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填空题 3 题,实验题 1 题
简单题 1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7 题
  1.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弱碱性水呈碱性的原因是其中含有较多的Mg2、Ca2等离子

    B.食用地沟油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原因主要是里面含有黄曲霉素和甘油三酯

    C.地球上CH4、CO2等气体含量上升容易导致温室效应,进而引发灾难性气候

    D.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乙酸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加入浓H2SO4有利于酯化反应的进行

    B.鉴别己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甲苯,先加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然后再加入溴水

    C.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各1mol,完成燃烧生成3molH2O

    D.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H4)2SO4和CuSO4溶液,均出现白色沉淀,但原理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

    B..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纵行

    C.非金属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的物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D. 短周期元素X、Y的简单离子(X2-、Y+)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则两元素的离子半径X2->Y+,原子半径Y>X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 L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如下表:

    用惰性电极电解该溶液,当电路中有3 mol通过时(忽略电解时溶液体积的变化及电极产物可能存在的溶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后溶液的pH=0                 B.a=3

    C.阳极生成1.5 mol              D.阴极析出的金属是铜与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将一定体积稀硝酸溶液平均分为两份,一份与足量的铜粉反应收集到气体体积为V1;另一份先加入与其等体积的稀硫酸,再投入足量的铜粉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V2(V1和V2都在同一条件下测定),已知V2=3V1,则稀硝酸和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A.1︰1              B.1︰2             C.1︰3                       D.无法确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向分别含SO32、Fe2、Br、I各0.1mol的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l2,通入Cl2的体积和溶液中相关离子的物质的量关系图正确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缓冲溶液可以抗御少量酸碱对溶液pH的影响,Na2HPO4/Na3PO4的混合溶液可以将体系的pH稳定在11.3~13.3之间,是一种常用的缓冲溶液。下列有关该缓冲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少量强碱,发生反应HPO42—+OH  PO43—+H2O

    B.加入少量强酸,发生反应HPO43—+H+   H2PO4

    C.c(Na+)+c(H+)=c(OH)+c(H­2PO4)+2c(HPO42—)+3c(PO43-)

    D.c(Na+)/2>c(PO43—)+c(HPO42—)+c(H2PO4)+c(H3PO4)>c(Na+)/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固体样品X由Cu、SiO2、KNO3、NH4Cl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某同学取该样品进行如下操作(部分产物已略去)

    试回答:

    (1)仅由步骤I中的实验现象,可得X中一定含有________。

    (2)步骤Ⅱ中固体减少的化学业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3)为进一步确定上述混合物X的组成,该同学另取 20.0g固体X加蒸馏水溶解、测得滤液的pH<7,他判断一定有NH4Cl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

    (4)将(3)中加蒸馏水溶解后的混合后体系再经过过滤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称量,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为9.80g,则20.0gX中NH4Cl的质量为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转化为SO3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关键步骤。

    (1)某温度下,2SO2(g)+  O2(g) 2SO3(g);△H= mkJ·mol-1

    K的大小与温度(T)的关系如右图中曲线所示,则m________0(填“>”“=”或“<”);

    b点时v(正) ________v(逆)(填“<”、“>”或“=”)。反应的焓变(△H)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系图错误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3)某硫酸厂利用S02尾气、废铁屑、空气、水合成绿矾(FeS04·7H20),反应中作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____ 。

    (4)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用氨水吸收可得到 (NH4)2SO3和(NH4)2SO4两种化工原料

    ①对于(NH4)2SO3溶液,某同学写出了如下的正确关系式:

    2[c(SO32)+c(HSO3)+c(H2SO3)]=c(NH4)+c(NH3·H2O)

    请分析该同学的依据是________

    ②在(NH4)2SO4溶液中存在:NH4+H2ONH3·H2O+H,则该反应常温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_(已知:常温下,的电离平衡常数Kb=1.7×10—5 mol·L—1

    (5)三氧化硫吸收后所得的硫酸常用来制备BaSO4作X射线透视时的内服造影剂,胃酸很强(pH约为1),但服用大量BaSO4仍然是安全的,BaSO4不溶于酸的原因是(用溶解平衡原理解释)________。万一误服了少量BaCO3,应尽快用大量0.5mol/LNa2SO4溶液给患者洗胃,如果忽略洗胃过程中Na2SO4溶液浓度的变化,残留在胃液中的Ba2+浓度仅为________mol/L(己知25℃时,Ksp(BaSO4)=l×10-10,Ksp(BaCO3)=1×l0-9)。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选修物质结构].铁是地球表面最丰富的金属之一,能形成多种配合物,铁系催化剂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催化剂。

    (1)合成氨工业使用的催化剂是以铁为主体的多成分催化剂。

    ①NH3中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

    ②N与O同属第二周期,N的第一电离能比O大的原因是________。

    ③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写出一种NH4是等电子体的微粒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二茂铁[(C5H5)2Fe]是一种金属有机配合物,是燃料油的添加剂,用以提高燃烧的效率和去烟,可作为导弹和卫星的涂料等。它的结构如右所示,其中氢原子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

    ①Fe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②二茂铁中Fe2与环戊二烯离子(C5H5)之间的化学键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

    ③1mol环戊二烯()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个。

    (3)普鲁士蓝俗称铁蓝,结构如图所示,K+未画出),每隔一个立方体在立方体中心含有一个K离子,普鲁士蓝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有+2和+3两种,其中Fe3与Fe2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X、Y、Z、W均为含有10电子的微粒,W为金属阳离子,X、Y、Z常温下为气体,

    (1)已知: W + X + H2O → 白色沉淀。

    ①若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干燥和收集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X,A中分液漏斗中的液态试剂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W离子形成的可溶性盐WCln,其水溶液显_________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进一步确定W,进行如下实验,请补全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取上述白色沉淀少量置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取10 mL pH= a的Y的稀溶液,加水稀释时pH随溶液体积V的变化如图所示,则①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②下列有关Y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Y溶于水后部分发生电离

    B.Y的水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会变红

    C.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D.稀释后,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不变

    ③一定量X溶液和一定量的Y的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等式关系为:

    ________(用实际离子符号表示)

    (3)已知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现有Z和H2 的混合气体共0.2 mol,与O2完全燃烧生成H2O(l)和CO2(g),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 mol,放出的热量为117.6 kJ。写出Z完全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