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6 题
  1.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道又一道菜从小谢厨师的手中送出,就像精美的艺术品。老顾客们安静地、细细地品尝着,   

    A. 就像欣赏彩画   B. 就像鉴赏珍宝

    C. 他们就像咀嚼山珍海味   D. 他们就像品味专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踏访古村落,   ;梦游江南,   ;游走大漠,   ;探访名山,  ;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

    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

    ②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

    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

    ④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

    A. ③①④②   B. ②④③①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④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    )

    A. 摧枯拉朽    锐不可当     眼花潦乱      白手起家

    B. 抑扬顿挫     深恶痛急     任劳任怨        重岩叠嶂

    C. 一丝不苟    殚精竭虑     屏息敛声      如梦初醒

    D. 为富不仁     杳无消息     油光可签     正人君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镌刻(juàn) 遗嘱(zhǔ)  泻气(xiè) 殚精竭虑(dān) 屏息敛声(bǐng)

    B. 默锲(qì)   颁发(bān)  要塞(sè)  催枯拉朽(cuī) 一刹那(chà)

    C. 悄然(qiǎo) 仲裁(zhònɡ)歼灭(jiān)一丝不苟(ɡǒu) 惟妙惟肖(xiào)

    D. 娴熟(xián) 翘首(qiào) 溃退(kuì) 眼花瞭乱(liáo)锐不可当(dāng)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困难面前,只要坚持不懈、永不放弃,一定会柳暗花明,获得成功。

    B. 遇到困难不要怕,我定会鼎力相助。

    C. 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

    D. 要是开了这一个恶例,以后谁都可以借口有例可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渴望走近中国、倾听中国。习近平正带领中国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B.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播出时,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C. 漫步于区文化创业公园,音乐喷泉炫目的灯光和悠扬的歌声不断传来。

    D. 能不能办好重点高中------贞白中学,是实现教育强区的关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古诗鉴赏。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诗中所写的历史事件是指__________,诗中的“周郎”是指 _________ 。

    (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诗词默写

    (1)白居易《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写出了劳动人民的矛盾心理,同样在《卖炭翁》中也有一句异曲同工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4)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古文,完成小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

    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猛浪若奔: (__________)     ②窥谷忘反:(___________)

    ③竟不忍去: (__________)     ④今岁春雪甚盛:(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B. ②月景尤为清绝

    ①猿则百叫无绝

    C. 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②皆在朝日始出

    D. ①梅花为寒所勒

    ②歌吹为风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4.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酒的怀念

    酒,给我的记忆,始于那诱人的糖。

    每次家里来了客人,去合作社打酒的差使总由祖母交给我。灌满一瓶酒,多余的零钱总被我大胆地换成花花绿绿的糖。口含着糖将酒交给祖母,祖母总要问我口里含着什么,每当此时,我赶紧逃开,身后传来佯装的骂声。

    吃饭的时候,客人举起杯用嘴抿出悦耳的声响,响声还没停止,客人便迫不及待问是什么酒。坐在桌旁的父亲虽不善饮,但对酒似乎知道得颇多,连声说:“饶州酒,饶州酿的酒。”客人大都是邻县的都昌县人,不甚了解饶州,于是父亲主人般地说开来。客人有味地听着,当然不忘眯着眼抿干杯中的酒,当饶州轶事讲完,满满的一瓶饶州酒也喝干了。

    于是,我很小就知道了饶州,那里除了有酒,还有响着机器的铁船,有很长很长的石桥,有好高好高的楼房,还有许许多多买不完东西的商店。北京遥远得没给我任何想象,它仅是一个课本上响亮的词语,它的全部意义被饶州代替,走了一回饶州的人,似周游了世界般被孩子们盘问和尊敬。

    我向往着饶州,甚于那甜死人的糖,这一切都缘于那酒。在大人的怂恿下,我也试着喝酒,酒的滋味远没有想象中的饶州美好,直至一次微醉在如血的残阳里,梦见画般的饶州,才似乎明白酒的妙处了。

    学会喝酒,便开始替代不善饮的父亲陪客,慈祥的祖母满心欢喜地在旁看着。她对我们管教甚严,来了客人小孩是不能上桌的,然而因为酒,我是一个例外,并得到赞赏。我也学着大人抿酒,说些应酬的话,忽然间发觉自己已长大,似乎也该给客人讲些饶州的事。

    中考那年第一次走进饶州,然而来不及去与想象中的饶州印证便被老师带进考场,考完后又陶醉在答对试卷的喜悦之中,饶州给我留下的大概只有那美丽的设考点的一中校园了。第二次走进饶州,带着一份激动与一位女笔友走在东湖的夕阳里,耳边响着妇人捣衣的回响。离开饶州,竟想不起饶州的街道,只是清楚地记得那轮美丽的夕阳和夕阳里那位女孩醉酒般的笑靥。

    与那位女孩的故事演绎至今,我们相聚在异地的一座小城,小城刚办一家酒厂,酒的美丽的灯箱广告把小城的夜晚点缀得同样美丽,我们陶醉在酒般的爱情河里,忘却饶州,忘却饶州的酒。

    一天傍晚,我们像往常一样在那人工筑起的亭园里漫步、聊天……

    亭园中央有座高耸的灯塔,园中的一切都蒙在它撒下的轻纱下。

    “那是什么?”她突然大叫起来,掩不住兴奋。

    我顺指望去,看见塔身上有则酒广告——饶州酒。它孤儿般蜷缩在这寂静的角落!

