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8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法国史学家谢和耐教授认为:周朝建立后,“商朝自己的世系却未曾中断过,它继续存在于河南西部的宋国,安阳王权的古老传统在那里保持下来了。”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商朝时期的首都在河南安阳

    B.商朝的世系没有中断,是因为商王的子孙重建了宋国

    C.周给商王的子孙以封邑,封地就是当时的宋国

    D.周不但分封了同姓家庭,也分封了一些异姓世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依据所学知识谈谈这句话是评价以下哪一制度的(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了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如下不属于宋代“现代性”的表现是(  )

    A.佛道的虚无和消极让位于儒家思想的积极、理性和乐观

    B.跻身仕途的平民取代了门阀家族,成为社会的领导阶层

    C.商业对国家的财政政策至关重要,政府稳步提高货币的供给

    D.士族政治领袖所提供的对王室权威的制衡丧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萧功秦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在平民与精英之间以及在社会精英的三大主要阶层(地主、士绅和官僚)之间,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就传统官僚专制社会所具有的社会流动程度而言,中国可以说是人类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具阶层开放性结构的社会。”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的主要因素是(  )

    A.卖官鬻爵                              B.科举取士

    C.土地自由买卖                          D.农民起义改朝换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确立官员监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  )

    A.御史大夫         B.刺史                   C.通判             D.中书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其中“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是指(  )

    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B.汉初郡国并行制

    C.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度                  D.汉代实行察举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第一个权力属于公民的民主制国家是(  )

    A.希腊           B.雅典                C.荷兰           D.英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的改革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他们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

    A.破除贵族世袭,制约公民权利           B.废除债务奴隶,促进经济发展

    C.扩大平民权利,推动民主进程           D.划分公民等级,明确权利义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李雅书等在《古代罗马史》中谈到: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由此可见罗马法(  )

    A.为资本主义规范了社会秩序             B.推动了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C.保障了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           D.为资本主义立法提供了范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屋大维的顾问抱怨:“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为了解决这一困难,帝国从法律的角度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应对:(  )

    A.修改习惯法                           B.颁布十二铜表法

    C.制定公民法                           D.制定万民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钱秉旦在《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写道:“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而工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他们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和力量的源泉。”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引发的事件是(  )

    A.《权利请愿书 》出台                   B.《权利法案》颁布

    C.责任内阁制的建立                     D.《议会改革法案》制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 “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 “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 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

    A.君主制和共和制                      B.君主制和议会制

    C.立宪制和共和制                      D.立宪制和议会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12月下旬公布了有关2010年人口普查的首份报告,其内容主要涉及美国全国及各州人口数量变动情况。分析人士指出,这次人口普查结果将对美国政治版图产生重要影响。你认为其可能直接影响到的是(  )

    A.总统人选                            B.众议员席位分配

    C.大法官人选                          D.参议员席位分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西方人讲政治,一定先讲主权。他们的政治思想很多建立在主权观念上。”这里的“主权观念”是指(  )

    A.国家的政治权力                      B.国土管辖的权力

    C.民众的自主权力                      D.管理国家的权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巴黎公社建立后,对外发表公报宣称:“巴黎所追求的,是建立共和国获得城市应享有的特权,它衷心希望能为法国的其他城镇做出一个榜样……巴黎只希望拥有自己的自治权,它充分尊重法国其他城镇的平等权利。”由此可以看出,巴黎公社是(  )

    A.巴黎工人建立的城市自治政权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合法代表

    C.法国各地城市政权的合法代表         D.法国无产阶级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895年,恩格斯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缺乏产生的经济基础                 B.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C.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D.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近代某条约规定,“1200万为军费赔偿,600万为所销鸦片之赔款,300万为偿还行商拖欠英商之债款”。批准该条约的皇帝是(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咸丰帝            D.光绪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陈旭麓先生曾说过,“中国不是自己走入中世纪(在西方一般是指封建时代),而是被轰出中世纪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世纪”喻指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

