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填空题 8 题,选择题 12 题,解答题 8 题
中等难度 2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填空题 共 8 题
  1. 小明同学上学途中经过大型加油站时,闻到汽油味,这是属于________现象.加油站规定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不能穿化纤布料做的衣服,这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摩擦________,埋下火灾隐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唐诗中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前一句生动形象地表明黄河水存储着大量的________能,后一句表明长江水具有大量的________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当摄影师用一台镜头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全班同学照完合影后,接着又给小明同学照半身像,这时摄影师应该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镜头和小明的距离,同时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冰雪为北国装饰成一幅壮丽的塞外风光,这也是大自然向我们讲述物态变化的美妙.如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成细小的水滴,造就了变化莫测的山间云海;水蒸气在树枝上________成冰晶,把树林变成了银色的童话世界.(选填物态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2011年6月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中,李娜荣获冠军.比赛实况通过通讯卫星,第一时间传回国内,让热情的观众有亲临现场的感觉.卫星是通过________波来传递信息的.李娜在比赛中发球时,将球抛起,球在上升的过程中,球的动能转化为________能;接球时,将球反向击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两位同学用一根轻竹棒抬重物.乙同学为了减轻甲同学的负担,请你写出一种合理的做法________,假如乙同学要承担3/5的力,那么甲同学的肩头到重物挂点O的距离与乙同学的肩头到重物挂点O的距离之比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焚烧生活垃圾放出的热量用来发电,是综合利用垃圾的一种方法.据资料显示,仅2008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就达1.5×108t.若燃烧1t垃圾可放出1.5×1010J的热量,如果将2008年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全部焚烧,则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J,它相当于________kg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煤炭的热值为3.0×107J/k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12V不变,小灯泡标有“6V  4W”,电流表的量程示0~0.6A,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2A”,当开关S闭合时,为保证电路元件都能安全使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________Ω,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_W.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2 题
  1. 炎热的夏季,环卫工人驾驶着洒水车行驶在宽广的马路上,水不停地喷洒着,使街道空气有清新凉爽之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洒水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动能会逐渐减小
    B.关闭发动机后,汽车由于惯性还会匀速直线运动一段距离
    C.洒水时为提醒路人避让而播放的音乐肯定不会被当作噪声
    D.驾驶员在行驶时以地面为参照物,认为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探究“声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身边物理现象涉及到的物理量进行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40cm
    B.60W照明电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lA
    C.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1lOV
    D.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同学们从网上获得信息,哈尔滨市今年又有百余户企事业单位的小锅炉被撤销,并入热网集中供热,对这项举措,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中不科学的观点是( )
    A.该举措能提高燃料的热值,使之放出更多的热量
    B.该举措能减少大气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C.该举措能节约能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D.该举措能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提高供热系统的热效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太阳岛坐落在绿树环抱、翠草簇拥的松花江边.清晨湛蓝的天空出现瑰丽的朝霞,叶下露珠晶莹剔透,江水波光粼粼,炊烟随风飘荡,一幅醉人的画卷.一位同学运用物理知识对观察到的景色进行了下列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绿树的蒸腾作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水循环
    B.露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C.“炊烟随风飘荡”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D.岛上气候怡人是因为湿地与树林对气候的调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9V,电流表示数为1.5A;断开开关S2,电压表示数为6V.则Rl和R2的阻值分别是( )
    A.6Ω  2Ω
    B.6Ω  3Ω
    C.4Ω  2Ω
    D.4Ω  3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自行车是同学们熟悉的代步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上看,它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有关自行车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坐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坐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压力
    B.车的前轴、中轴和后轴上装有滚动轴承以减小摩擦
