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综合题 3 题,选择题 10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综合题 共 3 题
  1. “两会”对国家的运作影响很大,因此每年都会受到高度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两会由来】

    材料一:“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从1959年开始,两会同步举行,从此,“两会”概念应运而生,1966-1975年,“两会”被迫停止,自1978年起,两会再次完全同步。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分别是什么时间召开的?分别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各一例即可)

    (2)材料一中“两会”被迫停止受哪一事件的影响?“两会再次完全同步”与哪一转折性的会议有关?

    【两会热点】

    材料二:两会提议必须把农村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通过市场化手段,让农村“沉睡的资本”得以“活”过来。

    (3)两会提议必须把“农村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请你写出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我党为解决农村问题而采取的措施(两例即可)。

    材料三:随着高铁施工的进程,百年京张铁路已在分段拆除,为此铁路隧道专家王梦恕提议,京张铁路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独特的路轨设计是中国工程技术界的光荣,它蕴含的民族精神是国人永远的骄傲,这条铁路是工业文明走进中国的象征,是历史留给北京的宝贵工业遗产,应予以保护。

                                       ——以上材料均摘自互联网

    (4)京张铁路的建造者是谁?哪一“独特的路轨设计”成为了工程技术界的光荣?为什么京张铁路是“国人永远的骄傲”?它蕴含着怎样的“民族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辉煌成就】

    材料一

    产品

    名称

    单位

    按人口平均产量

    各国为我国倍数

    中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电力

    7.9

    219.5

    1 144.6

    517.9

    27

    141

    63

    原煤

    公斤

    8.0

    761.0

    3 498.0

    4 938.0

    9

    41

    58

    生铁

    公斤

    1.7

    84.4

    244.5

    165.9

    50

    144

    9

    公斤

    0.9

    95.3

    376.3

    255.2

    106

    418

    281

    棉布

    公斤

    7.34

    20.28

    61.42

    70.38

    2.8

    8.4

    9.6

    ——《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

    (1)根据图表分析我国建国初期,工业化发展面临什么问题?为改变这种局面新中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坎坷前进】

    材料二

    (2)图一宣传画中的总路线是在何时通过的?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图二中的诗文是“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这幅图片反映了当时什么社会现象? “这是俺社幸福门”中的“社”指的是什么?

    (4)图三反映的是当时红卫兵挥动“红宝书”在天安门广场集会的狂热场面,这出现在中国的哪次运动期间?在这次运动期间形成了哪两个反革命集团?

    【以史鉴今】

    (5)新中国在成立后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就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随后不久就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严重失误,使社会主义建设走入困境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从这些“坎坷”中吸取什么教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这次运动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

    材料三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3)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可吸收那些经验教训?

    材料四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信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凰阳。”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4)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农村产生了什么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0 题
  1.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经历了四次大变化,其中不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的政策是(   )

    A. 土地改革   B. 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学家王年一在《大动乱的年代》一书中对新中国成立后某一历史事件的危害做了以下总结。这一历史事件是

    思想上

    混淆了是非,造成了严重的思想混乱

    政治上

    严重损害了国家政权、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经济上

    严重地破坏了生产,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

    文化上

    文化遭到了极大破坏

    组织上

    破坏了党的组织建设

    A. 抗美援朝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大跃进”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王进喜等模范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突出地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B. 和平民主,反对独裁

    C. 改革开放,与时俱进   D. 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习近平总书记曾作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像焦裕禄这样的英雄模范人物还有

    ①王进喜

    ②邓稼先

    ③雷锋

    ④杨靖宇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李增钢、李超美出生的那一年,我国正在加紧增加钢的产量,希望“超英赶美”,他们的名字就是为了纪念这件事。这对双胞胎出生的时期是

    A. 建国初的土地改革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黔南的张大爷今年80多岁了,他经常给孩子们讲一些“爷爷过去的事情”,其中不可信的事情是(  )

    A. 建国初期他家分得5亩地

    B. 他把家里做饭的铁锅捐出来炼铁

    C. 他是人民大会堂建筑队队员之一

    D. 1958年他办了一个养鸡场发财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是中国1957-1965年国家经济增长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A.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B. 三大改造、中共八大

    C. “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

    D. 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66年—1976年十年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过一场浩劫,历史称之为什么?(   )

    A. 大跃进   B. 人民公社   C. 文化大革命   D. 三年自然灾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不属于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共同点是(   )

    A. 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B. 明确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

    C. 提出实行改革开放   D. 会议地点在北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不属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模范人物是(   )

    A. 邱少云   B. 王进喜   C. 焦裕禄   D. 邓稼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