    我的心一震,继而泪水浸淹上来。饶州已被洪水冲刷掉了她往日的辉煌,饶州酒也在洪水般的商场中苦苦挣扎。看着那幅不起眼的广告,我似乎遥望到家中的母亲正一日日老去,心如刀绞。忽而,我觉得对不起饶州了。

    我默默离开那亭园,穿越异乡酒的广告灯箱投下的柔暗浮华,心中一直固执地认为:最纯最美的酒在饶州。

    1.联系全文内容,简要列出作者喜爱酒的原因。

    2.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3.这篇散文语言清新自然,试赏析下面语句,体会其特色。

    (1) 北京遥远得没给我任何想象,它仅是一个课本上响亮的词语,它的全部意义被饶州代替,走了一回饶州的人,似周游了世界般被孩子们盘问和尊敬。

    (2) 饶州已被洪水冲刷掉了她往日的辉煌,饶州酒也在洪水般的商场中苦苦挣扎。

    4.文章按照什么顺序行文的?找出相关词或短句加以佐证。

    5.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实用类文本阅读

    有绿色国民才有美丽中国

    刘毅

    ①笔者老家的村子里,水塘上曾经漂浮着各种垃圾,水体发黑,污染严重。家里条件好一些的村民都不敢喝井水,而是买桶装水喝。

    ② 媒体曝光后,当地政府很重视,采取了一些措施。一年后回到家乡,发现最终的解决方案是:水塘已经彻底被填平了。村干部说,虽然村里增设了垃圾集中堆放点,经常组织打捞水塘里的垃圾,但水塘周围的群众仍然经常乱丢乱倒,环境卫生难以保持,不得已才采取了这个办法。

    ③“填水塘堵污染”的事例告诉我们,没有公众环保意识的普遍增强和行为方式的改变,生态文明建设将阻碍重重,美丽乡村乃至美丽中国的目标也很难实现。

    ④开电动车绿色出行的市民,拒绝烹饪珍稀野生动物的绿色厨师,为生态环保鼓与呼的环保达人……近年来,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显著增强,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但很可惜,这样的人还太少。在一些农村地区,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食品源头污染,垃圾随处乱扔,“屋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现象屡见不鲜。在不少城市里,一些公共建筑夏季空调温度过低,无证烧烤摊烟熏火燎,倡导多年的垃圾分类形同虚设,有人长时间停车时不熄火。

    ⑤我们都是污染的制造者,也应该是环境的维护者,公众踊跃参与环保、支持环保,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或缺。亿万公众能否践行绿色生活,这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显著成效,关系到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增长点的蓝图能否实现。

    ⑥要让践行绿色生活蔚然成风,应当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环保宣传,不断吸引环保“同盟军”,汇聚环保正能量。

    ⑦在学校教育中“从娃娃抓起”,增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并让他们回家后督促父母和长辈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环保“小手拉大手”。

    ⑧不过,这还远远不够。最为重要的是,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提高违法违规成本,促进社会风气的变化、良好习惯的养成。例如,我国多个城市推行垃圾分类几无成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督、处罚不到位。而在韩国,对于不按规定丢弃垃圾的人,通过丢弃物品或摄像头找出丢弃者后,会处以20万到100万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70韩元)的罚金;在日本,如果发现有人乱扔垃圾,所在街道的志愿者会追踪到户并将垃圾退回,进行口头教育,按照法律规定,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还可能会被警察拘捕并罚款。

    ⑨在期盼蓝天碧水的同时,我们既要问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也要问问自己为社会、为子孙后代做了些什么。让我们“起而行”,从身边小事做起,减少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和铺张浪费现象,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这样,山青水绿的美丽中国才会呈现在世人面前。(选文有删改)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认为“践行绿色生活”需要采取哪些举措?请分点概括。

    3.文章第⑧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列出来,并加以说明。

    4.请结合文章内容,以“绿色国民应该是……而不应该是……”的句式,写出你对“绿色国民”的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有人心仪草长莺飞的春,有人喜欢阳光灿烂的夏,有人钟情天高云淡的秋,有人憧憬雪花飞扬的冬。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总有一个季节让人期盼,总有一片天空让人翱翔,总有一段往事让人回味,总有一份精彩属于自己。

    请以“总有属于我的季节”为题,写一篇富有真情实感的、不少于600子的记叙文或散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