    C.在车外胎、把手塑料套和脚踏上都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坐垫下有许多弹簧,主要是通过缓冲作用减小震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面是一位同学从物理学角度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做法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农民在田地里焚烧秸秆,即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
    B.起重机吊着石块水平移动一段距离,起重机对石块做了功
    C.开启啤酒瓶盖的瞬间会伴有“嘭”的响声,高压气体冲出后,啤酒的温度会降低
    D.利用斜面将物体升高,尽量选用表面光滑些的木板,这样可以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小明在课外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甲、乙两只普通照明灯泡的铭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灯的实际功率一定是25W
    B.将乙灯接入110V电路中,它的实际功率为50W
    C.两灯均正常发光时,乙灯消耗的电能较多
    D.两灯均正常发光时,甲灯灯丝电阻较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是某家用电热器内部电路结构图,其中R1、R2为加热电阻丝(R1>R2).下列关于电阻丝的四种连接方式,可使电热器提供不同的发热功率,其中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连接方式发热功率最小
    B.乙的连接方式发热功率最小
    C.丙的连接方式发热功率最大
    D.丁的连接方式发热功率最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王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导体a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a的电阻大于导体b的电阻
    C.当导体b两端的电压为1V时,通过导体b的电流为0.1A
    D.将a、b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8 题
  1. 为了改善室内的居住环境,建筑师在设计窗户时常采用双层真空玻璃,这样做的主要优点是:①______,②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根据图A可知烧杯中水沸腾时的实际温度是______℃,由水的沸点判断当时的大气压______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或“低于”)现有甲、乙两组同学在某实验室里做“水的沸腾”实验,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B所示,问a、b图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学校楼梯拐角的墙上装有平面镜,既方便同学们整理仪容,晚上又能利用光的反射对楼道进行照明.请在图中准确画出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A点的光路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器件.使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通过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并画出电磁铁铁芯上的线圈绕法使其右端为电磁铁的N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物连接电路图,既可以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又可以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1)前者的实验原理是______;后者的实验原理是______.
    (2)小明同学按实验原理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然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最终,他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两表指针均几乎不动.请你指出电路的故障.
    (3)在这两个实验中,都要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请你说出这一操作的主要目的有什么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雨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所在的高度有关.
    为此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两端开口、长约1m、粗细均匀的圆柱形玻璃管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将粗细适宜的圆柱形泡沫塑料块置于玻璃管内O点处(塑料块与玻璃管内壁有适量的摩擦);其他器材还有:刻度尺、一组系有细线的质量不等的钩码、用于调整泡沫塑料块回到O点位置的木棒(如图乙所示)

    请你帮助小雨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猜想一”时,应使用质量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钩码从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在玻璃管内由静止下落,去冲击O点的泡沫塑料块,然后用刻度尺分别测量______;从而比较出重力势能的大小.
    (2)设计探究“猜想二”的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a、b、c、d四次测量,如图一所示.

    (1)从原理上讲,______两次弹簧秤测量的示数差与______两次弹簧秤测量的示数差相等(选填a、b、c、d字母),但在实际测量中,这个示数差并不完全相等而略有差异,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某小组同学对实验做了改进设计,如图二:在铁架台上悬挂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秤,C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D是用大号饮料瓶、带孔橡皮塞以及弯曲玻璃管自制的溢水杯,M是升降平台(可使溢水杯缓慢上升、下降).实验中,同学们通过升降平台,改变重物浸入水中的深度,观察、记录、比较弹簧秤A和B示数,即可得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规律.
    与图一实验相比,请简要说明改进后的实验设计具有哪些优势?(至少写出两条)
    (3)实验中,他们做出了弹簧秤A的拉力F与物体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的图象,如图三所示.从图象可知,当物体所处深度为8cm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地铁可以缓解城市公交运输压力,某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们收集到地铁机车和公交汽车在某段运行区间内的相关数据如下:
    ××型号地铁机车 地铁电力机车功率106W 平均速度60km/h 牵引力5×104N 额定载客量500人
    ××型号公交汽车 燃油热值4×107 平均速度15km/h 牵引力3000N 额定载客量40人
    (1)甲、乙两地铁站相距1.8km,地铁运行需要多长时间?消耗多少电能?
    (2)公交汽车每千米消耗燃油0.3kg,行驶1.8km路程所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热量?公交汽车的效率是多少?
    (3)有人分析以上信息后认为:在额定载客量下通过的路程相同时,地铁消耗的能量比公交汽车的多,浪费能源,请你谈谈自己的观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