题,简答题 1 题,计算题 1 题,选择题 1 题
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1 题
  1. 前221年,王贲攻齐,田王建降,齐亡。这一历史事件表明

    A.秦国开始了统一步伐    

    B.西周灭亡

    C.秦朝确立了郡县制  

    D.秦王统一了六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皇权至高无上

    B.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人同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秦朝开始使用的“皇帝”称号和夏、商、周的“王”称号相比,本质的不同是

    A.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

    B.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

    C.是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

    D.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表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传国玉玺是王朝宫廷珍宝,国之重器,由秦始皇下令镌造,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自秦以后,玉玺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五代时消失于战乱中,虽历代不懈搜寻,但最终还是下落不明。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在于

    A.证明皇位正统合法

    B.体现皇权独尊地位

    C.保证皇位世代永续

    D.震慑分裂势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一位秦朝官吏在赴任的途中,马匹受惊踩死了一位农家小孩子后扬长而去,为此这位小孩子的父母想告这位官吏。按照秦朝中央官吏的职责,小孩的父母应该

    A.找御史大夫

    B.直接找皇帝

    C.找丞相

    D.找这位官吏的直属上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太尉”始于秦朝,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是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秦朝实际上并没有人担任太尉。其原因可能是

    A.“太尉”可能会对皇权构成威胁

    B.秦朝改变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C.“太尉”在秦朝主要由皇帝兼任

    D.长期兼并战争导致军事人才匮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

    A.皇位世袭,传之无穷

    B.借助神灵,维护统治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秦朝设立的中央官职中,“掌承天子,助理万机”的是

    A.太尉               B.丞相       

    C.御史大夫            D.郡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这一论述最能说明他

    A.赞扬嬴政统一全国的意义

    B.洞悉秦汉中央官制的特点

    C.认同西周宗法制度的弊端

    D.肯定秦朝郡县制度的功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以郡县制代分封制           

    B.实行宗法制

    C.推行三公九卿制            

    D.推广禅让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清代史学家赵翼认为秦汉间是一大变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的影响是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

    C.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          D.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历史上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人们看法不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别子(嫡长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

    ——《礼记·大传》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四  秦人任智力以自雄,收万方以自私,敢于变百圣之大法,自速其年世,以遗生民气运世世无穷之大祸,祖龙(秦始皇)之罪上通于天矣!

    ——(清)颜元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对维护周天子权威有何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李斯和柳宗元的观点。

    (3)据材料四,分析清人颜元反对郡县制的理由。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中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看法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竹简,第一次提供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陆续修成的秦律的部分内容。律文中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货币流通、市场管理、工程兴建、徭役征发、刑徒监管、官吏任免、军爵赏赐等各方面,都有许多严格具体的规定。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律文中所见到的刑名计有斩首、磔(断裂肢体)、弃市、斩左趾、鋈(钛足)、黥(割鼻)、城旦舂(男子输边筑城,女子舂米,均为四年以上徒刑)等。

    ——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秦律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谋反罪、以古非今与挟书罪、诅咒诽谤罪、妄言与非所宜言罪、不敬国君罪、投书罪、降敌罪都作了非常严厉的惩罚规定,其死刑名就包括戮、磔、弃市、定杀、生埋、枭首、腰斩等。对于破坏伦理纲常不孝、乱伦罪和破坏公共秩序的盗窃罪也都给予重处。这些规定都是为了打击破坏政治稳定行为而设定的,且执行时是不予赦免的,连秦国名相商鞅、李斯等都以上述罪名之一被治罪处死。

    ——摘编自罗爱华《秦律的制度分析》

    (1)根据材料,归纳秦律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具体职能。

    (2)根据材料,概括秦律的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以下关于下图“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正确的是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B.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

    C.历史上秦朝首次废除分封制,推广郡县制

    D.秦律的颁行改变了传统的人治社会的现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