    B.中国“被轰出中世纪”的事件是鸦片战争

    C.中国走不出中世纪的重要因素是自然经济和专制制度

    D.“被轰出中世纪”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英雄们对封建剥削深有切肤之痛,而对资本主义并无多少预见。空想和错误是历史客观条件使然”。下列材料中,最能体现《天朝田亩制度》“空想”性的是(  )

    A.每军每家,设一人为伍卒。有警,则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耕田奉尚

    B.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

    C.凡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女到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讲听道理,颂赞祭奠上帝

    D.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为实现社会的转型,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作出了不懈探索。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  )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在此以后”的“此”是指(  )

    A.《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                      B.《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C.《马关条约》允许外国设厂            D.《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依据应是(  )

    A.北洋海军的参战                      B.战争由朝鲜引发

    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          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近代学者杜亚泉指出,甲午以后国论一变,啧喷言政法者日众。……且吾更有说焉,设使吾国之士,皆热心于政治之为,在下则疾声狂呼,赤手无所展布,终老而成一不生产之人物;在朝则冲突竞争,至不可终日,果如是,亦毋宁降格以求,潜心实际,熟习技能,各服高等之职业,犹为不败之基础也。他认为(  )

    A.政治变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B.发展经济重于革新政治

    C.政治改良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D.普及职业教育是救国之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1912年4月孙中山访察武汉后说:“以南皮(注:南皮即张之洞)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这表明当时孙中山已经认识到(    )

    A.湖北新军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推手        B.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全民革命

    C.长期社会变革推动了武昌首义          D.部分洋务派官员转向了反清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双亲大人膝下敬禀者:……近来山东、青岛二问题均大失败,京津学界大为愤恨。而今,若不极力争之,则将一落千丈,吾国之无日矣!”。该信件叙述的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五卅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923年3月,苏联向孙中山提供了200万墨西哥银元的经济援助,并支援了武器,派遣了政治和军事顾问。孙中山对他们下达的主要任务是:“按苏联模式组建军队,建立北伐桥头堡。”这表明当时(  )

    A.苏联已经实现了工业化                B.国民党放弃旧三民主义

    C.孙中山开始走社会主义道路            D.国民党为统一中国作准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历史总是喜欢在关键时刻玩一点小的噱头,将几千年中国乡村权力格局翻过来的革命,居然在这样一个俄国式的名词下进行的,尽管这个名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依旧没有多少人明白它的真实含义.可却没有耽误人们在它的旗帜下奋斗。”材料所反映的历史时期应是(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近年来日本右翼分子竭力篡改侵略历史,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下列对此进行反驳的史料最直接最有力的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取得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提出这一观点的历史背景是(  )

    A.战略决战的时机成熟                  B.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结束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4分)

    材料一  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及内容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据材料一 ,概括唐代科举制的特点。(8分)

    材料二   清代来华的西方人对科举制大为赞叹。1755年,英国《绅士杂志》在一篇关于中国的文章中提道:“写作是一个有理性的人惟一愿意接受的考试方式……所有作者一致认为,中国的行政管理水平远在其他国家之上……他们的功名头衔均非世袭……每年一度在中国的都城开科取士。”同一时期,中国著名思想家、诗人龚自珍(1792~1841年)的《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对科举制度提出了猛烈的批评。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为什么在西方备受推崇,而龚自珍抨击科举导致了“万马齐喑”的现实局面?(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民国建立之后,中国货币制度混乱,货币种类繁多,铜币贬值,地方钞券滥发无度。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世界市场白银价格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内通货紧缩,货物滞销。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实施“废两改元”,统一币制,确立银本位,但辅币、纸币仍未统一。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币制改革:自本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并规定其他发行银行原有流通市面的钞票,逐渐以中央钞票换回,凡手中持有的银币或生银应到指定银行兑换;确立法币外汇本位制,改革后的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到1936年底,法币的国币地位得以确立。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作用。(8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961年9月5日,赫鲁晓夫同美国记者兹贝格谈到:美国和苏联“都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让他安静下来。”

    材料二  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陶瓷店,他们建立政府只有21年,我们已逾100年,英国更是有数百年悠久历史。我们必须教导他们如何知行而止……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

    (1)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苏联的外交策略。(4分)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在战后的政治意图。(2分)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美苏争霸的原因。(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